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每课一练:1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3) 】是由【胜利的喜悦】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每课一练:1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3)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12月21日至12月24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2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今年体育旅游博览会的主题定为“体育旅游、健康绿色”,立足“大体育、大旅游、大产业”的进展视野,接受场馆展览与户外体验相结合的形式,将展览会办成一个开放式的沟通活动。体育旅游博览会( )
①是一种文化现象 ②是由人制造并为人所享有 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④就是文化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体育旅游博览会属于一种文化活动或者是一种文化现象,④观点错误,没有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
答案:C
2.2022年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设立“文化遗产日”,就是要使文化遗产爱护成为一种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特点,A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B、C、D说法都不对,应排解。
答案:A
3.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爱护利用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这说明( )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C.文化是人制造的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气
解析:材料强调古村落、古民居对徽州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即物质载体对文化的影响,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应排解。
答案:B
4. 2022中国(房县)诗经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房县是《诗经》采录人尹吉甫的家乡。近年来,房县坚持以诗会友、以歌传情,进行了系列诗经文化发掘、整理、爱护和宣扬工作,其诗经品牌从鄂西北大山走向全省、全国。诗经歌舞节目《山风》享誉千家万户。同时通过举办诗经文化旅游节,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进展。这表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促进经济进展
B.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促进经济进展
C.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进展的根本动力
D.打造旅游品牌,就能促进经济进展
解析:本题宜用排解法。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猎取与解读信息、分析与理解问题的力量。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并不是全部的文化都能促进经济的进展,A说法错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是其次位的,它不能成为根本动力,C夸大了文化的作用;D说法过于确定。本题选B。
答案:B
2022年6月28日,世界品牌试验室发布了2022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这份基于财务分析、消费行为分析和品牌强度分析的榜单,有中国品牌国家队的称号,中国移动以238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本年度最具价值品牌榜首,位列榜单2至5名的分别是:国家电网、工商银行、CCTV和中国人寿。世界品牌试验室认为,从品牌价值角度分析,这些品牌已经进入世界级品牌阵容。据此回答5~6题。
5.CCTV的品牌价值及排名位置说明( )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气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属于“软实力”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解析:中国中心电视台(CCTV)作为文化传媒,具有品牌价值,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项正确。A、B、C三项观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D
6.文化领域不仅需要品牌,更需要进展世界性品牌,文化建设也需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变。这是由于( )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②文化品牌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③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文化品牌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生产力的作用以及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①②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
答案:A
7.起源于莆田湄洲的妈祖文化如今已成为两岸民间沟通的精神纽带,也让世代牧渔的湄洲人走上了旅游致富的新道路。这表明( )
A.政治打算文化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D.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崛起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进展
解析:通过题干中的“妈祖文化走上了旅游致富的新道路”可以看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符合题意。A、B、C题干中没有体现。
答案:D
2011年7月8日,2011年版大型旅游歌舞《日出先照》首场演出在日照会展中心进行。《日出先照》穿越3 000多年的历史时空,将日照先民对太阳文化的祭拜、日照历史名人姜太公的传奇故事、“天下第一银杏树”下的鲁莒会盟、日照海曲风情、水运之都的魅力,有机串联起来,让人们充分领会到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日照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据此回答8~9题。
8.2011年版大型旅游歌舞《日出先照》( )
①是一种文化现象 ②是人所制造的、为人所特有的
③就是文化 ④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歌舞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人所制造的、为人所特有的,观赏优秀文化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故①②④正确,C项应选。
答案:C
9.2011年新改版的《日出先照》去年已经演出50余场,,受到广泛关注,并制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一提法的理论依据是( )
A.经济对文化具有打算作用
B.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解析:2011年新改版的《日出先照》受到观众的好评,演出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B项应选;A、C、D三项观点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0.作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仙作”——古典工艺家具制作工艺,它融合国画艺术、家具雕刻艺术,是明清古典家具的传承与创新。该古典家具产业已经由传统产业转变成为仙游县经济进展中最刺眼的支柱产业。这说明( )
A.文化是经济富强进展的基础
B.肯定的经济、政治打算肯定的文化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解析:“古典家具产业已经由传统产业转变成为仙游县经济进展中最刺眼的支柱产业”说明白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故选C;B、D没有体现;经济是文化的基础,A是错误的。
答案:C
,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可以由内而外,从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做起,直至最表层的物质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肯定的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推动企业进展 ④文化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企业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是核心,①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②观点体现了经济对文化的打算作用,不符合题意。优秀的文化推动企业的进展,③观点错误。
答案:D
12.近几年来,曲阜以文化引领产业进展,坚持把曲阜打造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经济强市、国际有名文化旅游胜地、世界儒学”的进展目标,进一步放大“孔子品牌”效应,加速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聚集进展。由此可见 ( )
A.肯定的文化由肯定的政治、经济所打算
B.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已成为经济进展的打算因素
解析:放大“孔子品牌”效应,加速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聚集进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观点错误。
答案:C
13.“千里姻缘一线牵”,2022年4月21日,第29届潍坊国际风筝节在山东潍坊拉开帷幕,吸引了百万游客观赏,带动了潍坊旅游产业的进展。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材料表明( )
A.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我国的文化事业应全部实现产业化
C.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D.我国必需坚持以文化进展为中心
解析:通过潍坊风筝会带动当地经济的进展,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故选A项。B项表述错误,文化事业不能全部产业化;C项表述错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D项我国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
答案:A
14.季羡林先生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培育和谐文化,才能实现人内心的和谐。”这说明( )
