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重难题 教材基础实验 】是由【hezifeixia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重难题 教材基础实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重难点 02 教材基础实验
内容概览
1.(23-24 九年级上·山东日照·期末)教材中的两个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 1 集气瓶中的水和图 2 烧杯中的水的作用相同
B.其他条件不变时,图 1 和图 2 中的红磷都可以用木炭替代
C.图 1 实验中红磷量不足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图 2 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2.(23-24 九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多处用到水和单质磷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图 1 集气瓶中的水和图 2 烧杯内的水都有提供热量的作用
B.图 1 中的红磷和图 2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时都产生大量白雾
C.图 1 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未夹紧会导致测得氧气含量偏低
D.图 2 能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3.(23-24 九年级上·广西南宁·期末)图 I 是教材某一探究实验,图Ⅱ为改进实验,有如下说法: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①图Ⅱ实验用到了对比的方法
②图 I 和图Ⅱ实验都能探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③图Ⅱ比图 I 实验更环保
④图Ⅱ实验气球的作用是收集氨气
⑤加热后氨分子的质量变大
⑥图Ⅱ装置 D 中烧杯里的热水换成冰水也能达到②中所述实验目的
下列组合全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4.(23-24 九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将教材实验改进后的装置如图,(部
分夹持装置已略)实验前弹簧夹已夹紧,实验时引燃红磷后便熄灭酒精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点燃
A.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4P+5O2 2P2O5
B.红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
C.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
D.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
5.(23-24 九年级上·云南昭通·期末)提高实验的综合性是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的一个方向。对以下两个改
进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装置静置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约占瓶内体积的 1/5
B.通过甲装置内左右两侧滤纸上物质颜色的对比,不能验证铁锈蚀与水有关
C.乙中先给锥形瓶内滴入稀盐酸,气球膨胀,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乙中后滴入浓氢氧化钠溶液,气球变瘪,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6.(23-24 九年级上·陕西宝鸡·期末)教材中的两个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 1 集气瓶中的水和图 2 烧杯中的水的作用相同
B.其他条件不变时,图 1 和图 2 中的红磷都可以用木炭替代
C.图 1 实验中红磷过量会导致最终测量结果偏大
D.图 2 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7.(23-24 九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 U 形管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不同创新,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D.红墨水变无色
A.湿润的石蕊滤纸条由 B.澄清石灰水变浑
C.实验室制取 O2并控制反 因为红墨水与活
紫变红,因为分子在不断 浊,证明蜡烛中含有碳
应的发生与停止 性炭发生化学反
运动 单质
应
8.(23-24 九年级上·四川凉山·期末)在家学习期间,小芳利用生活用品对教材中的课外实验进行探究,下
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利用过滤柱净化井水 B.验证铅笔芯有导电性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C.探究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D.验证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9.(23-24 九年级上·河南安阳·期末)如图所示是教材中的两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甲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其纯度
B.实验乙 a、b 两管上方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1
C.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10.(23-24 济南市上·江苏连云港·期末)下列关于教材中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实验中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乙实验中 A 烧杯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丙实验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有提供热量使白磷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D.丁实验可证明金属的活泼性由大到小依次是:Mg>Zn>Fe>Cu
11.(23-24 九年级上·黑龙江大兴安岭地·期末)下图所示为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有关这些实验的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①中,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B.实验②中,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漏气
C.实验③中,观察到的现象之一是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D.实验④中,酒精灯火焰加金属网罩的目的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12.(23-24 九年级上·山东枣庄·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 1 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B.图 2 电解水实验,试管 2 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C.图 2 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原因是增强水的导电性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D.图 3 海水淡化,其淡化原理类似教材中的蒸馏净化水的操作
13.(3-24 九年级上·湖北襄阳·期末)教材中的两个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 1 集气瓶中的水和图 2 烧杯中的水的作用相同
B.其他条件不变时,图 1 和图 2 中的红磷都可以用木炭替代
C.图 1 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最终测量结果偏大
D.图 2 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14.(23-24 九年级上·湖北孝感·期末)如图均为教材中的实验或实验改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A.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B.过程中小气球体积会一直胀大,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体膨胀
C.右边烧杯中的水先变红,该实验目的是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15.(23-24 九年级上·重庆巴南·期末)下图是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几个常见实验,请回忆你曾经做过试
验的现象和要求并回答问题。
(1)实验 1 中试管内液体过多,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2)实验 2 中最先炭化的是 (填字母)点。
(3)实验 3 中,该操作中还缺少的仪器是 。
(4)通过实验 4 可得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和 ,已知白磷的化学式为 P4,写出燃烧的化学方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程式为 。
16.(23-24 九年级上·河北唐山·期末)图甲是有关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装置。
(1)此探究实验的目的是 ,现象是 。
(2)为保证实验成功,“改进装置”中酒精灯的位置是 。装置中气球起的作用是 。
(3)若操作完全正确,但是玻璃管中乒乓球片未完全燃烧,其可能的原因是 。
(4)和图乙所示的教材实验相比,该“改进装置”的优点是 。
