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2025年我是中国人大班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52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我是中国人大班教案.docx

上传人:das 2025/3/30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我是中国人大班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我是中国人大班教案 】是由【das】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我是中国人大班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我是中国人大班教案
我是中国人大班教案 篇1
  内容与要求:
  1. 熟悉5以内的加减法。
  。
  材料与环境:
  《我们一起去旅游》。










  。
  ,幼儿人手一个,每个骰子分红色的1、2、3三面和绿色的1、2、3三面;
  (如飞机、轮船、火车、小轿车)的卡片,在每一种画有交通工具的图片下方,贴上一道5以内的加减算式;在不同色纸的"车票"上写有1-5的数字,或者5以内的加减算式。
  指导要点:
  一、谈话
  :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旅游?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旅游见闻吗?(幼儿依据自己的照片介绍。)你们知道中国还有哪些有名的地方吗?(出示图片或者照片)
  ,幼儿通过图片,了解我们国家著名的城市和风景名胜。
  二、游戏:旅游棋
  :这里有一些旅游棋,你们可以两个人一起玩。
  ,幼儿操作《旅游棋盘》,两人结伴,轮流掷骰子,按骰子显示的数字行棋。
  规则:两个骰子出现的面是同色的,则数字相加,按得数行棋;若两个骰子出现的面是异色的,则数字相减,按得数行棋。
  在行棋过程中,每逢停在一旅游景点,要说出"我到**来旅游",并取一枚"雪花片"表示赢一次,最后以先走完旅程全程和所到达景点多者为胜。
  幼儿下棋,教师观察。










  分享下棋带来的快乐。
  我是中国人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升旗仪式,感知五星红旗是中国的象征。萌发爱国旗,爱祖录、交流发现的过程中有了解我们祖国的欲望,感受中国人了不起。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进行的关于"国旗"的调查表。
  2、升旗仪式的录象片段、刘翔手举国旗奔跑的照片。
  3、"找国旗"的操作材料: A组:中国国旗+外国国旗 B组:彩旗+中国国旗 C组:都是红旗但星不同
  活动过程:
  一、找国旗。
  幼儿自由选组,寻找五星红旗(外国中国,都是彩旗,都是红旗星不同)。
  交流对国旗的了解,师归纳小结国旗的特征。
  幼儿将找到的国旗插在环境创设里(天安门、街道、小汽车等)。
  二、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体验。
  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在幼儿园我们什么时候升旗的?升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心里是怎么想的?
  除了在幼儿园升国旗,你们还在哪里看到升国旗?为什么都要升国旗呢?










  三、交流分享调查表。
  前两天我们作了调查表,你还在哪些地方、哪些时候看到过国旗?(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发现。)出示刘翔的照片,结合获胜的情景激发情感:我们中国人是多么了不起啊!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播放"大中国"的歌曲,引发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兴趣。
  四、关于中国你们都想知道些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寻找答案,看看我们中国了不起在哪里。(如幼儿问不出,可以让幼儿回去后自己将问题写下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他们开始有了归属感和责任感,这种爱国情绪开始萌发,所以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了这节课。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的参与,特别是通过图片的形式,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再加上筷子夹豆子的游戏,孩子们的竞赛意识得到了升华,总体来说,这次活动比较成功。
  小百科: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我是中国人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在“我是中国人”的主题背景下产生的。在区角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特别感兴趣。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少数民族的疑问。为了让幼儿对少数民族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次活动我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把音乐融入到课程中,让幼儿在感受具民族风格的音乐氛围中,进一步认识少数民族的服饰、风俗。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2、初步了解傣族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3、在了解四个民族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音乐风格尝试表演舞蹈。
  4、了解祖国地域辽阔,知道祖国标志性的景物及建筑。
  5、尝试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表现祖国的美。
  活动准备
  1、课前丰富有关地理知识,幼儿已在区角活动中,对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歌舞及服饰有一定的了解。
  2、自制ppt,录音机。
  3、幼儿与老师自制的少数民族服装。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呈现中国地图,幼儿各自讲述知道的中国地图知识。
  2、听各族音乐,辨认他们各自属于哪个民族,并尝试找到他们在“大公鸡”身上的位置。
  二、了解各民族的风俗、饮食、服饰
  1、放映投影片,探讨三个民族的服饰特征并了解其生活习惯。
  放映投影片,让幼儿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各自讲述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的服饰特征与主要生活习惯。
  2、了解傣族服饰与风俗










