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2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 / 14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据权威机构调查,在某省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当中,有近50%的未成年犯存在网络依赖,有60%的未成年犯受到过网络、手机等不良信息的影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②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
③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问题,我们要远离网络
④我们上网要遵守到的,更要遵守法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许多阶段,其中青春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期,许多人称其为“人生的花季”。这是因为( )
①进入青春期就宣告着我们真正长大成人了
②青春期是少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
③随着生理的发育,我们的心理也发生变化
④青春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人”字一撇一捺,谓之相互支撑、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否则就会站立不稳,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和发展。这告诉我们( )
①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关爱
②我们需要相互关爱,传递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③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④社会是复杂的,我们关爱他人需要讲究策略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现在人们最爱说的一个字就是“累”,不仅累身更累心。生活压力让很多人越来越情绪化,有些情绪连自己都没意识到,但身体却早早地发出了
2 / 14
“报警信号”。当人情绪变化时,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比如恐怖会让人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而情绪低落或过度紧张时,人会越来越讨厌自己的长相、性格……这说明( )
A.要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 B.情绪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C.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 D.要完全消除负面的情绪
5、马云在回忆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说:“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这告诉我们( )
A.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享乐,不要留下遗憾
B.青春是矛盾的,要促进生理和心理相协调
C.青春是喜悦的,不因烦恼而感到悲观失望
D.青春是短暂的,要珍惜青春,创造美好人生
6、下列对自己的认识属于社会方面的有( )
A.我是七年级(3)班对班级工作充满激情的班长
B.我是一个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足球活动的人
C.我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小伙子
D.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7、下列与异性同学的相处之道,你不赞同的是( )
A.说话要留有余地,有所顾忌 B.避免与异性朋友出入不良场所
C.拒绝非理要求,控制青春期的冲动 D.随意干扰对方的生活和学习
8、2018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不少同学选择了以旅游、娱乐等方式过“十一”,而某中学七年级(4)班的同学则参与到了义工活动中去。他们来到了地铁站、博物馆、图书馆……中学生参与义工活动( )
①有利于领略生活的意义 ②有利于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③有利于传递美好的情感 ④不利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16年4月20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举行“飞扬的青春”之卓越艺术家讲坛,讲坛由国家级艺术家同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以他们自身的人生历程激励学生努力,让他们青春有格。青春有格,要求我们做到( )
3 / 14
①遵守基本规则,不逾越基本界限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③与人为善,专做大事
④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高铁列车上,韩某因为烟瘾难忍,竟跑到列车的厕所里抽烟,致使烟雾报警器报警。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韩某被处以500元行政罚款。这告诉我们( )
A.吸烟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B.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D.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1、50多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默默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 )
承担责任就是要放弃个人的一切权利
B.不应该承担那些没有任何回报的责任
C.人尽其责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丽社会
D.逃避责任的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制裁
12、“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应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这首诗告诉我们( )
A.个人只有长大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B.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
C.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只有一种社会角色
D.人的一生扮演着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许多不同责任
13、小明竞选班长时,就如何带领全班同学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发表了演讲。以下是他的演讲提纲中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恰当的是( )
A.我将与全班同学共同制定出我们班的奋斗目标
B.每个人都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
4 / 14
C.我们班的事务我都会一肩挑,一切由我说了算
D.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
14、“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表达的理念是( )
①崇尚自由 ②崇尚法治 ③权利重于义务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如果社会是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这句话告诉我们( )
A.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B.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
C.要自觉学法、守法,成为执法者 D.法律仅是用来打击犯罪的
16、伴随着生长发育,我们的心理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出现矛盾和困惑。导致我们出现矛盾心理的变化有( )
①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②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③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④说话声音发生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要珍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这告诉我们( )
A.青春是美好的,应及时享乐,放纵自己
B.青春是短暂的,应为所欲为,享受人生
C.青春是宝贵的,要充实大脑,提高自己
D.青春是激昂的,要我行我素,张扬个性
18、《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包含了“批判质疑”素养。批判性思维被纳入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因为批判性思维( )
