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实用类文本试题汇总.docx

格式:docx   大小:2,920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用类文本试题汇总.docx

上传人:hezifeixiang 2025/4/2 文件大小:2.8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用类文本试题汇总.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实用类文本试题汇总 】是由【hezifeixia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实用类文本试题汇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3温州)三、学校举行“探索”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24分)
你可借助后面的资料夹,完成任务!
【认识探索者】
9. 小组发现,很多“心”字旁的汉字可概括探索者的优秀品质。根据积累,完成思维导图。(3分)
10. 借助“课外资料”,完成“探索者”系列卡片制作。(5分)
(1)补全“考古人员”卡片标题。(1分)
(2)撰写“探月科技工作者”卡片介绍语。(4分)
【学习探索力】
11. 小组探究各学科“探索活动”的共性。请借助“课内资料”,完成表格。(5分)
活动名称
本学科知识
关联学科
能力(方法)
成果
倡导低碳生活
应用文写作知识等
科学等
◇查阅资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宣传稿
收集生物样品,尝试生物分类
生物分类知识等
语文等
(3)_______________
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1)________等
语文等
考察报告
各学科“探索”的共性:(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向名著学“探索”。从下面名著中选择一本,结合具体内容,总结作者的探索方法。(5分)
A. 《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
B. 《昆虫记》(法布尔)
C. 《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森)
【做个探索者】
13. 小组开展探索活动。从下面方案中选择其一,借助“资料夹”,根据要求,补写相关内容。(6分)
要求:实施过程分步骤,有方法,可操作性强;成果明确。
(甲)                  (乙)
资料夹
◎课内资料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1. 围绕专题,了解相关知识。可以从一些权威网站搜集最新的可靠数据,也可以从地理课本、百科全书中找相应的介绍,还可以访问权威人士,咨询相关学科老师。
2. 实地考察,获取直接资料。走出校园,用笔记录,用相机拍摄。比如村边小河清水不再,泡沫四溢,实地考察一下,记下你的感受;拍摄一张雾霾锁城、行人戴口罩出行的照片,会发现保护环境是多么迫切。
3. 撰写宣传文稿。 (选自八年级下册《语文》)
研究性学习课题:
收集生物样品,尝试生物分类
1. 通过查阅图书资料或利用网络搜索,了解物种的多样性。
2. 选择8~10种生物进行观察,认识不同生物之间的独特性,尝试用外形、颜色、大小、生活环境或其他因素,设计二歧式检索表对收集到的不同生物进行分类。
3. 实地调查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如校园、农田、树林等),通过调查、分析,列出造成生物种类和数量差异的各种环境因素。
4. 写出调查报告,讨论物种多样性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选自七年级上册《科学》)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活动目的
了解家乡与近代中国有关的建筑物、纪念馆等历史遗迹,感受近代中国历史。
活动步骤
1. 活动准备……
2. 活动实施
①实地考察、参观,拍摄图片资料,记录相关人员的讲解、介绍。②到图书馆、档案馆查找相关资料,作为实地考察资料的补充。③走访与之相关的老人或名人的后代,了解相关的逸闻趣事,使历史建筑鲜活、生动起来。
3. 成果汇报
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将考察访问的内容撰写成一篇考察报告,重点在于对背景和影响的分析。
(选自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课外资料
实证千年商港 再现“海丝”繁华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以码头、航道、航标等要素齐备的遗迹,实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和存续,填补了相关研究的一大空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国际意义。遗址出土了大批瓷器、漆器、金属器及其残片,仅瓷器残片就有10吨左右,可以修复的文物超过3000件。
