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微生物生长和控制 】是由【ielbcztwz2438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微生物生长和控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汇报人姓名
01
生命个体重量的增加和体积的增大
02
生 长
03
生命个体数目的增加
04
繁 殖
05
群体中个体数目的增加。可以用重量、数量、浓度等来衡量。
06
群体生长
CONTENTS
目录
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
纯培养(pure culture):在实验条件下由一个细胞经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
平板划线分离法
稀释平板法
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
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法
平板划线分离法(Streak Plate)
特点:快速、方便。
分区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大的样品)
连续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小的样品)
②稀释平板法( Spread Plate )
应用广泛,适合于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离
毛细管法:用毛细管提取微生物个体,适合于较大微生物。
显微操作仪:用显微针、钩、环等挑取单个细胞或孢子以获得纯培养。
采用显微分离技术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单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③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
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直接分离
Ashby培养基、Martin培养、高氏1号等。
富集培养
方法一:可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种营养物有特殊“嗜好”的原理,专门在培养基中加入该营养物。如 加入纤维素、石蜡油、较浓的糖液等来富集相应的M。
方法二: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种抑菌物质所特有的抗性,而使其大量繁殖。如加入抗生素。
同时用于选择性的其他理化因子还有温度、氧、pH、渗透压等。
④选择性培养分离法
第二节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测定
测定目的:
评价培养条件、营养物质等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评价不同的抗菌物质对微生物产生抑制(或杀死)作用的效果;
客观地反映微生物生长的规律;
01
个体计数法
02
直接法
03
间接法
04
血球计数板法
05
涂片染色法
06
平板菌落数法
07
薄膜过滤计数法
08
比浊法
09
重量法
10
生理指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