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古雷海水淡化厂取水管道工程.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雷海水淡化厂取水管道工程.docx

上传人:老狐狸 2025/3/30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雷海水淡化厂取水管道工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古雷海水淡化厂取水管道工程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古雷海水淡化厂取水管道工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古雷海水淡化厂取水管道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工程概况
福建省漳浦县古雷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拟建设 10 万 t/d 海水淡化工程,淡化厂取水管道工程位于浮头湾龙口村沿岸,在古雷山东侧,海顺德路东南侧,东北侧紧邻海顺德生活配套区,详见图 1。
工程位置
图 1 工程地理位置图
本工程承受近岸开放式取水,总取水量 25 万 m³/d,满足 10 万 m³/d 的海水淡化用水需求。取水方案详见图 2。
近岸开放式取水方式适用于取水量较大,海床平坦,深水区离岸较远的状况。开放式取水方式是以淡化厂区东南侧海疆海水作为源水,通过海床上设置取水头部,用取水管将取水头部与设于厂区内的取水泵站连接,海水自流进入取水泵吸水池,然后通过取水泵将水提升进入厂区预处理设施。
厂区东南侧海疆
取水头部

取水管

取水泵房
图 2 开放式取水方案
本工程取水头位于取水管道最前端位置,本设计承受箱式取水头,取水头部工艺设计见图 3 所示,取水头尺寸为 ××,承受混凝土浇筑方式建筑。为满足在设计低水位- 能够稳定取水,同时尽量提高取水水质,取水头的取水窗口上缘应在设计低水位- 以下,同时距离海床肯定距离,取水头底部设置在- 位置处,材质为 Q235B 钢质。
设置两根取水管道,依据工程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一期取水管道的起点为
〔X=,Y=〕,终点为〔 X=,Y=〕。二
期取水管道的起点为〔X=,Y=〕,终点为〔X=, Y=〕,详见图 4 取水管道区域位置图。两期取水管道长度均为 282m,管径分别为 1200mm 和 1400mm,顶管施工段壁厚选取 20mm,开挖施工段壁厚选取 16mm。管道垂直于岸线方向平行铺设,连接进入泵房集水池。取水泵房内设有水泵等设施。取水管道平面布置图、取水管道典型横断面图和取水管道纵断面图详见图 5、图 6 和图 7。
图 3 取水头部工艺设计图
图 -4 取水管道区域位置图
图 5 取水管道平面布置图
图 6 取水管道典型横断面图
图 7 取水管道纵断面图
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浮头湾水质和生态环境;莱屿列岛海洋保护区。本工程的海洋环境敏感目标主要为莱屿列岛海洋保护区;工程区西侧鲍鱼养
殖场及工程北面湖尾沙滩北侧的养殖区。见表 1。
表 1 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
环境 环境保护要素 目标
鲍鱼养殖场
侧的养殖区
N

贝等,养殖方式为混合套养。
莱屿列岛海
重点保护黄嘴白鹭等鸟类及海洋生物、海
洋保护区见图 1-3
E
2km
岛景观;严格执行海洋特别保护区治理要求。
海洋 湖尾沙滩北环境
与本工程的相对位置
W
本工程的最近距离〔m〕
紧邻