“根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龙泉青瓷是中国外销瓷器的‘主力军’。龙泉和温州间有瓯江水路相通,龙泉青瓷从温州出口最为便捷。”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副会长、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沈岳明说。
从遗迹到遗物,古港遗址提供了“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进入鼎盛的充分证据。“通常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分为生产、运输和市场这三个环节。在这个遗址里,与三环节相关的窑业以及城市、码头、航船、航线和航标塔,所有的要素都非常齐全。”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说。
(选自“新华全媒头条”,有改动)
中国“嫦娥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示意图
(选自“人民日报”公众号,有改动)
【参考答案】
9.(1)恒 (2)示例:志 以探寻民族解放的革命道路为己任,如红军。
10.(1)示例:一丝不苟的解密者
(2)示例:人类怎样才能登上月球?月球基地如何建立?将来人类能在月球上居住吗?面对茫茫宇宙,探月工作者从未停止探寻,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探月目标,渐渐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他们的探索,定会实现中国人更深远的登月之梦。
11.(1)示例:中国近代史知识 (2)示例:实地考察
(3)调查报告 (4)示例:各学科“探索”都要运用本学科的知识,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形成成果。
:斯诺深入革命根据地,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的学习成长经历,从而理解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他走到根据地老百姓当中,了解红军生活、社会制度、教育情况等。斯诺通过采访、实地调查等有效方法完成了自己对苏区和红军之谜的探索,并以纪实作品的形式向全世界作出自己的解答。
示例2:法布尔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大头黑布甲连续装死时每次的时长不一,如果实验连续进行,它装死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法布尔根据它装死的情况做出假设,并继续观察,最终得出它只要意识到周边有人就始终保持不动的结论,从而了解这种昆虫谨慎而狡猾的性情。法布尔通过实验法进行探索,一步步逼近昆虫世界的真相。
:甲。首先,查找资料、询问历史老师,了解宋元时期古港经贸往来情况和龙泉青瓷的制造规模,记录相关信息。第二,查找资料,了解龙泉与温州的地理位置,作为实地考察的准备资料。第三,到古港遗址实地考察了解古港当时的盛景,并采访考古学家,进一步了解龙泉青瓷从温州出口到哪些地方或录。最后,综合资料,撰写龙泉青瓷在温州古港遗址大量出土的调查报告。
示例2:乙。查询资料、询问科学老师,了解“嫦娥工程”的整体规划、“绕、落、回”三阶段中关键技术,如软着陆和无人采样返回等,记录相关信息;查找相关新闻,了解“嫦娥工程”未来探月蓝图,如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并做好记录;有条件可采访航天工作人员,记录“嫦娥工程”背后科技工作者的感人故事,获取生动的素材;整理材料,撰写“嫦娥工程”的探月历程和成果的报告。
(2023杭州)三、班级开展“钱江潮涌”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任务。(35分)
【了解大潮成因】

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钱江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如图),外口宽度达100千米;溯江而上,河道越来越窄,在海宁附近河道急剧收缩,宽度已不足3千米。涨潮时大量海水涌入狭窄的河道,水体涌积,后浪与前浪层层相叠,水位暴涨。
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海水上涨势头更猛烈,往往能形成形如立墙、势若冲天的大潮。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又逢东南风盛行,江水东流与大潮西进相遇,风助潮涌,潮借风威,于是就发生了“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
(选自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第一册)
阅读甲、乙两则材料,填空。(2分)
钱塘江形成大潮涌,与引潮力、 ① 、 ② 等因素有关。
(2分)地形 水量 风向(2分。写出两个即可)
