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肥料的发展方向.ppt

格式:ppt   大小:9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肥料的发展方向.ppt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8/2/28 文件大小: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肥料的发展方向.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肥料的“四化”和“两结合”
2/28/2018
1
介绍
内容提要
一、肥料的“四化” 1、高浓度多元复合化
2、专用化 3、长效化 4、无公害化
二、肥料的“两结合” 1、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的结合 2、生物活性菌与有机质无机营养的结合
2/28/2018
2
讨论主题
当今国内外肥料的发展趋势是“四化和两个结合”。“四化”是,肥料的复合高效化,专用化,长效化,无公害化;“两结合”是,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结合;有机无机肥料与生物肥料结合。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产品品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效益为目的。
2/28/2018
3
一、肥料的“四化”
2/28/2018
4
1、高浓度多元复合化
   目前世界各国都重视发展高浓度、多元复合(混)肥料的生产,在一些发达国家的肥料用量中有60%的氮肥,70%~90%的磷肥和钾肥都是以复合(混)肥料的形式提供的。如日本、西欧一些国家,复合(混)肥料用量约占肥料总量的70%~85%以上;美国、南斯拉夫、挪威、英国和丹麦等国都占80%以上。我国复合(混)肥料起步较晚,目前复合(混)肥料产量只占化肥总量的25%左右,发展和推广的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土壤普遍缺氮、缺磷、大部分地区缺钾。农业部门大力开展了“测土施肥”、“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以求提高肥效,增加经济效益。我国近几年大量施用磷酸二铵,开始应用效果较好,但随着连年施用,其效果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因为磷酸二铵只有氮和磷二种元素,没有钾和锌、硫、镁、硼、硅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应用的“木桶”理论,要想获得更好的效果,应各种营养元素相配合。 据全国各省的农业试验结果证明,施用复合(混)肥料比施用单一元素肥料,利用率可提高10%以上,其原因是各种元素在一起可以起到相互配合、相互增效。全国目前化肥总产量(纯养分计)2700万吨,按化肥利用率提高10%计算,则一年可节约出能够被作物直接利用的有效纯养分270万吨,相当于10个30万吨的磷铵厂一年提供的化肥量。
2/28/2018
5
2、专用化 当前复合(混)肥料生产中一个重要趋势是,从通用型向专用型方向发展。专用复合(混)肥料必须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针对性:专用肥料必须针对特定作物的营养需要,或是针对特定地区的土壤特点配置的肥料。
二是灵活性,专用肥料的配方必须灵活,不能一成不变,需要针对不同作物的作物营养需要和不同土壤的营养丰缺,灵活调整。
三是丰产性,不管如何调整和配置,其目的就是要使作物增产和提高品质,使农民的效益增加。
2/28/2018
6
3、长效化 在作物生长初期,对氮的要求比较高;在长茎杆的时候,对磷的需求就比较高;而等到结果的时候,对钾的需求就比较高。人们对肥料的肥效要求稳而长,也就是肥料施入土壤后,其养分的释放规律要与作物生长期间的需肥规律相协调,并趋于一致,以减少肥料的淋溶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以求取得少投入多产出的效果。 一些发达国家,在肥料的长效化上主要是添加各种聚合物包裹剂以控制氮肥的释放速度,从而达到肥料的长效化。我国现在有的肥料中,配加了铵稳定剂、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合理地调整了碳酸氢铵、尿素在施入土壤后的释放速度,减少了氨态氮和硝态氮的挥发损失,增加了土壤中铵态氮的贮存,减少了硝态氮的淋溶损失以及氧化亚氮(N2O)的排放量,从而提高了氮的利用率达10个百分点以上,而且使碳酸氢铵、尿素的肥效期从原来的30~40天和50~60天,可以提高到90~110天,满足了作物当季生长对氮素营养的需要。它不仅取得了作物增产增收的效果,还减少地下水中亚***盐的含量及大气中氧化亚氮的排放量,从而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28/2018
7
意义
4、无公害化 人们要求肥料不仅要有使作物有增产的作用,还要有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品质和防病虫害的功能,以及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等多种功效。 在使用氮素化肥的过程中,氮素肥料有氨态氮向硝态氮状态转化分解的过程。由于农民过量施用氮肥,一部分氮肥被作物吸收转化,另一部分淋溶到地下水及河流湖泊中,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尤其是各种蔬菜的施肥,过量使用氮肥,造成亚***盐在蔬菜中的积累,一方面影响了蔬菜的品质,另一方面消费者食用后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混)肥是国际上近几年迅速发展的肥料新品种。这种肥料是集生物肥、有机质及无机营养为一体,既发挥了生物菌的活化土壤、转化土壤养分的功能,又利用有机质的培肥土壤、改良土壤的特点,同时又发挥了无机养分的速效性,这样既保证了作物的产量又改善了产品的品质,是目前各地积极提倡的一种施肥方式。随着我国人民进入小康生活水平,城镇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发展,利用逐年增多的生活废弃物,经加工、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