①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
②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③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④既要有质疑的勇气,也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 14
19、刘明在某手机专卖店买了一部新手机,用了不到一周就出了故障。他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但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于是刘明将该手机专卖店告上法庭。刘明的维权手段依次是( )
A.行政诉讼、民事诉讼 B.非诉讼手段、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D.非诉讼手段、行政诉讼
20、伴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拆”“暴力执法”等字眼在近几年的新闻和网络媒体大幅减少,而由此引起的流血、交通堵塞等群体性冲突事件也销声匿迹。对此你想对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说的是( )
①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②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受刑罚处罚
④依法规范权力运行,维护群众正当合法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近年来,宝典、高参、秘笈等考场速查资料在一些初中开卷考试中受到部分学生追捧。这些价格不菲的资料号称“考题全中”“有我在手,考试必胜”,实则内容庞杂,粗制滥造,急功近利,误人子弟。部分学生听信宣传,抱着侥幸、投机心理,考试时,妄想按图索骥,照抄答案,结果耗时费力,事与愿违。这告诉我们( )
A.速查资料就是好,试题答案全找到 B.学会学习最重要,增强实力是正道
C.开卷考试就让抄,使用速查效率高 D.考场速查很流行,略有瑕疵当宽容
22、教室,没人督促不扫;黑板,老师不来不擦;垃圾,班委不叫不倒;一些勤快的学生往往被冷嘲热讽为“假积极”“爱出风头”。这些现象表明( )
A.学生只要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就是好学生
B.生活中一些小事不会对集体产生不良影响
C.某些学生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没有承担起关爱集体的责任
D.勤快的同学为班级出力,就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
23、我国实施50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因违反宪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废止。随后,国家将启动相关法律程序。这表明( )
6 / 14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③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享有最高立法权
④普通法律是宪法的立法基础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24、。这一画面恰巧被记者拍摄并准备报道。以下选项最适合作为报道主题的是( )
A.与人为善  平等待人 B.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C.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D.立足本职 爱岗敬业
25、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一个故事、-段话语,看似平凡简单,却能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激情与梦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③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
④有了榜样的力量,我们国家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为了营造更好的集体氛围,某班举行了“我和我的班集体”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问题。
班会上,同学们围绕“争创‘英雄的团队’还是争做‘团队的英雄’”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1)“英雄的团队”“团队的英雄”二者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
(2)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
(3)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同学们应该怎么做?
.
7 / 14
2、某校对七年级新生适应新环境的情况调查显示,%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过大,%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明确,24%的学生情绪不稳定。有的同学因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手足无措,有的同学因成绩不佳而丧失信心。
请回答:
该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
升入初中后,你有哪些新的感受、想法和不适应的地方,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
谈谈你是怎样适应新的初中生活的。
.
3、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意在引导父母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孩子的好榜样。遨请了 “童话大王”郑渊洁、“摇滚爸爸”秦勇与儿子大珍珠以及来自震后灾区藏族武艺班的孩子们作为主讲嘉宾展示家风的力量:
(1)家风代代传: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你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什么?.
.
(2)百善孝为先: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
(3)家和万事兴:为了缓和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你能做些什么?.
.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3分,共26分)
1、阅读下列材料,运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某校七(1)班全体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一场以“在集体中成长”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同学们就自己对集体的看法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请你参与班会讨论并发表评论。
甲说:“我们班级设有‘图书角’,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书带来与大家分享。”
8 / 14
乙说:“我生病了,在家休息。同学打来电话问候,并为我辅导当天的功课。”
丙说:“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我们共同行动!”
(1)甲的话说明了美好集体的作用是什么?
.
(2)乙的话说明了美好集体的什么特点?美好集体还有哪些特点?
.
(3)丙的话启示我们,每个人在共建美好集体中如何尽责?
.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个女生跟同学聊天说,我们以前学习英语都挺轻松的,现在上课也没交头接耳,也没有走神,挺认真地听讲,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经常感到身体疲倦。
材料二明天要讲新课,难度比较大,历史老师决定晚上不布置书面作业,让学生自己回家搞好预习。第二天上课,历史老师发现学生对新课还是很陌生,讲起课来特别不顺,老师奇怪地问:“你们昨晚干吗了?”学生理直气壮地回答:昨天你没留作业,我们写完别的科目就睡觉了。”
材料三欣赏漫画《千万不能吓着他》。
(阅读感悟)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你发现和小学相比,初中的学习有哪些新的特点?
(漫画解读)
(2)为了不像材料三漫画中的同学一样陷入书山题海,请你为自己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9 / 14
(学会学习)
(3)为了帮助同学们尽快把握学习新节奏,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为同学们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提几条建议。
.
10 / 1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A
2、A
3、B
4、A
5、D
6、A
7、D
8、A
9、C
10、D
11、C
12、D
13、C
14、D
15、A
16、A
17、C
18、B
19、B
20、B
21、B
22、C
23、A
24、A
2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