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3
文档名称:

钢筋翻样与算量.doc

格式:doc   大小:3,812KB   页数:9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钢筋翻样与算量.doc

上传人:1136365664 2018/3/5 文件大小:3.7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钢筋翻样与算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钢筋翻样与算量》
一、框架柱

基础类型
基础高度柱插钢及其箍筋在基础主梁中的锚固构造
基础梁与柱的相对尺寸
框架柱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构造
独立,条形,筏形基础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水平弯折a;其余柱筋直锚(竖向可插至laE深度后直接截断
直锚深度≥laE)
桩基承台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水平弯折a,其余筋可插至深度为max(laE,35d)后,直接截断

独立,条形,筏形基础所有钢筋应插至基础底部并水平弯折90°,水平弯折长度a与竖向直锚深度相关
弯锚(竖向
直锚深度≥laE)
桩基承台所有钢筋应插至承台底部水平弯折90°,水平弯折长度a取值max(35d-实际竖直锚固长度,6d,150mm)。

基础插筋钢筋量计算
插筋长度=竖直段锚固长度+弯折长度a+基础插筋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1)基础高度:
当基础高度<2000mm时,竖直长度h1 =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
当基础高度≥2000mm时,竖直长度h1=×基础高度
2)锚固长度:
当竖直长度h1≥laE时角筋竖直段锚固长度=竖直长度h1;
中间竖直段筋锚固长度=最小锚固长度laE
当竖直长度h1<laE时,竖直段锚固长度取值:
所有钢筋竖直段锚固长度=竖直长度h1
3)水平弯折长度a取值见下表:
竖直长度
弯钩长度a
竖直长度
弯钩长度a

(≥)
12d,
且≥150mm

(≥)
8d,
且≥150mm

(≥)
10d
且≥150mm

(≥)
6d
且≥150mm
≥20d
35d—实际竖直锚固长度且≥150mm
注:竖直长度为≥20d与弯钩长度为35d减竖直长度且≥150mm的条件适用于柱、墙、插筋在桩基承台和承台梁中的锚固。
4)基础插筋非连接区:Hn/3
5) 连接方式的影响: 机械连接:纵筋长度按未加括号的公式计算
绑扎连接:纵筋长度应再加上搭接长度llE
6)基础插筋根数:
钢筋总根数、角筋和中间钢筋根数,根据图纸中标注内容数出即可。
首层纵筋计算
纵筋长度=首层层高-本层非连接区+上层非连接区(+llE)
首层非连接区:≥Hn/3,
上层非连接区: max(Hn/6,500mm,hc)
中间层纵筋计算
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本层非连接区+上层非连接区(+llE)=中间层层高(+llE)
注:中间层非连接区全部为max(Hn/6,500mm,hc)
顶层纵筋计算
顶层外侧纵筋:
外侧纵筋长度=顶层层高-本层非连接区-顶层梁高+柱外侧纵筋锚固长度
顶层内侧纵筋:
内侧纵筋长度=顶层层高-本层非连接区-顶层梁高+柱内侧纵筋锚固长度

纵筋贯通锚固:
纵筋在节点位置采用贯通锚固,纵筋长度同中间层纵筋长度计算方法。
纵筋非贯通锚固:
下柱纵筋长度=层高-本层非连接区-梁保护层+200+截面变化值c-柱保护层
上层柱插筋长度=+上层非连接区(+llE)

1)柱箍筋长度计算:
单肢箍(拉筋)长度计算方法为:
外封闭箍筋(大双肢箍)长度计算方法为:
小封闭箍筋(小双肢箍)长度计算方法为:
2)柱箍筋根数计算:
基础插筋在基础中的箍筋
箍筋间距
箍筋设置要求为:间距≤500mm,且不少于两道外封闭箍筋。
箍筋根数
公式计算出的每部分数值应取不小于计算结果的整数;且不小于2。
基础相邻层或一层箍筋
中间层及顶层箍筋
注:KZ1为边柱,C25砼, 三级抗震,采用焊接连接,主筋在基础内水平弯折为200,
基础箍筋2根,主筋的交错位置、箍筋的加密位置及长度按“03G101-1规范”计算
手工计算结果如下:
考虑相邻纵筋连接接头需错开,纵筋要分两部分计算:
基础部分:
6b25:
L1=底部弯折+基础高+基础顶面到上层接头的距离(满足>=Hn/3)
=200+(1000-100)+(3200-500)/3
=200+1800
6b25:
L2=底部弯折+基础高+基础顶面到上层接头的距离+纵筋交错距离
=200+(1000-100)+(3200-500)/3+Max(35d,500)
=200+2675

一层:
12b25: L1=L2=层高-基础顶面距接头距离+上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3200-Hn/3+Max(Hn/6,Hc,500)
=3200-90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