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2025年0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67KB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0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文档百货 2025/3/19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0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0的认识教学设计 】是由【文档百货】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0的认识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0的认识教学设计
0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和有关0的加减法算理。
  教学难点:0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请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把这几个数在桌子上摆出来,然后按顺序读一读,先顺读,再倒读。)
  质疑:(1)这几个数中,谁最大?谁最小?
  (2)比2多1的数是谁?比2少1的数是谁?
  (3)比1多1的数是谁?比1少1的数呢?
  最后一个问题,学生会冷场或有个别同学答出是0,老师借此机会引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然后板书课题“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理解感悟
  1、认识“0”
  (1)调出学生原有知识经验
  师:谁知道“0”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
  师:“0”是不是一个数呢?
  “0”既然是一个数,那么它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
  (2)理解含义
  分步出示盘子图。
  问:集合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
  这个集合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1)
  这个集合圈呢?一个茶杯也没有,就要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
  学生读:0
  问:0表示什么意思?
  你能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一说"0"的用法吗?










  学生举例说明。
  师:“0”表示一个也没有,那么你们说在数序当中,“0”应该排在哪?请你拿出数字卡片“0”,在桌上摆一摆。
  问:你把“0”摆在了哪?为什么要把它摆在1的前面?
  让学生按顺序读一读这几个数。先顺读,后倒读。
  师:请你拿出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
  出示直尺图。
  师:“0”不仅表示一个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你们看,直尺上的"0"就作为起点,排在了1的前面。
  问:“0”除了表示没有和起点这两个意思以外,你还知道它可以表示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0”还可以表示界限,如:生活中常说的温度,以零度为界限,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指导书写,出示幻灯片1
  学生观察以后,练习描红。
  
  2、有关0的加减法师:我们了解了0的含义,学习了0的写法,你们还想研究0的什么知识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出示幻灯片2
  鸟笼里有几只鸟,飞走了几只?(飞走了3只)结合图的意思,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3-3=0
  问:这道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生:回答略。
  问:3减3为什么等于0?
  生:从2里面去掉2,结果一个也没有了,所以等于0。
  问:你还能举出得数为0的例子吗?
0的认识教学设计2
  一、教材解读:
  教材先通过三幅画展示一只可爱的小猴子逐次把2只桃吃光的过程:盘子里有2个桃,吃了一个,盘子里还剩一个,又吃了一个,盘子里没有桃来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再利用直尺图说明0的另一个还含义——起点;然后教学0的写法。通过3只小鸟全飞走、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以及小朋友想考5-0= 的图画讲述有关0的加、减法,让学生明白这些加、减法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0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5各数及其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与这些数字打交道,对它们并不陌生,但对于0的含义来说,学生还有些陌生,因此教学0的含义就是本节课的重点。
  三、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 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能力目标:










  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学习重、难点:
  重点: 学习0的两种含义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五、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它是谁?课件出示小猴子。你们猜小猴子在目不转睛的看什么呢?
  二、学习新知
  1.教学第一种含义
  依次出现教科书的主题图,提出相应的问题。
  盘子里2个桃可以用数几表示?
  小猴子把盘子里的一个桃吃了,现在盘子里还有几个桃?用数几表示?
  现在盘子里还有桃吗?
  没有了,我们可不可以也用一个数来表示呢?学生说出0后,板书课题。
  揭示课题: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0的知识。
  发散思维,充分想象。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要提醒小朋友,出示写有“专心听讲”四个字的纸张,请全班小朋友读出来,有几个字,用几表示。再出示一张白纸,是学生明确这张纸上一个字也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你能向老师这样,用桌子的文具、书包里的书或其他东西表示0吗?
  学生充分联想,利用身边的事物来表示0.
  2.教学第二种含义
  出示跑步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一人在起跑线数起跑前,一人在跑道中间起跑,学生会说这样比赛不公平。
  师小结:比赛时,大家要遵守比赛规则,都要从起跑线后,也就是0起点出发。所以0还有个意义:就是表示起点。
  直尺图,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尺子。
  表示什么也没有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里?在几的前面?0的前面还有数吗?
  0在最开始的地方,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物体的一段对准0刻度,从0刻度开始量,所以0表示起点。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0有两个含义: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到处都有数字的存在,你还在哪里见过0?
  出示温度计,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0还表示界限。
  3.学习0的书写
  教师示范写0,边写边讲解书写要求: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学生书空后,教给学生写0的小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三、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教科书29页的小鸟图,引导学生观察,说明图意。在学生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3-3=0,请学生说说算式的意思。
  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写了这么多,一起读一读。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呢?
  师:同学们可真棒,把藏在算式后面的小秘密全都发现了。原来一个数减去它自己,就等于0。也就是说,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出示青蛙图,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4+0=4,组内说说算式的意思。这个算式你会计算吗?2+0= 5+0= 你发现什么了?0+3呢?
  师小结:不管是一个数加0还是0加上一个数,都得这个数。
  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了,出示5-0=的算式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指名汇报是怎样想的?
  四、练习巩固
  1.看算式说得数
  2.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
  3、0-5排序
0的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表示的2种意义(0表示没有、起点的含义);规范“0”的写法,熟悉0-5的数序
  2、知道0和1—5各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3、通会正确、规范地书写0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能够用1—5各数来表示事物的个数。那么当事物没有时,该怎么表示呢?
  学生自由讨论汇报,老师板书课题。
  二、探求新知
  1、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0的含义
  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
  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
  出示空盘子,问:用几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小结:刚才我们知道了“0”可以表示什么?现在我们又知道“0”还可以表示什么?
  四、教学习“0”的书写。
  (1)小朋友,你们觉得“0”像什么?
  (2)怎样才能写好“0”呢?一起来看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3)学生二人一组学“0”。
  五、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课后习题第1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六、课堂小结
0的认识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②、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三、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纸条、磁铁
  学具:数字卡片、小棒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引入
  ①、激趣
  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领,好吗?
  动手实践一: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
  (2)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学生汇报
  提问:谁愿意说说他是怎样分的?(学生说,教师板书,在学生说的时候注意鼓励有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