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学语文听课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语文听课心得.doc

上传人:知识徜徉土豆 2025/3/28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语文听课心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学语文听课心得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语文听课心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 6
小学语文听课心得
本期最后一次评课了,想说的挺多,归纳归纳,讲两点吧。
一、激发习作兴趣,强化写作动机。
邓__同学〔《我喜爱的一种动物》〕创设“动物时尚达人秀〞这一表达情境,引入竞争机制,激发表达欲望;萧__同学〔《二十年后再相会》〕利用两张照片使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人生的变化,想象自己二十年后的情况,到达“情动辞发〞的效果;龙__同学〔《微观世界》〕观看影片,感知昆虫世界的奇妙和惊心动魄,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培养观察积累的兴趣和习惯。
为解决“为何而写〞的问题,许多教师尽力在课堂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让习作成为学生生活需要,不是为教师而作。当然不排除因这是“作文〞,进入真实的表达。邓__同学的“时尚达人〞选秀,设立写作目的,也为写作内容提供了范围。应该让学生冲着要成为“时尚达人〞这一目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表达内容,调整表达方式。根据学生的表达,教师引导评价,相机提示“表达有顺序,用词恰当〞等,不宜在学生表达之前提出“抓住颜色、形状〞“按顺序〞“用好词好句〞“夸夸摸样〞等要求,这样等于时刻提醒学生“我们在写作文〞,弱化了写作动机,也限制了学生的表达。
刘__同学〔《我爸爸》〕可以说“我们也仿照《我爸爸》画画自己爸爸,回家给爸爸看,听听他的评价,并记下来。明天交流,评一评,谁获得了最高评价〞以此强化学生表达欲望。
张__同学〔《校园一景》〕,让学生“給校外的人介绍校园里最好玩的地方,让他们也想到我们学校来〞,为“用〞而作。
龙__同学〔《微观世界》〕,能否叫学生“为影片写广告词,宣传宣传,吸引更多人来观看〞,带着明确的目的观看影片,有目的地表达。
教师应该借助各种方式强调写作是为了交流,“有效交流〞是评价文章的唯一标准,初步培养“读者〞意识。
二、从内容入手,渗透写法
2 / 6
“写什么〞,“怎么写〞,孰轻孰重,历来争议很多,著述繁复,难以一言蔽之。我认为二者都重要,非要分出上下,那得视情况而定。“从内容入手,渗透写法〞是我非常赞同的观点。
首先,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习作内容。刘__〔《我爸爸》〕、孙晓珺〔《放假第一天》〕、邓__〔《我喜爱的一种动物》〕、张__〔《校园一景》〕、萧__同学〔《二十年后再相会》〕等同学所选的习作内容,根本来自教材,所以很符合儿童实际。习作要描述的事物都是学生熟悉的。
“放假第一天〞这样的事学生未必经历过,但画面呈现的内容学生能看懂,并容易陈述。
萧__同学〔《二十年后再相会》〕的想象作文,符合孩子好奇、富于想象的特点。但小孩的想象往往天马行空,想得天花乱坠,却无法成文。教师适当提示想象的方向和范围,学生的兴趣点相对集中,表达才会有重点。另外,“自己的状况怎样〞“成了什么〞等问题太笼统,学生只是“长高了〞“老啦〞“成了演员〞“成了科学家〞“结婚了〞“有孩子了〞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生动的内容。如果教师问问“二十年后,学校有什么变化?你希望学校那些地方有改良?〞“二十年后,你最想见的是谁?为什么?他〔她〕会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变化?〞“同学相见,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样,现在和二十年后相连接,想象就有了依据和方向,表达才可能合情理,并有了具体内容。
龙__同学的《微观世界》应该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昆虫世界的奇妙一定会让他们惊叹。但是,惊叹之后的习作难度很大。影片中的画面,美到极致,让人震撼。要描述如此“高大上〞的内容,即使是成人,也会感到语言苍白无力。中年级的学生如何能做到!当然,作为前写作的积累、激发应该是可以的吧。
其次,注重内容表达,减少习作限制。大的范围规定之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具体内容,关注学生的兴趣点。
如,《我喜爱的一种动物》,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替它“代言〞,介绍这一动物的出彩之处。目的是要成为“时尚达人〞,扣住这一主题,学生可选择介绍动物外形,也可说说动物习性,还可谈谈动物趣事等等,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就好,教师不必规定写外形或面面俱到。
4 / 6
如,《二十年后再相会》可让学生从“学校的变化〞“同学〔我〕的变化〞“相见的情景〞选一个片段练写,这样学生兴趣点相对集中,表达更有重点;另外,化整为零,缩短课堂习作的时间,便于及时反应,进行讲评修改。
《放假第一天》说的形式可以更灵活些,以爸爸,儿子,仆人等不同角色说;尊重学生的想象,不局限范文。
《校园一景》从内容入手更符合小学生习作的实际。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学校的什么地方〞“觉得校园里哪里最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进行容表达。表达中,顺学而导。“由远及近〞“整体局部〞“动静结合〞等等要求是否可以不提?