【解析】根据材料甲中的“钱塘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可知,钱塘江形成大潮除了与“引潮力”因素相关外,还与“地形”有关。根据材料乙第二段可知,“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每年中秋节前后”形成大潮,是因为这两个时间段海水都上涨,水量丰富,而“中秋节前后”又因盛行东南风,而形成钱塘江大潮。据此可推断钱塘江形成大潮还与水量和风向相关。
一位国际友人希望观赏钱塘江大潮,向你咨询。根据两则材料,你推荐的最佳观赏时间段和地点是
(2分)(  )
A.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镇海一带
B.中秋节前后,金山一带
C.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海宁一带
D.农历初一前后,慈溪一带
(2分)C 
【解析】根据材料乙的第二段可知,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最佳时间是在中秋节前后,这个时间能够形成钱塘江大潮,据此排除D项。根据材料甲可知,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镇海、金山均海岸线平缓且在杭州湾喇叭口地形的开口处,不是最佳观赏地点。海宁恰好位于喇叭口地形的收缩处,为最佳观赏地点。
12. 材料乙画横线语段体现了教科书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请结合词句分析。(4分)
(4分)示例:“外宽内窄”“口大肚小”等四字短语,准确描述地形特点,言简意赅。“急剧”表明河道变化之大,在短距离内大幅度收窄;“暴”写出潮水上涨的迅猛:用词简明准确。 “100千米”“不足3千米”, 列举数字,准确地说明杭州湾的宽度。(4分。写出两个即可)
【解析】题干“简明准确”点明了语言特点,据此从句式、用词、说明方法等角度来分析。“外宽内窄,口大肚小”用语凝练,准确对杭州湾至钱塘江口的整体形貌进行描绘;“急剧”“暴”这类修饰性词语,准确点明了河道变化之大,在海宁附近的河道大幅度收窄和潮水上涨迅猛的特征;文章列举“100千米”“不足3千米”的具体数字,准确客观地说明了杭州湾至钱塘江口河道的宽度。
【学习抗潮历史】

绍兴末,以石岸倾毁,诏有司修治。乾道九年,复修筑庙子湾一带石岩。自是屡命有司修葺。淳熙元年,江堤再决。嘉熙二年复决。守臣赵与权乃于近江处所,先筑土塘,于内更筑石塘,水复其故。嘉定十年,江潮大溢,复修治之。
(选自《读史方舆纪要》)

钱塘江海塘修建概况
时间
修建举要
唐开元元年
《新唐书·地理志》:“杭州余杭郡,……盐官有捍海塘堤,长124里,开元元年重筑。”
五代梁开平四年
钱武肃王(钱镠)发明竹笼填石筑塘和混桩固塘之法。《十国春秋》:“以大竹破之为笼,长数十丈,中实以巨石……”
宋大中祥符七年至景祐三年
沿用钱氏旧法修建,或以薪土相间压叠成塘。
元泰定四年
在竹笼石塘基础上创筑了石囤木柜塘。
明成化十三年
改建海盐县石塘,称“杨公塘”,后于弘治元年、弘治十二年两次改筑,发展成为高质量“样塘”
明万历四年
筑海盐县五纵五横大石塘4余里,称“鱼鳞大石塘”,后又续建7里。
清代
在浙江修旧和新建土、石海塘1545里,其中浙西沿海114次,浙东69次,浙西修建石塘368里。
杭州段沿江两岸筑围堤347公里,围海涂64亩。以围代坝、治江围涂,是治理钱塘江潮的一项创举。
1997年至今
杭州市实施历史上规模最带的钱塘江标准海塘建设,建成高标准海塘数百公里。如今,涌潮凶险的钱塘江下游两岸,崭新坚固的大堤巍然屹立,为美丽的杭城增添了一道“水上长城”。
(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阅读材料丙,指出加点的词语突出了钱塘江水患的哪些特点。(2分)
(2分)严重 频繁
【解析】“倾毁”意思是“倒塌,亏缺”,“再决”是第二次决堤,“复决”是又决堤,“大溢”是大肆泛滥,据此可将水患的特点总结为:严重、频繁。
如果要制作反映钱江两岸人民抗潮历史的展板,你会用哪两个短语作主标题以体现抗潮精神?请结合丙、丁两则材料说明理由。(4分)
(4分)示例:选用“不屈不挠”“勇于创新”。 钱塘江水患频发,潮水经常冲毁堤坝,钱江两岸人民没有屈服,一次又一次修筑海塘,体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钱江两岸人民不断实践,勇于创新,创造了修建海塘、防御水患的多种方法,如以围代坝、治江围涂。
【解析】根据丙文“再决”“复决”可知水患具有发生频率高的特点,而人们面对屡决不止的水患,选择“屡命有司修葺”“更筑石塘”,可见人们在水患的治理过程中体现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此同时,劳动人民治理水患的举措也在不断改进,“钱武肃王(钱镠)发明竹笼填石筑塘和滉柱固塘之法”“在竹笼石塘基础上创筑了石囤木柜塘”等都显示了人们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于是才有了今天的“水上长城”。
(2023嘉兴、舟山) 二、文化传承
班级开展“文化传千古,非遗焕新彩”探究活动。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任务。(12分)
独家采访: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加入非遗名录?
让我们来采访一位名录上的“老前辈”,听听它的看法。
受访者“讲述”:加入名录,非遗会有什么不同?
