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 】是由【44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
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1
: 音乐本身就给人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会带给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这首乐曲活泼愉快,虽然幼儿没有到过江苏水乡,可是会令幼儿联想到其他令人兴奋愉快的事情。引导幼儿将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通过打击乐的形式表达出来是进行这节活动的真正目的。
:1、帮助幼儿了解苏北民歌的特点,感受其活泼、欢乐的情绪。
2、鼓励幼儿通过身体模仿动作的练习,熟悉节奏,练习分声部演奏打击乐曲,并体会演奏效果。
3、培养节奏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
1、磁带、打击乐器、动作说明图;
2、歌曲《幸福拍手歌》;课件《芦苇》
:让幼儿能够感受民歌的特点,并能分声部演奏乐曲。
:
(一)听音乐《幸福拍手歌》进入教室,教师带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二)联系生活,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节奏”。
1、教师模仿小狗的叫声,提问:小狗是怎样叫的.?有什么特点?
2、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叫声是有节奏的?(青蛙、小猫、小鸡……)
3、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是有节奏的?(切菜、走路、门铃……)。
(三)出示节奏谱,让幼儿练习节奏。
小狗 X XX ∣X XX ∣
青蛙 XX XX ∣XX XX
小猫 X- - -∣X - - -∣
我们除了用手拍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节奏?
(四)让幼儿听音乐、看课件,理解感受音乐。
1、播放乐曲《拔根芦柴花》,提问:听完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我们看到的植物是芦苇,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芦柴花,主要生长在苏北地区,好听的乐曲是苏北民歌《拔根芦柴花》,这首乐曲就是人们看到很美的芦柴花才编的,所以叫拔根芦柴花,后来人们也用这首乐曲表达丰收时的喜悦之情。
(五)出示乐曲节奏图谱,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
1、教师引导幼儿熟悉节奏并练习动作。
2、将幼儿分成两部分,师指挥练习节奏动作。
(六)组成“小小乐队”,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1、教师出示三种乐器,请幼儿讨论配乐方案。
2、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教师指挥幼儿进行乐器演奏。
3、交换乐器看教师指挥练习乐器演奏,也可以请个小指挥。
(七)请“小小乐队”面向观众演奏。演出结束,请“小小乐队”退场。
:
将节奏乐谱张贴于表演区,并投放大量乐器或自制乐器,供幼儿继续练习。
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2
第一课时: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熟悉乐曲旋律和节奏,学习身体动作图谱。
二、活动准备:
1、乐曲CD。
2、节奏图谱和动作图谱各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它是我们江苏水乡的民歌,名字叫《拔根芦柴花》,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它是一首怎样的乐曲?
(二)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熟悉节奏。
1、幼儿欣赏后提问:你感觉它是一首怎样的乐曲?(活泼欢快)
2、再次欣赏,听一听它是几拍子的乐曲?(二拍子)教师记录节奏X X︱
3、幼儿按乐曲一拍一拍地拍手。
(三)出示节奏图谱,根据教师的节奏进行练习。
1、请幼儿找一找有几种节奏型。(4种 X XX︱X X X X︱X—︱X X︱)
2、组织幼儿练习。
(1)个别尝试。
(2)集体练习。
3、教师念节奏,看节奏图谱练习1遍。(发现问题停下来练习。)
4、教师哼唱音乐,再次练习。
5、幼儿随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四)出示动作图谱,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现。
1、引导幼儿观察动作图谱并尝试练习。
2、集体练习。重点练习第二部分和最后一部分。
3、随琴声集体练习两遍。
4、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
(五)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动作来表现乐曲,下次学习用乐器来演奏乐曲。
第二课时: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分声部动作,尝试用乐器演奏。
2、能集中注意看指挥演奏,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乐曲CD。
2、铃鼓、小铃、圆舞板、大鼓等打击乐器人手一件。
3、幼儿座位排成竖6排。1——2排铃鼓;3——4排小铃;5——6排圆舞板。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身体动作总谱”。
(二)学习分声部动作。
1、提出要求:两眼要看教师指挥拍打相应的身体动作。
2、教师指挥幼儿练习分声部动作。
(三)、幼儿拿乐器演奏。
1、幼儿根据教师前一步骤,拿乐器看教师指挥进行演奏。(对于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练习。)
2、再次练习。
3、交换乐器演奏。
(1)提出要求:
A、注意倾听音乐,拿好乐器看好教师指挥演奏。
B、X XX中强,较快。
C、第二部分稍弱、跳跃。
D、最后一部分稍强,热烈。
(2)幼儿看教师指挥演奏。
(3)活动情况。
4、幼儿再次演奏:在X X X处加入大鼓,效果会更好。
(四)活动结束:
1、教师让幼儿说说演奏结束后的感受。
2、与小朋友合作得愉快吗?为什么?
3、怎样演奏使得声音更加好听?
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3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做到在演奏中注意乐器打击时音量、音色与乐曲和谐一致。
2、能根据图谱,按照不同的节奏型学习用乐器进行演奏。
3、在与教师、同伴的相互学习中,创编节奏图谱,创造性地改变配器方案,丰富演奏内容。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VCD,音乐碟,白纸,油性笔,乐器。
2、幼儿经验准备:已积累打击乐演奏的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拔根芦柴花》,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了以后心情怎么样?
