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现场处置卡.doc

格式:doc   大小:14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场处置卡.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8/3/5 文件大小:1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场处置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爆破材料管理工(岗位或地点)现场应急处置卡(样本)
一、可能发生的事故:顶板、水灾
二、事故预兆:
:顶板有异常声音,出现裂缝条数增加、加宽、掉渣、“矸雨”或者下沉量增大、速度加快;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速度加快、下缩量增大、超前支护内单体液压支柱被压折压弯或整体向一方倾斜推倒;掘进工作面棚子及前探梁被压弯压劈及支护遭到破坏等现象;巷道围岩发生急剧位移,造成煤岩体破断和裂缝扩展;煤岩体破坏抛出以及支护遭到破坏。
: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
:附近巷道煤、岩、空气和水温升高,湿度加大,出现雾气,有煤油、汽油味或焦油味,CO、CO2浓度升高,O2浓度降低,人体有不舒适感,如头痛、闷热、四肢无力等现象。
三、应急处置程序:事故发现人→事故波及区域停产撤人→汇报调度室、单位值班人→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自救互救脱离险境
汇报电话:调度室:“6”急呼键、2896、2300;安监处:2471;单位值班:2463。
四、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①出现冒顶预兆时,应迅速撤离,如无法撤退时,应迅速构筑临时避难场所或选择较安全地点进行躲避。②抢险作业应先加固冒顶区边缘的支护,再对冒顶区进行处理,严禁空顶作业。③发生冒顶埋人事故时,要以最近的途径、最快的速度搬运矸石,接近被埋人员。④受伤人员救出后,先现场急救,后升井,防止贻误抢救时机。⑤修复应在顶板稳定后进行,坚持由外向里依次进行处理的原则进行。⑥在抢险过程中要统一指挥,安排专人观察顶板,发现有二次冒顶危险时立即撤人。
:①当发现有突水征兆时,发现人员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汇报,负责人要组织了解突水地点、突水范围及突水水量,并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现场详细情况。事故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迅速组织职工撤离灾区。②老空区的积水突出后,往往会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在撤离时应用湿毛巾掩住口鼻,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③当突水量小时,利用现场排水设备积极排水,尽可能增加排水设备和管路,加大排水能力,缩短抢排时间。当突水规模大,不能控制时,现场负责人应迅速组织职工有序撤离灾区。④如出路已被水隔断,要迅速寻找位置最高的地方暂时躲避,保持镇静,避免体力消耗,在明显地点设置明显标志等待营救,用现场电话及时与外界联络。如果电话不通,被困人员应不断敲打管路或钢轨,发出呼救信号。⑤当有人溺水时,救护者应尽快把水控出来,窒息的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①发生火灾时,发现人员应设法弄清火源,根据火灾性质用相应灭火器材直接扑灭火灾或挖除火源。②如果火情严重不能马上扑灭,现场负责人应迅速带领受威胁的人员正确配带自救器,撤离危险区,并将情况立即报告矿调度室。③同时注意风流方向的变化,尽快进入新鲜风流中。④切断通往灾区的电源。⑤无法撤离时,应进入就近的临时避难硐室,按操作规程启用避难硐室,等待救援。
避灾路线:由各单位根据具体作业地点进行填写。
避水、火灾路线:东***库→东大巷→副井,西***库→西大巷→副井
煤矿测尘工(岗位或地点)现场应急处置卡(样本)
一、可能发生的事故:顶板、水灾、火灾、***
二、事故预兆:
:顶板有异常声音,出现裂缝条数增加、加宽、掉渣、“矸雨”或者下沉量增大、速度加快;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速度加快、下缩量增大、超前支护内单体液压支柱被压折压弯或整体向一方倾斜推倒;掘进工作面棚子及前探梁被压弯压劈及支护遭到破坏等现象;巷道围岩发生急剧位移,造成煤岩体破断和裂缝扩展;煤岩体破坏抛出以及支护遭到破坏。
: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
:附近巷道煤、岩、空气和水温升高,湿度加大,出现雾气,有煤油、汽油味或焦油味,CO、CO2浓度升高,O2浓度降低,人体有不舒适感,如头痛、闷热、四肢无力等现象。
4.***、煤尘:***超限,监测系统报警;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生,有时还发出咝咝的空气流动声。
三、应急处置程序:事故发现人→事故波及区域停产撤人→汇报调度室、单位值班人→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自救互救脱离险境
汇报电话:调度室:“6”急呼键、2896、2300;安监处:2471;单位值班:2463。
四、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①出现冒顶预兆时,应迅速撤离,如无法撤退时,应迅速构筑临时避难场所或选择较安全地点进行躲避。②抢险作业应先加固冒顶区边缘的支护,再对冒顶区进行处理,严禁空顶作业。③发生冒顶埋人事故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