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空域规划对航空枢纽的影响.docx

格式:docx   大小:25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空域规划对航空枢纽的影响.docx

上传人:mh900965 2018/3/6 文件大小:2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空域规划对航空枢纽的影响.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民航大学物流管理专业
空域规划对航空货运枢纽的影响
空域规划对航空货运枢纽发展的影响
一、空域的概念及经济特征分析
空域是指地球表面以上可供航空器飞行的一定范围的空气空间。然而。空域作为一种“天然的资源”,和陆地资源、海洋资源以及其他空间资源共同构成一国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总量,是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域和其他资源一样可以为市场创造价值, 传统的空域资源分析主要从空域主权性以及安全性的角度来分析其特征,但是在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经济性越来越显得重要。
空域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
稀缺性
在尚未出现航空运输前,空域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在航空运输业对空域资源的需求尚未达到竞争性状态之前,并且由于其存在的形态是无形的。空域资源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但是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崛起,而一国的空域资源是固定的,在供给为常数的情况下,对其需求的增长使得其稀缺性开始凸现出来。
经济性
当空域资源显示其稀缺性时,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其便具有了提供效用和创造价值的双重属性。一方面通过空域管理者向空域使用者提供空域资源,实现资源向各种使用价值的转化(包括军事飞行、民航客货运输、通用航空等),这体现了空域资源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上述各种行为主体在让渡或使用空域资源的同时彼此产生价值交换,形成成本一收益关系,体现了空域资源的价值。
稀缺性
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规律在国家空域资源范畴表现为所有者主体的整体性,即国家是空域资源的唯一所有者,国家代替自然界行使所有权,支配使用权,旨在提高资源的管理使用效率。作为所有权象征的国家的概念是整体的,不可以被分解、被人为地划分几个或多个管理部门,因为政出多门势必影响资源利用效率。国家空域管理部门通过对空域资源的管理,提高空域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而促进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对空域资源需求的增加,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空域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体现其价值的研究具有重要且现实的意义。在美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对国家空域资源利用及其管理的研究。例如,在充分认识空域资源的稀缺性方面,美国政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民航要最大限度利用国家天然的空域资源,为国民经济服务,限制军方使用,规定其固定使用的空域只能占全国空域的7%。此外,提出空域资源归国家所有的政策主张,认为实行“空域管制一体化”,有助于公民享有平等使用权,从“空尽其用”中获取最大效用,这种“大一统”思想,在实践上表现为联邦航空局拥有空域使用的最高决定权。而且,积极主张“开放天空,放松管制”,进一步促进民航运输业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在欧洲。为提高空域资源利用效率,许多学者、研究机构和欧洲民航会议提出建立“一个空域”构想,用以协调各国使用空域的权限划分,解决长期存在的民航和空军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空域资源如果不纳入国家统一科学管理,按照经济规律进行运营,就会和其他资源一样,导致严重的浪费。在空域资源利用方面实力强大的国家能很好的利用自身的空域资源,抢先占领世界空域资源和民航市场。
二、空域规划对航空货运枢纽的影响
枢纽机场是指国际、国内航线密集的机场。旅客在此可以很方便地中转到其他机场。枢纽机场是能提供一种高效便捷、收费低廉的服务,从而让航空公司选择它作为自己的航线目
的地,让旅客选择它作为中转其他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