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开篇的话
请用5分钟时间写出你所认识的“新闻采访”。
【课堂互动】
小调查——媒体接触:
(频道)有哪些?
了解广州报业吗?印象最深是哪份报纸?
?请说出你的阅读习惯。
?
?
▉“用新闻专业眼光读报”
几种有助于提高新闻采访感悟力的新闻阅读方式——
内地知名媒体推荐
【报纸传媒】
《中国青年报》
《广州日报》
《南方日报》
《南方周末》
《南方都市报》
《新京报》
【新闻杂志】
【电视频道】
TV新闻
粤语民生新闻栏目
珠江频道《今日关注》
TVS5《今日一线》
广州电视《新闻日日睇》
【人文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读者》
……
新闻采访学参考书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刘海贵《当代新闻采访》,复旦大学出版社
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美]肯·梅茨勒《创造性的采访》(第三版)
推荐阅读书目
1、中国新闻奖作品选
2、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3、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
4、中者成名作(通讯卷上、下册)
5、新闻采写教程(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
——如何挖掘完整的故事
6、《西行漫记》斯诺(清华李希光推荐)
7、《中国的西北角》范长江
8、《穆青传》张严平
9、《名记者清华演讲录》方芳乔申颖编
10 、《新闻采访方法论》艾丰
智慧源泉
□在《羊城晚报》、《南方报业》等传媒的新闻实践;
□对一线新闻人的访谈;
□借鉴国外经典新闻采访专著;
□新闻采写业务研究;
□跟同学们学习
……
第一节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对象
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对象
不是一般的采访工作,而是记者为获得新闻所进行的特殊采访工作。可分三层:
一、以新闻采访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二、以记者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三、研究记者采访规律的科学。
“新闻”并非舶来品,最先出现:南朝
“采访”一词出现:三国魏晋时期
“新闻采访”:19世纪近代报刊
关于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二者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阶段
第二节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历史概述
萌芽于近代报刊时期
王韬
梁启超
黄远生
当学问系统研究自1918年以来的80年间
一、“五四”时期
二、抗日战争时期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第三节学习新闻采访学的目的和方法
一、要重视全面的系统的学习
二、要重视新闻采访实践
三、要重视总结自己的采访工作经验
四、要重视研究新闻采访实践中的新问题
五、要重视比较对照的学者(二):“奔走于庙堂与江湖之间”
闾丘露薇眼中的记者
“假如我不是做记者的话,我不可能走过这么多的地方,不可能漫不经心地对别人说,是呀,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就在现场。
对记者的第一种理解
记者是那个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的人
“政治采访之母”法拉奇
20世纪最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战地记者和小说家之一,享有极高的国际声望。
曾采访过卡扎菲、基辛格、西哈努克、勃兰特、英·甘地、阿拉法特、邓小平等政治风云人物,一生波澜壮阔。被视为反专制、反集权、反暴政的象征。
法拉奇眼中的记者
“如果我不作新闻记者,我不知道我的价值何在。我生来就应该当记者,置身于社会时局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写出自己的语言。苦闷是每个人的伤口,我要呐喊。”
“有哪一种别的什么其他职业允许你把正在发展的历史写下来,作为它的直接见证呢?新闻工作就是这种非凡而可怕的特权。”
对记者的第二种理解
记者是记录历史的人。是代表公众呐喊的人,是为民请命的人。
认识记者
中者协会(中华全者节的由来
1937年11月8日,范长江等人发起成立了中者协会,旨在团结全国人民抗日救国;
新中国建立以后,这个协会历经周折,发展成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成为团结全国新闻工作者的纽带;
公元2000年11月8日,中者无冕之王的称呼由来
新闻学词典“无冕之王”一词最早出现在 19世纪的英国。当时,《泰晤士报》被称为英国上流社会的舆论权威,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就称这些报纸主笔是“无冕之王”。
后来,西方新闻界泛指记者为“无冕之王”,认为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众人之上的特殊地位。这一观点,在新中的人,英语reporter。
西方称记者“无冕之王”
斯大林称记者“社会活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