17.(23-24 九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根据以下与氧气有关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1 的目的是 。
(2)实验 2 中观察到集气瓶中液面上升至刻度 1 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该实验与教材实验相比,
优点是 。
(3)白磷的着火点为 40℃。实验 3 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4)氧气具有助燃性,木条和红磷在空气中也能燃烧。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空气也能支持燃烧的原因
是 。
18.(23-24 九年级上·广东河源·期末)【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X 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
(3)装置 B 和 C 都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装置 B 相比,装置 C 的优点是 。若用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装置 C 作发生装置,关闭弹簧夹,反应停止后,液面应位于 (填“1”、“2”或“3”)处。
(4)若用装置 D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m”或“n”)端进入。
(5)小红同学用装置 E 收集了一瓶氧气,测得氧气质量分数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集气瓶中没有注满水 ,立刻收集
,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6)以下是化学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实验一、二、三中都要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实验一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由此
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 ;在“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中,可以把水换成细沙的
实验是 。
19.(23-24 九年级上·江苏常州·期末)兴趣小组同学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按照教材进行红磷燃烧法(如图),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经测定氧气残留为 %,
理论上进入集气瓶的水量 瓶内气体总体积的 2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按照图用木条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利用火柴点燃木条,并将橡胶塞迅速插入集气瓶口,观察
氧气数据曲线变化如下图。点燃木条后,氧气含量曲线上有小幅度上升,原因是:木条燃烧使瓶内空气膨
胀、压强升高,导致短时间内透过氧气传感器敏感器件的氧气分子 (选填“减少”或“增加”)。
(3)按照下图用蜡烛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点火枪点燃钟罩内的蜡烛,观察氧气数据曲线变化如
图。由图可知,蜡烛燃烧对氧气含量的要求 木条燃烧(选填“低于”或“高于”)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4)按照图 1 用“暖宝宝”内芯材料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观察到氧气数据曲线变化如图 2。“暖宝宝”内芯
中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氯化钠、木炭粉、水等,接触空气之后,立即发生氧化反应,其主要产物为 (填
化学式),从图 2 中温度曲线 a 可知该反应 。综合以上实验可知以下物质的氧气消耗率最高的
是 。
A.红磷 B.木炭 C.蜡烛 D.“暖宝宝”内芯材料
(5)将图 1 装置改成图 2 装置,加入适量滴有红墨水的水于 U 型管,调节左右管高度,使两管液面相平,
且左管液面距顶部橡胶塞底面距离为 20cm 后。制作装有不同比例混合均匀的铁粉和木炭粉的滤纸袋 5 个,
用相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润湿后,用订书钉将滤纸袋固定于顶部橡胶塞底部,分别测量每组反应后左管液
面上升高度至 c 厘米所需时间如右表。则 c 较合理的数值为 ,由表可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时铁粉和木炭粉的最佳质量比为 (填写最简比)。
组别 铁粉质量/g 木炭粉质量/g 液面上升所需时间/min
1 20
2 20
3 12
4 11
5 15
20.(23-24 九年级上·重庆·期末)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1)仪器乙的名称是 。
(2)下列制取气体的反应可选用装置 A 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 Cl2
B.锌粒与稀硫酸制取 H2
C.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 O2
D.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制 CH4
(3)小明同学用内部带有多孔隔板的 B 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为 ,与教材实验装置对比,B 装置的优点是 。
(4)小米用 C、D、E 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 CO2,根据 E 中的现象可判断 D 中 CO2是否集满。若 E 中出现
的现象时,则表示 D 中 CO2已集满。
1.(23-24 八年级上·山东淄博·期末)经查阅资料发现P2O5 有毒,在教材实验(如图 1)的启发下设计了如
图 2 的实验,:
(1)图 1、图 2 实验前均需检查装置的 ;
(2)图 1 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
是 ;
(3)图 2 实验中需要提供足量的 (填“铜粉”或“空气”);在实验中反复推拉注射器是为了尽
可能消耗装置中的 ;
(4)室温下,图 2 实验测定的数据如表(在气球完全干瘪的状态下测量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硬质玻璃管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反应消耗的O2的体积为 mL。
2.(23-24 九年级上·湖北黄石·期末)某教师在教学(燃烧的条件)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下图,在
铜片上罩了仪器 a,请回答:
(1)仪器 a 的名称 ;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2)实验现象是 ;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切割白磷,应在水下进行,原因是 ;
(5)对照①和②,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6)对照①和③,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3.(23-24 九年级上·辽宁鞍山·期末)化学实验是认识物质的重要途径。
【实验活动一】:结合教材粉尘爆炸实验,如右图。
请分析回答:
(1)此实验说明: 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2)此实验中小桶内“燃着蜡烛”起的作用是 。
(3)加油站、面粉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必须要有一个标示“ ”字样的图标。
【实验活动二】:化学课上,老师和同学们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右
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4)a 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 85%。(选填“>”“=”“<”)
(5)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 点 c 点。(选填“>”“=”“<”)
(6)c 点显示红磷熄灭后,氧气没有耗尽,还有剩余,说明: 。
【实验活动三】: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同学们设计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
满水(含少量 NaOH),再接通直流电源。
已知:水中加入的 NaOH 只起增强导电性作用,本身不参与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7)电解时,乙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 (填“a”“b”“c”)处。
(8)甲、乙两支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9)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 NaOH 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
验,测得产生 20mL 氢气所需时间如下图:
①电解浓度为 5%的 NaOH 溶液时,改变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 。
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4.(23-24 九年级上·内蒙古赤峰·期末)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它在化学实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
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选择药品】小光小组同学认为,选择的药品的理由是:
①易燃烧且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
②生成物不能是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