功能要求/养殖品种
鲍鱼在高盐度下摄食量削减,影响生长, 低盐下无法存活,其盐度适应范围为25~34。
通过沙滩铺设取水管道供给鲍鱼养殖场。
养殖品种主要有海带、洋栖藻、牡蛎、扇
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海洋水质环境
海洋三所 2025 年 12 月 24 日和 2025 年 1 月 27 日以及 2025 年 4 月 27 日和5 月 4 日在工程四周海疆设置 12 个海洋水质站位监测的结果说明,全部样品的pH、石油类、化学需氧量和各重金属含量、溶解氧到达国家海水水质标准第一 类。总无机氮含量冬季大潮期到达国家海水水质标准第三类,小潮期样品到达国 家海水水质标准其次类;春季大小潮全部样品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第一类标准。冬季调查海区大小潮期样品活性磷酸盐含量到达国家海水水质标准其次至三类, 春季样品活性磷酸盐含量大潮期到达国家海水水质标准第一类,小潮期到达国家 海水水质标准其次至三类。调查区水质状况良好。
海洋沉积物环境
2025 年 12 月的监测结果说明,评价海疆铜、铅、锌、镉、砷、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等监测指标含量均符合 GB18668-2025《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要求;从总体上来看,评价海疆沉积物质量现状良好。
海洋生物质量
2025 年 12 月和 2025 年 5 月对工程四周海疆生物质量的调查结果显示:2025
年 12 月生物质量调查的牡蛎生物体中的汞、镉、铅、砷、铬、石油烃含量均
到达《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中一类标准,铜、镉含量到达《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中二类标准,锌含量到达《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中三类标准。黑鳍鱼、东方鲟、虾姑和花蟹体内的汞、镉、铅、砷、铜、锌、镉含量均到达《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生物质量标准的要求。2025 年 5 月生物质量调查中黄鲫鱼、斑鰶、鳗鱼、叫姑鱼、龙头鱼、黄鳍鱼体内的汞、铅、铜、镉、锌含量均到达《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生物质量标准要求。
海洋生态环境
春季古雷开发区海水淡化工程生态调查四周海疆表层叶绿素 a ;底层叶绿素 a 平均值为 。秋季古雷开发区海水淡化工程生态调查四周海疆表层叶绿素 a 的平均值为 ;底层叶绿素 a 。春季古雷开发区海水淡化工程生态调查四周海疆初级生产力的平均值为 ·h。初级生产力的分布总体上并无明显规律,与表、底层叶绿素 a 的分布趋势明显不同。·h,初级生产力的分布总体上呈现近岸向远岸递增的分布趋势,与表、底层叶绿素 a 的分布趋势明显不同。
调查区春、秋两季共记录浮游植物 69 种,春、秋两季主要优势种组成根本全都,均为具槽泊拉藻、念珠直链藻和菱形海线藻小形变种。本海区浮游植物丰度的季节变化不大, 春、 秋两季的丰度分别为 ×102cells/L ×102cells/L,其平面分布趋势主要由具槽帕拉藻打算。本海区浮游植物的种类演替不明显,春、秋两季的第一优势种均为具槽帕拉藻,占浮游植物总丰度的50%以上。
秋季和春季共已记录浮游动物 64 种,同时还记录了假设干类阶段性浮游幼虫以及少量的底栖端足类和鱼卵仔稚鱼等。在种数百分比中,秋季以桡足类为主, 春季以水母类和桡足类占优势;但在密度百分比中,秋季仍以桡足类占优势,春季则以毛颚类和桡足类的份量最大。两个航次调查海疆浮游动物湿重生物量的均值为 mg/m3,。调查海疆浮游动物个体密度相对较低,两个季度平均值为
ind/m3。
秋、春两个季度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 125 种,秋、春两个季度的总平均栖息密度为 206 个/m2,秋、春两个季度的总平均生物量为 。
该海疆秋春两季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生物 83 种, 两季平均密度为 1812 ind/m2,平均生物量为 g/m2。
海洋渔业资源
〔1〕鱼卵、仔稚鱼
两次调查共记录浮性鱼卵和仔稚鱼 19 种〔含未定种〕,其中数量较高的种类为小公鱼鱼卵和鮻鱼仔稚鱼。调查期间两季鱼卵平均为 ,仔稚鱼均值为 。
〔2〕游泳动物
漳州古雷海水淡化工程海疆秋春季两航次游泳动物调查共消灭游泳生物 85 种, 春秋两季平均重量密度指数 , ×103ind./km2。两季调查全部的游泳生物的幼鱼比例为 %,重量相对资源密度以秋季高于春季,春秋两季平均为 ,尾数相对资源密度以春季高于秋季,春秋两季平均为 2781ind./km2。
3、环境影响分析
水文动力及冲淤环境影响
本工程为海水淡化取水工程,取水管线承受抓斗式挖泥船进展开挖,管线安放后进展管沟的回填。工程后周边岸线及水下地形根本无变化,不转变海疆的自然属性,因此工程建设对水文动力及冲淤环境影响较小。
海疆水质环境影响
依据取水管道施工过程对水体环境影响的数模计算结果说明,管道开挖引起的悬浮泥沙增量超10mg/L ,超100mg/L km2,超 150mg/L 影响范围约 km2。管沟回填引起的悬浮泥沙增量超10mg/L 影响范围约 km2,超 100mg/L 影响范围约 km2,超 150mg/L 影响范围约 km2。管沟开挖及回填作业产生的悬浮物对该面积海疆内的海水水质产生肯定的影响,但泥沙集中范围有限,根本不会对浮头湾浅海养殖区、菜屿列岛保护区造成影响。一般状况下,施工停顿 3~4 小时后,悬浮泥沙绝大局部可沉降于海底, 在一个潮周期后,海水水质可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
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
依据工程分析,本工程对海疆沉积物环境的扰动主要表现在船舶疏浚挖泥阶段,流失的泥砂在四周海疆沉降,引起局部海疆表层沉积物环境的变化。由于其导致的悬浮泥沙来源于四周海疆表层沉积物本身,调查资料说明本工程所在海疆沉积物环境质量良好。一般状况下,其化学溶出物有限,对工程区周边既有的沉积物环境产生的影响甚微,不会引起海疆总体沉积环境质量的变化。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悬浮物集中和沉降后,沉积物的环境质量根本保持现有水平。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期
由工程分析可知,本工程取水管道施工过程中承受300m3/h绞吸式挖泥船进展水下开挖,水下开挖会产生悬浮泥沙,将对海水水质、海洋生物生态造成肯定的影响。施工导致水质浑浊度增大,将对海洋生态产生肯定的影响。
依据数模推测结果,依据数模推测结果,本工程管道开挖引起的悬浮泥沙增量超10mg/,超100mg/ km2,超150mg/ km2。管沟回填引起的悬浮泥沙增量超10mg/ km2, 超100mg/ km2,超150mg/ km2,在此影响范围内浮游动、植物将受到肯定的影响。总体上由于施工引起的悬浮泥沙集中范围有限,且一般状况下,施工停顿3~4小时后,悬浮泥沙绝大局部可沉降于海底,在一个潮周期后,海水水质可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每天工程施工活动停顿后,由于潮汐作用,使施工区浮游动植物能得以补充,因此,本工程施工造成的入海悬浮泥沙对浮游生物不会产生长期不利影响。
依据施工进度资料,施工作业时间约为 90 天,则本工程的损害持续周期系数 T 取值为 6。结合 2025 年 11 月〔秋季〕和 2025 年 4 月〔春季〕的现状调查结果,工程海区浮游植物两季细胞平均丰度为 ,浮游动物两季平均总生物量为 ,、仔稚鱼平均数量约为 ,游泳动物两季平均重量密度为 。本工程施工作业可能造成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损失量分别为 亿个和 亿个;造成鱼卵的损失量约为 万粒;仔稚鱼可能的损失量约为 万尾;游泳动物成体的损失量约为 57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