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3,440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doc

上传人:buhouhui915 2018/3/3 文件大小:3.3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
主要符号
At e ——室外计算温度波幅
At i ——室内计算温度波幅
Aθ i ——内表面温度波幅
a ——导温系数,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B —- 地面吸热指数
b ---- 材料层的热渗透系数
c ——比热容
D ——热惰性指标
Dd i —采暖期度日数
F ——传热面积
H ——蒸汽渗透阻
I ——太阳辐射照度
K ——传热系数
Pe ——室外空气水蒸气分压力
Pi ——室内空气水蒸气分压力
R ——热阻
R0 —传热阻
R0⋅min - 最小传热阻
R0⋅E —经济传热阻
Re —-外表面换热阻
Ri —--内表面换热阻
S—- 材料蓄热系数
t e --- 室外计算温度
t i --- 室内计算温度
t d —露点温度
t w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t sa —室外综合温度
[∆t]—室内空气与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
Ye ——外表面蓄热系数
Yi —- 内表面蓄热系数
Z ——采暖期天数
α e —外表面换热系数
α i —内表面换热系数
θ——表面温度,内部温度
θ i⋅max - 内表面最高温度
1
µ ——材料蒸汽渗透系数
ν 0 —- 衰减倍数
ν i —- 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
ξ 0 —- 延迟时间
ξ i ——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延迟时间
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ρ 0 —- 材料干密度
ϕ—- 空气相对湿度
ω—材料湿度或含水率
[∆ω]—保温材料重量湿度允许增量
λ—材料导热系数
第一章总则
第 条为使民用建筑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
求,符合国家节约能源的方针,提高投资效益,制订本规范。
第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速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室内温湿度有特殊要求和特殊用途的建筑,以及简易的
临时性建筑。
第 条建筑热工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
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

室外计算参数
第 条围护结构根据其热惰性指标 D 值分成四种类型,其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te
应按表 的规定取值。
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te(℃) 表
类型




热惰性指标 D 值
>


<
t e 的取值
t e = t w
t e = w + e⋅min
t e = w + e⋅min
t e = t e⋅min
注:①热惰性指标 D 值应按本规范附录二中(二)的规定计算。② t w 和 t e⋅min 分别为采暖室外计算温
度和累年最低一个日平均温度。③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t e 应取整数值。④全国主要城市四种类型围护结构冬
季室外计算温度 t e 值,可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 采用。
2
第 条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 t e ,应按历年最热一天的日平均温度的
平均值确定。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 t e⋅ max ,应按历年最热一天的最高温度的平
均值确定。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波幅值 Ate ,应按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 t e⋅ max 与室外
计算温度平均值 t e 的差值确定。
注:全国主要城市的 t e 、 t e⋅ max 、和 Ate 值,可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 采用。
第 条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取各地历年七月份最大直射辐射日总量和相应日期总
辐射日总量的累年平均值,通过计算分别确定东、南、西、北垂直面和水平面上逐时的太阳
辐射照度及昼夜平均值。
注:全国主要城市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可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 采用。
第三章

建筑热工设计要求
第一节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

表 的规定。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应按本规范附图 采用。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
分区指标
表
分区名称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设计要求
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
夏热冬冷
地区
夏热冬冷
地区
温和地区

最冷月平均
温度≤−10°C
最冷月平均
温度 0→-10℃
最冷月平均温度
0→-10℃,
最热月平均温度
25-30℃
最冷月平均温度
>10℃, 最热月平
均温度 25-29℃
最冷月平均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