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环境保护的调查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同时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规划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然而,环境保护能否得到切实地落实,这与广大人民群众是密切相关的。为了解当地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我于2009年8月在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第一社区就此问题展开了调查。此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访谈、研究等方式,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对目前环境的评价、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如何和中央政府所推行的政策在地方的实行情况,以及本地的森林覆盖情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此次调查共有411名市民参与。调查显示,231名被访者认为身边的环境“良好”,%;认为“一般”%;认为“不太好”的人数不到一成。多数人对本地的环境评价尚可。而对于现在的各种流行疾病,%的被访者认为与环境有关。由此可见,人们基本上都认识到:环境与自身息息相关。
(二)、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被访者开展或参加过环保活动,%的被访者对“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抱持热情。但是,环保尽管任重道远,却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关键是要相关部门对人民群众多加引导,将环保落到实处。
(三)、中央政府颁布实施的“限塑令”%的被访者支持,%的被访者表示:如今去商场会自带购物袋。通过查看相应的报道,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出台一年多来,全国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2/3左右,减少塑料消耗约27万吨,加上其他商品零售场所可减少塑料消耗40万吨—50万吨,每年可节约石油240万吨—3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60万吨—960万吨。”我国从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限塑令”,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要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限塑令”出台后,得到了广大商家和消费者的积极拥护,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社会的“限塑”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明显增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