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春秋五霸.ppt

格式:ppt   大小:3,91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春秋五霸.ppt

上传人:xunlai783 2018/3/6 文件大小:3.8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春秋五霸.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课春秋五霸
齐桓公:
 
春秋争霸(图) 晋文公:
(前770年-
前476年) 楚庄王:
西周东周
(前770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前221) 战国七雄
  (前475年—
前221年)
任用管仲改革,国富民强,尊王攘夷,成为首霸
城濮大战后成为霸主
与晋争霸,后成为中原霸主
任用孙武为将军,大败楚国
吴越争霸后,越王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
齐桓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楚庄王
晋文公
春秋
镐京
洛邑
1幻灯片 3
“春秋,.
前770年,平王东迁
幻灯片 92
城濮之战-----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19年。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大家来讨论
TOMY:晋文公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不但讲话不算数,反而利用别人的信任,把人家诱入陷阱。
JERRY:晋文公真聪明,既实现了承诺,又避开了楚军的锋芒,是楚军笨,才被晋军打败的。
同学们,你们认为呢?
春秋争霸形势图
1、在地图正方框内填写春秋时期的主要诸侯国。
2、在图中长方框内填写,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军打败楚军称霸中原的战场所在地名称。
3、将“尊王攘夷”的口号,用直线连接与其相关的霸主。





城濮
春秋五霸
楚庄王饮马黄河
九鼎也是西周的传国之宝,当年楚庄王在讨伐浑戎的征途中,故意陈兵在洛邑附近,进行检阅,以便显示自己力量的强大。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问,楚庄王趁机向王孙满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暗示对周王室、对江山有非份的企图,后人称之为"问鼎中原"。
想一想
楚庄王的这一行为反映出了他的什么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