  (1)“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老师扮演小客人,跳着孔雀舞进场)你知道这只小孔雀是从哪里来的吗?”(小孔雀自己介绍自己的家乡)
  (2)“小孔雀的衣服漂亮吗?你们来说说小孔雀的衣服和我们的衣服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傣族的风俗。
  三、听四个民族的音乐创编跳舞。
  (1)“小孔雀穿那么好看的衣服来跳舞你们想不想穿上好看的衣服来跳舞?”
  (2)幼儿穿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找到“大公鸡”身上自己的家乡。
  (3)幼儿倾听音乐,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就请穿上这个民族衣服的小朋友跳舞。
  我是中国人大班教案 篇4
  内容与要求:
  《大中国》雄壮、有力的气势及其蕴涵的情感。
  。
  活动准备:
  《大中国》。
  。
  。
  指导要点:
  一、欣赏歌曲《大中国》
  ,幼儿一边看课件一边欣赏歌曲《大中国》。
  :这首歌好听吗?听老师再唱一遍,然后请你们告诉老师,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好不好?










  (教师和配班老师一起,一边用打击乐器打节奏,一边演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的气势雄壮、有力的特点,唱出一种自豪的情感。)
  :这首歌曲,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
  :我们共同的家是什么?兄弟姐妹指的是谁?为什么兄弟姐妹很多?(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
  我们的家有哪些闻名的地方?哪些闻名的建筑?我们的家伟大吗?
  二、交流与讨论
  :刚才,我们说了中国的好几个地方,你们知道他们在中国的哪里吗?
  ,幼儿看地图寻找长江、黄河、长城、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
  ,进一步了解长江、黄河、长城、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的状况。(主要再让幼儿初步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不必强调幼儿能给出正确答案。)
  我是中国人大班教案 篇5
  内容与要求:
  1、了解长城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是世界上最长的古建筑。
  2、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认识,萌发对祖国的自豪感
  材料与环境:
  1、有关长城的画片。
  2、画纸和笔。
  指导要点:










  一、感知交流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去过长城?(没有)那你们有没有在电视里看见过长城呢?(有或者没有)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长城的图片。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观看长城的画片和录象)
  ——万里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古建筑。它经过好多高高的山,跨过好多省市。在古代,中国人民为了抵御敌人的侵略,修筑了我们的万里长城,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古建筑。我们为万里长城感到骄傲,也为我们是伟大的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二、绘画表现
  ——师: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长城,我们的长城是建造在一座座高山上。所以我们画的时候也要像造长城一样,先把一座座的高山画出来,然后我们沿着山顶一点点的下来。记住哦,长城可不可以画在山的外面啊?(不能)画在外面我们的长城就不牢固了,就会倒拉!
  幼儿自主绘画表现,教师巡回观察,根据幼儿的能力进行对应指导。
  三、展示分享
  请个别有代表性的幼儿来谈一谈自己画的长城。请其他的幼儿也一起来点评。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的美工区画美丽雄伟的长城,教师予以指导。
  我是中国人大班教案 篇6
  嫦娥奔月
  9/16上午










  1、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2、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集体
  收集相关资料、图书
  1、谈话引入
  2、感知理解
  ——为什么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
  3、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的内容提问。
  4、你还知道有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孩子们对什么是传统的节日了解不了,许多小朋友都说到了国庆节、元旦、圣诞节等等。对端午、中秋似乎有点生疏,但知道中秋节是要吃月饼等,对《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很少,通过学习了这节课,孩子们加深了认识。
  爷爷为我打月饼
  9/16下午
  1、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由来。
  2、学唱歌曲,唱准符点句。
  集体
  磁带
  1、谈话引入
  ——明天是什么节日?










  2、欣赏歌曲
  ——你听到了什么?感受歌曲的抒情性质。
  3、学唱歌曲
  ——注意休止符的停顿。
  “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歌不是我们这个年代的歌,所以孩子们对“月饼为什么要打?”“什么是老红军?”不理解,,有所铺垫,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有趣的中国字
  9/19上午
  ,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
  、象形字认读相对应的汉字。
  集体
  一些简单的象形字、挂图以及了解本班幼儿对识字的情况
  1、找汉字图片上有什么?这些文字一样吗?
  2、看图猜字。辨别象形字。说说这些汉字是怎么认出来的?
  3、交流关于汉字的经验。
  你看见过这些字吗?
  在了解汉字的起源时,孩子们对汉字的演变似乎有点陌生,但通过对象形字的了解,对汉字的演变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对象形字很感兴趣,因为象形字是根据东西的形状和特徵,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出来的文字,如山字就由「>
  」变化成「山」,“日”写成,月”写成,
  由此孩子们马上联想到火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