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煤矿测量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101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煤矿测量规范.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2/28 文件大小:1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煤矿测量规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测量技术管理规范
总则………………………………
第一章矿区地面控制测量
第二章矿井测量
第一节联系测量
第二节井下控制测量
第三节采区测量
第四节井下仪器设备的特别规定
第三章施工测量
第一节井口标定及井筒十字线测量
第二节地面建(构)筑物施工测量
第三节井巷施工和提升装备安装测量
第三节贯通测量
第四章测绘资料
第一节煤矿基本矿图
第二节测量原始资料与成果计算资料
第三节新建矿井测绘资料的移交
第五章地表与岩层移动及“三下”采煤观测
第六章征迁及复垦测量工作
附则
总则
一、根据《煤矿测量规程》中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前测绘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公司测量工作实际情况,为加强测量工作基础管理,特制定本细则。本细则是对《煤矿测量规程》的补充和个别条款的细化。凡细则内未尽条文或有误之处,均按《煤矿测量规程》原文执行。
二、煤矿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为矿井各项测量工作提供起算数据;
,进行采掘、土建、管线和机电安装等工程的测量工作,并在煤矿基本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对采掘工程是否按设计施工进行检查和监督;           
,解决矿井生产、建设和改造中提出的各种测绘问题,并为煤矿灾害预防、救护提供有关的测绘资料;           
,满足煤矿生产建设和规划中各阶段的需要;
“三量”(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的统计分析,正确反映煤矿采掘关系现状。按<<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要求,对煤矿各级储量动态及损失进行统计和管理工作,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进行业务监督。            
、岩层和建(构)筑物变形观测站,开展本矿区地表与岩层移动规律、采矿和非采矿沉陷综合治理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
,设计和修改各类保护煤柱。参与“三下”(铁路下、水体下和建筑物下)采煤和塌陷区综合治理以及土地征用和村庄搬迁的方案设计和实施;
;
、季度和年度生产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测量工作开始前,应根据任务要求,收集和分析有关测量资料,对重要的测量工程,还应编写技术设计书。测量工作实施时,外业观测本身要能自主检核,对起算数据的引用和记录的整理要经两人以上校核,对计算
成果必须经两人以上严格对算,对提交的成果报告除应经第二人校对外,还要有测量技术负责人把关并签字。测量工作完成后,要对测量资料及时存档,对重要的测量工程还要编写技术总结。
四、为保证测绘成果质量,对所用仪器、工具应加强管理,精心使用,定期检验、校正和维修。在进行重要测量工作前,对所使用仪器、工具亦必须检验和校正。
五、一个矿区应采用统一的国家坐标和高程系统。国家新、旧系统共存时,要将旧系统换算成新系统。
六、以中误差与允许误差作为评定测量精度的标准,允许误差采用中误差的两倍。
七、积极推广使用先进仪器和设备,推广电子计算技术。建立煤矿测绘资料动态数据库,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绘图的自动化,不断提高矿井测绘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八、在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要求的前提下,积极推广应用经过鉴定、行之有效的技术革新成果。
 第一章  矿区地面控制测量
一、矿区地面控制测量是指通过一定的测量布网方法和手段建立矿区地面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是矿区测量工作的基础。
二、矿区地面平面控制网可采用三角网、边角网、测边网和导线网等布设方法建立,其布设精度应满足《煤矿测量规程》的规定;也可采用GPS网布设方法建立,其布设精度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矿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必须考虑矿区远景发展的需求,应在面控制网基础上布设,其等级应依据矿区走向长度,参照下表定。
矿区走向长度(KM)
首级控制
26~100
三等或GPS C级
5~25
四等或GPS D或E级
<5
一、二级或GPS E级
在满足当前生产建设的前提下,加密网可采用越级加密控制网的方法。
三、通过测角方法建立的各级平面控制网,其水平角观测,包括三角测量及导线测量中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及限差,应符合下列表1、表2、表3的规定。表1
等级
测角中误差(″)
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方向观测测回数
DJ1
DJ2
DJ6
三等三角网
±
±7
9
12
----
四等三角网
±
±9
6
9
----
一级小三角网
±5
±15
---
3
6
二级小三角网
±10
±30
---
2
3
表2
等级
测角中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