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全合理用药 -- 输液与输液安全
洪锦珊
义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定义
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物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的作用下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护士最常用、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同时也是病人用药选择的中药途径。
静脉输液给药优缺点
1、优点:给药迅速、起效快
2、缺点:风险较大、安全隐患多,每个细节的不规范都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健康。
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加强安全管理,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减少医疗纠纷。
特性
■输液普遍性;
■输液危险性;
■输液技术性;
■输液危害性;
一、输液剂的分类
二、输液安全管理措施
1、保证医嘱的正确性
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3、仔细检查药品及液体的有效期
4、输液过程中执行规范化操作
5、操作前中后做到三查七对
6、按时、及时巡视液体
7、做好病人的病情观察
8、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处理
9、落实好双人查对工作
10、输液条签字并保存
三、输液反应类型
1、输液反应概念又称发热反应
体温:41—42℃
临床表现: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谵妄等,严重者可有昏迷、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
时间:不同原因发病早晚不同
三、输液反应类型
热原反应
热原样反应
过敏反应
细菌污染引起
2、分类
三、输液反应类型
特点: 含有热原的输液注入人体后,大约经过30 min后出现症状,一般先经过一个短的潜伏期后,体温略微上升然后又略下降,接着又很快上升,并出现一个高峰。严重的表现为紫疳、瞳孔散大、血压快速升高、白细胞下降、出现昏迷甚至导致休克死亡。同一批药物随用药量增加临床症状加重,其次是同一批输液在不同病人发生输液反应的概率较高。输液内毒素检查,一般复试大多为阳性反应。
1)、热原反应
三、输液反应类型
热原样反应是由液体中不溶性微粒增多引起的一种类似热原反应的反应。
特点:出现症状较慢,一般都是在输液快结束或者已经结束后才发生,主要以中草药注射剂为多,输液内毒素复试多数为阴性报告。
不溶性微粒与输液反应的关系: 注射液特别是输液不溶性微粒所造成的危害,已引起了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它不仅可以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甚至引起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等,同时还可以引起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
2)、热原样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