我们的受访者还“讲述”了它加入名录前后的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选自2022年5月《课堂内外(初中版周刊)》有删改)
焕发新彩:打开非遗,有哪几种方式
保护非遗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从非遗名录里走出来,在人们的奇思妙想下,焕发新的活力。
打开非遗 浙江实践
方式
实例
意义
非遗+研学
桐乡姑嫂饼制作
  姑嫂饼与研学结合,使研学不止是旅行体验,更能让人亲身参与它的制作,真切感知到它背后的人文底蕴和教育意义,从而乐意学习姑嫂饼的制作技艺,让它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非遗+演艺
“印象西湖”实景演出
  独特的舞蹈、音乐、服饰、节庆、习俗等方面的非遗元素,借由“印象西湖”进行实景演出,来充分展现这些非遗的文化精髓,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而提升我们高雅的审美情趣,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文创
(民宿、节庆、博物馆……)
……
……
(选自2022-06-28 诗画浙江文旅资讯 有删改)
“文化传千古,非遗焕新彩”活动任务单
任务一 学会采访提问
5. 根据受访者“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回答,补写出第一个采访问题。(2分)
任务二 设计打开方式
6. 舟山也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借助材料,结合生活经验,为“舟山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设计一种合适的“打开方式”,简要阐述做法及意义。(3分)
【链接资料】舟山渔用绳索结是渔民在长期渔船作业、网具制作及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的绳结。舟山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传承于海岛民间,是海岛特有的手工技能,是先辈传给我们的宝贵的非遗文化。
任务三 理解活动目的
7. 你认为班委组织这次探究活动,最想达成的目的是什么?(2分)(  )
A. 鼓励同学们参加研学活动,体验非遗魅力
B. 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变化
C. 使同学意识到要保护非遗,让它焕发新彩
D. 宣传保护非遗的重要意义
任务四 思考非遗未来
8. 班级就“如何阻止非遗的消亡或失传并让它焕发新彩”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请你综合思考,参与讨论,就这一话题发表看法。(5分)
5. (2分)很多人觉得非遗已经脱离了现实生活,没必要花力气去保护和拯救。对此,您怎么看呢?
【解析】根据受访者档案及受访者的回答“我不认同”可知,采访的问题应该是询问某种观点,再结合后文“我诞生于古代”“都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实践与创造的结晶”“如果任由我们消失”等内容可知,可以围绕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为代表的非遗对现代社会意义不大,没必要继续继承和发展等方面进行提问。提问与回答的内容契合即可。
6. (3分)示例1:舟山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的打开方式可以是“非遗+文创”。可以将渔用绳索结制作成杯垫、钥匙扣挂件等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供人们家常使用。这种打开方式,可以让凝结了祖辈渔民经验和智慧的绳索结来装点人们的日常生活,让更多的人认识绳索结,感受它的魅力,愿意学习它的技艺,从而使它得到传承,焕发出新的活力。
示例2:舟山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的打开方式是“非遗+演艺”。通过“印象普陀”演出,展示有关绳索结编织的故事、技艺等,让人们在生动的故事及直观的表演中,了解渔绳结的由来及编织方法,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把渔歌号子、渔用绳索结等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解析】阅读题干,可定位至材料“焕发新彩:打开非遗,有哪几种方式”这一部分的内容,其中提到“非遗+研学”“非遗+演艺”等方式并列举了实例及阐述了具体意义。题干要求为“舟山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设计一种合适的打开方式,需结合链接材料中舟山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的特点,选择“非遗+文创”或其他有价值的形式,从这一方式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如让这一非遗技艺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通过具体的物件或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这一传统技艺加深了解,使其得以传承并焕发新活力等方面入手分析。
7. (2分)C 
【解析】根据材料“独家采访: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加入非遗名录?”中采访者的加答“是古人在与水的共生中探索出的发明创造”“人们对我们的关注和需求越来越少”“为了获得更多的重视和保护”,材料“受访者‘讲述’:加入名录,非遗会有什么不同”中受访者加入名录前后的情况变化以及材料“焕发新彩:打开非遗,有哪几种方式”中“让它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可知,班委组织本次探究活动,主要是想让同学们深入了解非遗的重要性,积极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让它焕发新彩。故选C项。
8. (5分)示例:要阻止非遗的消亡或失传,非遗传承人要积极申请,早日加入非遗名录,以得到重视与保护;政府部门要积极支持,主动作为,出台各种保护方案与措施;加强非遗文化的宣传,将非遗文化融入中小学校本课程,让更多的人学习传承;同时,非遗传承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发、创新非遗的打开方式,如将非遗和研学、民宿、文创、节庆、博物馆等融合,让非遗走进人们的生活,让各个层面的人们积极参与、体验非遗,享受非遗带来的生活之美,这样非遗才能焕发新彩,不断传承下去。
(2023浙江金华)◎坐与健康
材料一:坐对有方法
“把背挺直”好像是坐姿的最简单也最正确的口令。一听到“坐好”,你的第一反应是啥?是不是不自主地就开始往凳子前端挪了挪,然后把背挺起来。这只是看起来背挺直了,其实还是“坐”错了。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坐呢?
