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循环经济研究综述论文
.freelbiosis)理论与产业生态(Industrial Ecology)理论。产业共生与产业生态理论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但却都是构成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因此这里将它们并列讲述。
工业共生的概念是受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共生现象启发而来的。70年代,在丹麦的卡伦堡市产生了一种现在被称为典型案例的生态工业园系统,而John Ehrenfeld和Nicholas Gertler(1997)通过对卡市企业的研究指出企业间可相互利用废物,以降低环境的负荷和废物的处理费用,建立一个共生系统,进而提出了产业共生理论。Frosch和Gallopoulos(1989)提出并发展了“工业共生”理论框架,他们认为在工业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消耗被优化,一个过程的输出会成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现在比较统一的定义是Engberg在《Industrial Symbiosis in Denmark》(1993)一书中给出的。
产业生态理论是美国通用汽车研究部的Frosch和Gallopoulos于1989年在《科学美国人》发表的《制造业战略》一文中首次提出。其核心理念是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用在工业生产体系的设计中,将工业生产过程类比成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封闭体系。这样,彼此相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中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而Braden R. Allenby(1994)更进一步指出,一个理想的工业生态系统应包括资源开采者、处理者(制造商)、消费者和废料处理者。由于集约再循环,各个系统内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出人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2)生态工业园(EIP)理论。生态工业园是上述两种理论的具体实践。在这方面,Emcat Lodar则在2001年指出了七种影响EIP稳定的因素:制度、技术、经济、信息、组织、法律、认知。
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多数研究定位在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和开发上,很少有人对超越工业园区范围(如城市层次)的生态工业系统深入研究。
在生态工业园实践中美国经验值得一提。生态工业园是美国政府大力提倡的一种循环经济实现形态,并专门在总统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下设立了一个“生态工业园区特别工作组”,用以引导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目前,全美已有近60个生态工业园区,并各具特色。
。(1)零排放(Zero Emissions)理论。零排放理论是日本联合国大学校长助理Gunier Pauli(1994)提出,并于1995年在零排放世界会议上公布,其主要内涵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零废弃物,而是把废物作为生产的原材料使用。虽然零排放是一种介于中观与宏观之间的理论,但笔者认为将其作为宏观理论更有其意义。
通过近年来在世界范围的实践,学者们尤其是日本学者对零排放理论进行了必要的发展,主要是提出了零排放的具体目标,即创造出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社会福利(生活的满意度)的计划,这样便走向了环境负担较小的循环型社会。零排放的6项行动原则是:对于可再生资源,消耗量不能超过再生量、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应开发可再生的绿色替代资源,且消耗量应与产量相适应、排放的废弃物不能超出自然界的允许限度、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实现非物质化、谋求地上资源的有效利用、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建立环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