2、再次欣赏音乐,边听音乐边拍手,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拍手表现二拍子的节奏型。
(1)根据幼儿的表现依次出示不同的节奏型。
(2)启发幼儿根据乐曲中不同的音乐特性匹配相应的的节奏型,创编节奏图谱。
(3)师幼一起根据图谱内容边听乐曲边拍手。
(4)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身体乐器表现节奏型,创编身体动作图谱。
3、幼儿根据节奏图谱,集体讨论、设计配器方案,并根据图谱用乐器进行演奏。
4、在音乐的伴奏下,收拾乐器,根据乐曲节奏自由做律动出活动室。
结束语:这首乐曲还有其他不同的配器方案,你们回班以后再试试(留下继续探索的空间)。
说课
《拔根芦柴花》是一首江苏民歌,表现了欢快愉悦的情绪。全曲以民间乐器二胡为主奏乐器,再配以其他的乐器伴奏,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音乐风。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喜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民间音乐是我们进行音乐教育重要的内容。
一首乐曲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既可以欣赏又可以演唱;既能创编律动又能开展音乐游戏。我把打击乐演奏作为《拔根芦柴花》这首乐曲的表现形式,对大班幼儿来说既能引起兴趣又有一定挑战性。
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做到在演奏中注意打击时音量、音色与乐曲和谐一致。
2、能根据图谱,按照不同的节奏型学习用乐器进行演奏。
3、在与教师、同伴的相互学习中,创编节奏图谱,创造性地改变配器方案,丰富演奏内容。重点是在创编节奏图谱、设计配器方案的基础上,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奏乐曲。难点是设计配器方案。
为了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我采取了两个三部曲;一是欣赏三部曲,从整体欣赏到分段欣赏再到分节欣赏。整体欣赏是帮助幼儿建立对全曲整体情绪的印象,激发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喜爱;;分节欣赏是帮助幼儿从音乐的结构上把握结构中音乐要素的特点,如节奏、旋律等。这三步欣赏的步骤是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从情绪体验到音乐要素的把握,只有充分欣赏才能使孩子既喜爱音乐作品,又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较准确的艺术表现。
二是演奏三部曲,演奏要有节奏图谱和配器方案,也就是说演奏时心中要有节奏与乐器的配合。从创编节奏图谱到创编身体动作图谱再到设计配器方案,可使幼儿一步步地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把握节奏;从用身体动作演奏到用乐器演奏可使幼儿由浅到深地进行音乐表现活动。但这一系列过程必须始终围绕一点,即:不管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何种表现形式,都必须符合音乐教育的原则。所以我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比较,逐步寻找匹配的方案,这也才符合《纲要》中所强调的: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
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4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指导幼儿在熟悉乐曲旋律与节奏的基础上,学习身体动作总谱。
3、要求幼儿注意看指挥,进行打击乐器演奏练习。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大鼓、釵、磁带、录音机、节奏谱一张、小动物头饰及各种节奏型。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做律动:《挤奶》、《拍手点头》。∣
2、游戏:
击鼓节奏快,幼儿做跑的动作;击鼓节奏慢,幼儿做走的动作;鼓声停,幼儿做不同的动作造型。
3、出示小动物及动物叫声节奏型,幼儿模仿动物叫。
青蛙:ⅹ ⅹ∣ⅹ ⅹ 小羊:ⅹ -∣ⅹ -
小狗:ⅹ ⅹⅹ∣ⅹ ⅹⅹ
小鸭: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
啄木鸟:ⅹ0 ⅹ0∣ⅹ0 ⅹ0 母鸡: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4、教师敲门,让幼儿模仿说出节奏型。
ⅹⅹ ⅹ∣ⅹⅹ ⅹ
5、组织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拍手。
6、指导幼儿随音乐学习身体动作。
7、出示图谱,看指挥分声部学习身体动作。
8、用乐器代替身体动作,进行分声部练习。
(1——10)小节:ⅹ ⅹⅹ (铃鼓、碰铃、圆舞板)
(11——12)小节:ⅹⅹ ⅹⅹ (铃鼓)
(13——14)小节:ⅹⅹ ⅹⅹ (碰铃)
(15——16)小节:ⅹⅹ ⅹⅹ (圆舞板)
(17——18)小节:ⅹ ⅹⅹ (同1——10)
(19——20)小节:(全部乐器演奏,铃鼓摇奏的同时向外侧画弧线)
9、听音乐,看指挥进行乐器演奏。
10、加入大鼓、釵练习演奏。
节奏:ⅹ ⅹⅹ ∣ⅹⅹⅹ
鼓 釵 鼓 釵
11、交换乐器练习演奏。
活动反思:
因我班幼儿打击乐已有一定基础,所以选了这一首稍有难度的乐曲,这首乐曲所用乐器种类比较多,通过简单的分部联系幼儿很快就掌握了,大鼓、大镲的插入有一定的难度,几个能力强的小朋友掌握的比较好。今天小朋友兴致都很高,由于时间的关系,好多小朋友没有机会尝试大鼓和大镲,以后的练习可为其他小朋友提供机会。
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5
1.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尝试用各种乐器演奏乐曲。
2.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各种打击乐器一套,写有三种节奏型的大白纸一张。
一、幼儿听音乐进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