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推动社会进展的精神力气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解析:培育和谐文化才能使人内心和谐,主要强调文化塑造人的功能,故选A项。B、C两项属于对社会的作用,D项指文化对人外在行为的影响。
答案:A
15.2022年9月20日至26日,2022年长春图书博览会为春城百姓献上了一场精彩而过瘾的图书盛宴,82万余人次的读者参与其中,20余万种各类出版物进行了集中展销,销售码洋高达3 100万元,更有50项丰富多彩、惠及民生的文化活动在展会期间集中开展。书博会通过举办新书发布会、名家签售会、主题报告会、文化讲座等,让宽敞读者在品尝书香的同时,有机会倾听智者的思想,得到精神上的滋养。通过举办这些活动,营造了深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B.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生疏活动
C.文化打算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长久的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语言是“通过举办这些活动,营造了深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人们的情操。”A项正确。B、C、D三项观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6.(2022·济南模拟)2022年农历“龙”年到来之际,不少商家推出各类产品呈现传统生肖“龙”文化,深受百姓宠爱。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长久的特点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能促进经济的进展 ④文化传承离不开肯定物质载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概念、文化对人的影响等学问点。传统生肖“龙”文化被现在的商家推出,体现这一文化的深远长久,故①正确;通过产品呈现“龙”文化,说明这些产品是“龙”文化的物质载体,故④正确;②③观点都偏离题干的指向性,故排解。
答案:C
17.中安学问普及系列活动,旨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增加网民网络平安意识,引导网民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享受互联网。其中蕴含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政府坚持了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启动“绿色网络之旅”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解析:留意设问要求“文化生活的道理”,③观点属于政治生活内容,④观点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答案:C
18.2021年1月16日,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 64亿,%,。网络的普及,使得虚拟社会创新已成为时代的律动脉搏。幽默、搞笑、率真、共性等网络流行元素越来越融入我们的生活,也正悄无声息地转变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B.文化的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潜移默化的
C.人总要生活在肯定的文化氛围中
D.人总能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
解析:网络对我们的影响融入生活,悄无声息地转变着我们的生活,反映出文化对人影响潜移默化的特点。
答案:B
19.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必经之路,但这注定也是一条艰险之路,由于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对企业的融合产生重要影响。这体现出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不同的文化差异巨大,无法相互融合
D.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的实践
解析:题干反映文化差异对人们实践的影响,A不体现文化对人们实践的影响。B反映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的影响,而题干反映文化对人们实践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
答案:D
20.有人说赞美是人生历程中的加油站,而批判是人生历程中的修理站,一个人不能总是修理,但要不断加油!不断加油,他就学会了自信。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环境打算人的进展 ②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
③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文化环境对人的进展会产生影响,但不是打算作用,①观点错误。②③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20分)2011年9月29日21时25分45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放射中心放射升空后精确 进入预定轨道。它的放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入“三步走”战略的其次步其次阶段。依据方案,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完成交会对接外,“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试验室。“天宫一号”的成功放射,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加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分散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文化与综合国力关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天宫一号”成功放射有利于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
解析:本题属于缘由类非选择题。题目已经限定了考查范围,即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角度。因此首先要明确教材中所叙述的文化与综合国力包括哪些学问点,然后再结合材料具体作答即可。
答案:(1)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分散力和制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8分)
(2)空间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进展水平的集中呈现,“天宫一号”的成功放射,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进展,增加我国的科技实力。(6分)
(3)“天宫一号”的成功放射,有利于兴奋民族精神,激发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制造力,增加民族的分散力,从而有利于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6分)
22.(20分)2011年10月15~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心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争辩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进展大富强若干重大问题,争辩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进展大富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强调:要大力进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分析我们为什么要“大力进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解析:本题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文化进展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的作用。可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去组织答案。
答案:(1)文化能够反作用于肯定的政治、经济,赐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进展。(5分)
(2)大力进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供应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5分)
(3)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思维方式。大力进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的进展。(5分)
(4)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加人的精神力气,促进人的全面进展。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激励人们不断制造奇特幸福的生活。(5分)
23.(20分)材料1:江苏某地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变化状况
2006年
2011年
文化消费支出(元)
文化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
文化消费支出(元)
文化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
1
材料2:依据国际阅历,假如人均GDP达到1 600美元,文化消费在个人消费中应占20%。目前江苏人均GDP为3 000多美元,%。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提高江苏文化消费水平有什么重要意义。
解析:此题属于简答型的材料题,文化消费水平提高,表明江苏省推动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此题的答案应当从文化的作用来分析:文化的实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
答案:(1)文化作为精神力气,能够在人们生疏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气。提高江苏文化消费水平对江苏社会进展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有利于促进江苏科技、训练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展,提高劳动者素养和文化生产力水平。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促进江苏民生和法制建设的进展。
(4)文化塑造人生。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加人的精神力气,促进人的全面进展。
(5)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分散力和制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可以不断促进自身实力的增加,增加自身竞争力。(每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