1 / 3
文档名称:

我的新朋友.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的新朋友.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2/28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的新朋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的新朋友》教学案例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美术课,老师先唱首歌给你们听,好不好?
生:好!
师:听的时候,比比谁的小耳朵灵,看谁能听出我歌里唱的是什么?
师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新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新朋友。
分析:导入环节把美术和音乐结合起来,学生首先感到原来美术老师也会唱歌。当听到是自己熟悉的《找朋友》时,便自然而然的跟唱起来,师生在合唱的愉悦声中拉开了本课的序幕。但部分同学因此而忘了仔细听歌词,所以老师再请同学听最后一句,唱时强调“新”字,学生马上听出了歌里原来唱的是“找新朋友”,由学生的回答揭示了课题,随即教师顺着学生的回答提问:“那──你有新朋友吗?”
生1:没有。
师:没有?其实人与人第一次见面就是新朋友了,譬如老师今天刚跟你们认识,我们就是新朋友了。
生2:有。
师:那是不是我们班的同学呢?先别告诉我是谁,让我来猜,告诉我他长的啥样呢?
老师边猜边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新朋友观察得更仔细,描绘得更详细。
新朋友是胖胖的,还是瘦瘦的?
脸长的什么样?有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
头发怎样的?
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穿什么衣服呢?……
分析:通过描述引导学生对新朋友的外形给予关注,而不是从性格入手,因为小朋友最容易表达的是外形。随着老师猜出是谁,学生觉得非常好玩,争着也要来猜。老师改变游戏方法:请一位同学描述,另一位同学来猜。这一次描述外形时,学生已掌握方法,甚至把新朋友的典型特征:额头上有一颗大痣也描绘了出来。
更多的同学举手想参与游戏,为了不打击大家的积极性,也为了让更多的同学练习观察和描述,老师再次改变游戏方法:
师:这么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