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解读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作者介绍: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Hemingwayl899- 1961 )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 1954 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至此,海明威的文学声誉达到了顶峰据统计,他的作品被翻译成 136 种语言,他小说的销量仅次于基督教的圣经,他在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读者,海明威成了美国文学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之一。海明威受到读者如此的喜爱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简约但并不简单的写作风格对于他自己的创作风格,海明威称之为“冰山理论或冰山原则”
一什么是冰山理论
在歇斯底里研究(1895)一书中,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他认为,人的人格有意识的层面只是冰山的尖角。人的心理行为当中的绝大部分是冰山下面那个巨大的三角形底部。那些看不见的部分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包括战争法西斯,人跟人之间的恶劣的争斗,如此等等在文学创作中,到底什么是“冰山理论”或“冰山原则”,美国艺术批评家马尔科姆指出:“你从生活中提取那些唤起了自己情绪的鲜明细节,如果你对暴行与恐怖并不闭目塞听,而按照适当的顺序准确地描述了这些细节,那么你就写出了会依旧唤起读者的情绪的东西来。”这就是海明威在他早期特写中遵循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其自行限定的范围内是极其成功的,甚至在其范围以外,他也是成功的,因为他所描绘的图景表明具有一种。广泛的暗示力英国批评家贝茨在谈到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时说:掌握暗示的艺术,用一句话说明两件或两件以上不同事情的艺术,那就把短篇小说家要干的活儿完成了多一
半。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1932)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冰山理论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可以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厚度。
二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形成
海明威作品中冰山理论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些原因(如文体限制审美心理等)具有广泛的意义;但有些原因的形成,与海明威自身的因素有很大关系。
1 早年经历的锻炼海明威没有上过大学,1917 年高中毕业后他进入《堪萨斯城明星报》,当了一名见者。该报提倡行文简短明快,要求新闻报道头一段要短,用生动
活泼的语言正面说,不要反面说。海明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学会把写新闻的规则化成文学的原则。对此,海明威认为:这是我在学习写作上,得到的最好锻炼,也是写作的重要原则,我永远不会忘记它。后来,他又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驻欧记者在欧洲各地采访写稿。尤其是 1922 年热那亚会议期间,他写文章和报道要用电报发回国,语言必须简明,于是形成了一种所谓的“电报体风格”, 极少用修饰语,极少用形容词,只有血、骨头和肌肉的新的语言这段经历对海明威风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其他作家艺术家的影响海明威非常善于向别人学习,博采众家之长。说到别人对海明威的影响,有人曾分析说:“海明威从马克吐温那里学易简单的英语,短字和短句;从斯泰因那里学会简单的句法;从庞德那里学习简练含蓄的笔法,而不要直陈其事,学会使作品达到简练突出本质;从康拉德那儿学习微妙的朴素的结尾”。当然,海明威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