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100KB   页数:9页
该资料是网友上传,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请放心下载。
点击预览全文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题】.docx

上传人:286919636 2025/3/26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题】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共10题,共20分)
?(   )
(1)政府 (2)医院 (3)学校 (4)法院 (5)邮电局 (6)检察院
A.(1)(2)(3)(4)(5)(6)
B.(1)(4)(6)
C.(2)(3)(5)
(   )。




,不属于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的一项是(    )。




(   )。
,了解民情
,接待来访群众

,直接指出某机关工作中的问题,这种监督方式是(   )。
     
     
     

6.      月     日是我国的宪法日。(   )



,不仅被打,身上的零花钱也被抢走。你认为他应当(   )。
,只能忍气吞声,对谁都不说
,把欺负自己的人教训一顿

8.“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这说明我国人大代表(   )。

,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
,全面反映涉及自己利益的意见和要求
,实行民主监督的方式有许多种。下面不属于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是(   )。
、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
、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
、建议和要求

,被人偷走手机,他可以依据下面哪部法律向公安局报案?(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共10题,共54分)
(      ),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      )、任免权和(      )。
(      )热线,(      )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      )的法律和政策。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      )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      )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应当设法尽快远离并告知(      )和(      )。我们应加强(      )能力,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
6.(          )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
7.(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      ),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      )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      )行使职权,侵犯公民(      )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9.(      )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      )的监督,以保证权利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      )。
(共10题,共20分)
。(   )
,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
,我就装作没听见,因为我打不过他。(   )
,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   )
,所以我们可以不做家务。(   )
。(   )
,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
,父母因生意繁忙就不让她继续读书,在家中帮忙做家务。(   )
9.“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并为古罗马所沿用。(   )
。(   )
(共2题,共12分)

结伙打架                  寻衅滋事罪
敲诈钱财                  抢劫罪
随意殴打、恐吓、威胁      聚众斗殴罪
殴打要钱                  敲诈勒索罪

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                 《刑法》
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
排放污染物的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
违反交通安全的行为                《环境保护法》
(共1题,共9分)
1.(1)今年6岁的张晓红成为一名小学生。
(2)崔岩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3)吴华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共5题,共32分)
,我们应该怎样去关心,帮助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列举出几种:(至少写出四种)
,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在以下环境里会涉及到哪些法律?
答:(1)工厂里:
(2)道路上:
(3)超市内:
(4)学校中:
,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请简要回答公民应当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共2题,共11分)
“广场舞”吗?对此你怎么看?有什么解办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章节,这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小北认为“国家集合了全社会的力量,创造了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一定能够杜绝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你赞同小北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共1题,共8分)
“宪法权威我之见”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言。
张同学说: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
王同学说: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
李同学说:我们的宪法宣誓制度就是为了彰显宪法权威。
赵同学说:任何纽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
郭同学说:尊重宪法就要先了解宪法,让我们一起诵读宪法吧!
(1)你对上面的观点有什么看法?你认为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呢?
(2)请你写两个宣传宪法的标语,作为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标语。
(共2题,共11分)
,陈某被几个高年级的男生拦住,不仅被打,身上的零花钱也被抢走。你认为他应当怎么做?(请在正确的做法前打“√”)。
(   ) 害怕讲出去再次被打,只能忍气吞声,对谁都不说。
(   ) 拿出零花钱,找几个人把欺负自己的人打一顿。
(   ) 向家人讲清楚情况,并向老师和学校报告。
(   ) 找律师或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
(   ) 向政府有关部门、法院提出请求,要求维护权利、惩治坏人。
2.“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木是组织、确定的意思。中国古代就有“民不举官不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2014年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回答:
(1)我国将每年的(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了解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宪法,请你为国家宪法写一句宣传标语。
参考答案












;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
;纳税人;税收
;2004;人权;树立
;父母;老师;自我保护
;依据
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权利
;合法

;利益

1.×
2.×
3.×
4.√
5.×
6.×
7.√
8.×
9.×
10.×




;张晓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议权;崔岩;《宪法》;物质帮助权;吴华家;《宪法》

、学习方法方面、多听听心事等多角度回答即可。
,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抢劫罪、绑架罪、贪污罪、交通肇事罪等。
4.(1)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道路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3)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尊严等等);对社会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保护自然环境等等);对家庭的义务(孝敬父母、赡养子女等等)。

,跳广场舞也是阿姨和奶奶们放松娱乐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应该要求他们停止;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和跳广场舞的阿姨和奶奶们商量声音可以放小点,或者规定跳舞的时间即可。
(1)国家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能够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2)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上面的观点都有道理。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人和机构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违反宪法的活动都应该得到追究;
维护宪法权威,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就必须做到遵纪守法,还要宣传宪法知识,让宪法深入人心。(言之有理即可)
(2)守法光荣、违法可耻;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我守法,我光荣。(言之有理即可)

1.(√ ) 向家人讲清楚情况,并向老师和学校报告。
(√ ) 找律师或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
(√ ) 向政府有关部门、法院提出请求,要求维护权利、惩治坏人。
2.(1)12;4(2)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