科学上认定的“好坐姿”不只是“背挺直”。科学上认为的好,是身体各个关节、各个部位受力都相对平均,可以避免某些部位承担过大的重量,也就是最省力的姿势——专业上把这叫做“中立位”。
一般来说,只要是抬头挺胸收腹的姿势就可以让脊柱处于中立位,但很多人只记得把背挺直,却忘记了收腹的动作。对于久坐一族来说,微微后倾才是对腰椎压力更小的坐姿。
我们可以借力椅背让你的腰“立”起来。第一步,我们优先来调整你的腰,尽可能地靠着椅背。另外,记得给膝盖后方与坐椅面留一个拳头大小的距离,保证你的大腿能平行于地面。第二步,调整座椅高度。大部分人的桌子高度是不可调整的,所以调整座椅高度是为了让你的小臂在有支撑、自然放松、不耸肩的写字状态下,呈100~110度最省力的角度。
基本上做好这两步调整,你的坐姿已经轻松了一大半!当然,也别忘了,没有任何一个姿势适合长久保持,每过1小时记得起来动一动才好。
(来源:央视网)
材料二:坐错危害大
长时间挺直背坐会使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还可能会引起颈椎病。驼背的坐姿会造成圆肩、近视眼,还会让你的臀部压力增加,造成臀部的血液循环、淋巴结不畅,导致臀部水肿和松弛。
(来源:央视网)
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近视后,危害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国家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工作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刘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估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率为1%~3%,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
浙江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专家张主任说:“在青少年这个群体中,最常见的还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造成的原因有多方面,有先天遗传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不良坐姿、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运动等。”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3. 【辨析】右图是某校的学生写字坐姿示意图,图中文字说明与材料一中的表述有一处矛盾,请指出,并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明矛盾的原因。(4分)
3. (4分)矛盾处:材料一中提到坐要“尽可能地靠着椅背”,而示意图要求“背部不要靠在椅背上”。
矛盾原因分析示例一:不同情境下坐姿也会有所区别,材料一说的是一般的坐姿,而图中是指学生写字时的坐姿。背部不靠在椅背,有利于提高专注度,保持眼睛与书本的合适距离。
示例二:材料一来自央视网,引导大家科学地坐;示意图挂在学校,指导学生的写字坐姿。刚入学的时候,学会正确写字坐姿很重要,它有利于我们写好字,呈现良好的学习状态。
【解析】阅读材料并观察图片内容,将图中的5处要求与材料一中的文字一一对照,可发现示意图上的“背部不要靠在椅背上”与材料一中提到的坐要“尽可能地靠着椅背”不符。可从消息的来源、宣传的受众及目的等来分析矛盾的原因。材料一来自央视网,意在引导大家学会科学地坐;将示意图挂在学校,其目的是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写字坐姿。分析原因时,要读懂材料与示意图中对“坐”的要求与要求的具体对象。若从对象入手进行具体分析,材料一中是对一般人的坐姿的要求,而示意图是针对学生写字时的坐姿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坐姿,进而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注意语言表达要通顺、简洁。
4.【劝说】小语同学经常驼着背坐,请你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对他进行劝说。(5分)
要求:条理清楚,语言得体,100字左右。
4. (5分)第一层:仅筛选出信息,且信息不够全面。
示例一:特发性脊柱侧凸在青少年中较常见。长时间挺直背坐会使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还可能会引起颈椎病。
第二层:筛选出较为准确的信息,能考虑劝说情境。
示例二:小语,特发性脊柱侧凸在青少年中较常见。不良坐姿会导致特发性脊柱侧弯,它有可能导致颈椎病、圆肩、近视眼,长时间挺直背坐会使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
第三层:能筛选并准确运用信息,劝说口吻适宜,有较好劝说效果。
示例三:小语,驼着背坐可不好。这有可能造成圆肩、近视眼,还会造成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影响体型和身材。我们要挺起背坐,当然也不能长时间就这个姿势,否则又容易引起颈椎病,甚至脊柱侧凸,到时候你就麻烦了。我们要好好坐,坐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