第三,是比拟难做到的一点,就是在学生说、写过程中及时引导,相机提示写作方法。同学们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做起来却力不从心。我希望大家能好好看看一些著名教师他们的做法。
如,中高年级作文,“内容具体〞是难点。在大家的教学展示中,“学生〞习作也明显地表现出很“空〞。那么,教师要引导学生开掘习作内容,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很多时候,为了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教师会提供相对具体的习作内容,但是采取什么方式提供,就考验教师的智慧了。看看薛法根老师的人物素描习作课是怎样做的。教师首先通过“认识我吗〞“觉得我丑吗〞“猜猜我有多高〞“我外貌上还有什么特点〞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特点,并马上写下来。之后以“学生问,教师答〞的方式,巧妙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有了这些材料,学生再也不用发愁作文写不具体了。这样的“提供〞方式,大家可以好好咀嚼其好处。
另外,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写具体的突破口。张祖庆老师的高年级想象作文《亚马逊河探险记》,教师在学生翻开想象之后,进而提示想象的方向和重点,让学生天花乱坠的思绪回归到习作上。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探险前做什么准备,带什么工具,确定最需要的三样,说说理由。学生就要分析亚马逊河的环境,想象会出现什么情况,准备如何应对。在片断练笔时,教师强调“所带的工具要派上用场〞。学生自然依据前面的分析,充分想象遇到问题的情景,利用所带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等,合情合理的想象就能成为习作的素材。这样引导,不是在黑板上写一个“内容要具体〞这么简单,而是在学生表达过程中,非常直观地让他们感受到:这就是写具体,这样做就能写具体。大家还可以看看贾志敏老师的
4 / 6
“叙事素描作文〞。学习名师面对“写具体〞这一难点,怎样做到举重假设轻,水到渠成。
不少同学可能是为了让教学目标更突出,把课标或教材上的要求直接搬到黑板上:有条理,有感情,大胆想象,抓住特点,立意积极,等等。我们一再强调因学定教,顺势而导。在习作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根据学生的表达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方学生表达得很有条理,就鼓励他,强调这样表达的好处,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说得没有条理,引导改良,让学生领悟怎样表达才有条理。薛法根老师的实验素描作文,入手,引导学生一句一句说清楚,再连起来说。指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的根底上练习表达,“习得〞“有条理表达,准确表达〞的方法。
当然,不是说不能把习作要求提出来或板书出来,要注意别呆板地重复教材要求,适当变化,使其更有指导性和操作性。如《亚马逊河探险记》,张老师在重点内容上的提示是:
惊险时刻、重大发现、难忘插曲……
对表达的要求是:
“友情提醒〞:
A、你的经历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吗?
B、探险队员们相互合作齐心协力了吗?
C、你所带的探险工具都派上用场了吗?
不似要求,更是要求,具有很好的导向性,又给学生自由发挥留有极大的空间。学生按照这样的“要求〞作文,也依据这样的“提醒〞进行评价和修改。一个“习作要求〞,一个“友情提醒〞,学生心里的感受该有多大的差异!
这些优秀教师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或点,或拨,或引,或导,“要求〞“重点〞“技巧〞渗透其中,如羚羊挂角,不落痕迹。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教学之“术〞,也能学到教学之“道〞。求“术〞抑或求“道〞,也看个人修炼和造化。造化天定,我们就修炼自身吧!
临近放假,人就松懈,再加上电脑最近毛病比拟多,一点体会拖了一周多才反应给大家,不好意思。别以为我仅仅是在对你们说怎样上课,其实我也是在继续学习。学习名师,也感谢同学们给我的启发。
5 / 6
祝同学们假期愉快!一年两个假期,当老师是不是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