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25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2).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2).docx

上传人:lajie 2025/3/31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2) 】是由【laji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2)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2)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学问点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学问点总结18-20章
  第18章动物的行为
  1、动物的体态、发生声和其他全部外部可以识别的改变都是动物行为
  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①觅食行为 (是获得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② 防卫行为(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持续非常重要):爱护色(变色龙);拟态(枯叶蝶、尺蠖);警戒色(黄蜂、毒蛙)③生殖行为:求偶、占区、筑巢、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哺乳④迁徙行为: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行为、冬眠行为⑤社会行为:动物群体中不同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白蚁、蜜蜂、蚂蚁、黑猩猩)
  3、动物行为的分类: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4、先天性行为:(本能行为,也称为非条件反射)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确定的行为。 例子: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结网、鸟类迁徙、婴儿喝奶、小鸭游泳、动物哺乳
  5、学习行为:(条件反射)经过学习才能形成的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是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阅历和学习渐渐建立起来行为。例子:海豚的顶球,转圈和跳动,蚯蚓走迷宫,小狗做算术,大山雀偷喝牛奶,大猩猩钓白蚁。
  6、先天性行为奠定了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学习行为大大增加了动物适应困难多变的外界环境的实力。
  ,大脑皮层更加达,学习实力越强。动物的分类等级越高,学习解决问题的实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实力越强。
  8、动物的行为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的调控。
  第19章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成分:在肯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全部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四种基本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不仅为生产者自身的生长、生殖、以及各种生命活动供应了养分物质和能量,也是人和动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消费者干脆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食物和能量;很多微生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是分解者,利用动植物的遗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洁的无机物,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关系而相互联系形成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了困难的网络,称为食物网。
  要求:(以上图食物网为例)
  ①正确指诞生产者、消费者
  ②正确数出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到最高级消费者)
  ③正确指出最长的或最短的食物链
  ④含某种物质浓度最高的消费者(生物富集)
  ⑤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占的养分级
  3、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四周的环境中汲取并不断积累某种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现象。生物富集经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
  4、养分级:生态学上把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养分级。
  生产者第一养分级;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其次养分级;次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第三养分级;依此类推。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的起点主要是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起先的。
  能量流淌的特点:(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淌,渐渐递减。
  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课本109页图)
  物质循环的特点:反复出现、循环利用(反复循环)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进行。
  第20章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依据地理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也可以分为林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林地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包括草原生态系统和人工牧场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各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总和,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主要是土壤层),以及生活在期中的各种各样的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成为生态平衡。
  特点: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和相对稳定的平衡。
  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有关。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困难,生态系统的调整实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能较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是有限的。
  3、生态农业:通过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须要人类来维持。农田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
  4、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资源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给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人类在创建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干出了自毁家园的蠢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改变是,森林面积的削减、荒漠化的扩大以及污染的加剧等,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人类的各种须要得到满意,又要爱护环境,不对人类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5、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地球上全部生物的共同家园。
  看了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学问点总结的人还看了:
苏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