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生物高三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是由【hezhih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生物高三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生物高三上期末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B.图甲为图乙中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像
C.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
D.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
2.哺乳动物肝细胞膜上的某种葡萄糖载体是一种横跨膜的蛋白质,能协助葡萄糖通过扩散作用跨膜运输。该载体蛋白的葡萄糖结合点有两种朝向,一种是面向细胞膜外侧,另一种是面向细胞膜内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载体蛋白的转运效率与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有关
B.该载体蛋白能够协助葡萄糖向细胞内外双向运输
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D.葡萄糖借助该载体蛋白的转运与ATP的水解无关
3.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B.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会变小
C.雾霾现象可自行退去,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
4.某植物的株色紫色(B)对绿色(b)为显性,B、b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把经过X射线照射的紫色植株的花粉授予绿色植株,F1代中出现一株绿色植株。F1紫株和绿株的第6号染色体的组成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中紫株的基因型为BB,绿株的基因型为bb
B.该绿色植株的出现是由于紫色基因突变导致的
C.F1中绿株与紫株相比,其他性状也可能存在差异
D.图中F1绿株的两条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
5.Hh血型系统是人类ABO血型系统的基础。人类ABO血型系统由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I/i和位于19号染色体上的H/h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血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H-ⅠA-
H-ⅠB-
H-ⅠAⅠB
H-ii、hh --
A.上述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H基因的表达产物是A型、B型、AB型三种血型表现的基础
C.亲本均为AB型血时,有可能生出 O型血的子代
D.亲本均为O型血时,不可能生出 A型血或B型血的子代
6.下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基因型为AaBbDdee)处于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此细胞可能发生过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B.此细胞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
C.染色体3和4因着丝粒分裂移向细胞两极
D.细胞中B与b、B与B分别在MⅠ、MⅡ期分离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不同碘摄入水平对Wistar大鼠甲状腺功能影响的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即低碘组、正常碘组、5倍、10倍、50倍、100倍高碘组;
第二步:低碘组饲喂低碘饲料、正常碘组饲喂等量正常饲料、后四组饲喂等量饲料且饲料中碘含量分别为正常组的5倍、10倍、50倍、100倍;
第三步:将六组Wistar大鼠在适宜条件下饲养6、12个月后分别测定各组鼠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并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少答出两点)的功能,正常Wistar大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不会持续升高,主要原因是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对TRH和TSH的分泌,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2)改正实验步骤中的两处不妥当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低碘组大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而高碘组大鼠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和摄入碘量的增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出现逐渐降低趋势。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0分)果蝇的眼色有暗红眼、褐色眼、朱砂眼和白眼四种表现型,由等位基因A-a、C-c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见下表。回答以下问题:
表现型
暗红眼
褐色眼
朱砂眼
白眼
基因型
A_C_
A_cc
aaC_
aacc
(1)正常情况下,雌果蝇体内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____条X染色体。
(2)四种眼色的果蝇中,对应基因型最多的果蝇眼色为____________。
(3)杂合的褐色眼雌果蝇与杂合的朱砂眼雄果蝇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4)已知控制果蝇眼色的两对基因位于H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Cc的两只雌雄果蝇杂交。
①若亲代的A、C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为____________,则子代中暗红眼:白眼=3:1。
②若亲代的A、C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为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
(5)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基因型为AaccXBXb和AaccXbYB果蝇交配,F1中褐色眼刚毛雄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下同)若亲本果蝇交配产生F1,后代果蝇随机交配n代后,Fn中白眼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9.(10分)等位基因I/i位于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控制人类的ABO血型。基因IA 、IB能控制红细胞膜表面相应特异性抗原的合成,i基因不能。根据红细胞表面有无特异性抗原A和B的分布把血液分为A、B、AB、O四种血型。孟买血型是一种“伪O型”,这种血型的人在我国所占的比率仅为十几万分之一,原因是第19号染色体上的另一对等位基因H/h影响了等位基因I/i的表现型,其机理如下图所示。
(1)若只考虑等位基因V/i,人类的ABO血型共有_________种基因型,若同时考虑等位基因V/i和H/h,人类的ABO血型共有种_________基因型。
(2)一对AB型血夫妇生出一O型血儿子,O型血儿子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这对夫妇再生一个O型血儿子的概率为_________。
(3)若上述O型血儿子和一个A型血女性婚配,生出一AB型血的女儿,那么AB型血女儿获得了父亲的_________基因,获得了母亲的_________基因。
10.(10分)草甘膦是一种除草剂,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抗草甘膦转基因水稻。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GUS基因表达产物经染色能从无色变成蓝色
(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首先需用能产生不同________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草甘膦抗性基因和Ti质粒,这种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________________处理。Ti质粒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含潮霉素的培养基进行图中筛选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筛选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某品种水稻的幼胚,先进行________处理,然后接种到含________的培养基中,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用于获得目的植株。
(4)将大肠杆菌用Ca2+溶液处理,是否完成了转化?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5分)某科研小组在晴朗的白天对某湖泊进行了研究:取6个透明玻璃瓶编号为1~6号,分别从同一取样点水深为1~6米处取水样后密封,测其溶氧量如图甲所示;另取一透明玻璃瓶(编号7),从该取样点某深度水层取水样后密封,每间隔2小时(h)测其浓度如图乙所示。假如环境温度不变,细胞呼吸强度恒定。请据图回答:
(1)分析图甲可知,随着_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逐渐减弱,藻类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产生并溶解于水中的氧气量逐渐减少。
(2)图乙中4~6h与8~10h时间段内,水样中浓度各自保持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经鉴定,1~6号瓶中均含有绿藻(低等植物)和蓝藻。其中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其细胞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______________等物质。蓝藻要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式从外界吸收等矿质离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分析题甲图中突触的结构组成可知,①是轴突末端,②是线粒体,③是突触小泡,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间隙,⑥是突触后膜;图乙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型图,X所在的神经元是传入神经元,b所在的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c代表突触的位置,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详解】
甲图中③是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兴奋或抑制,A正确;甲图为图乙中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像,B正确;由于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若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不会有感觉,C错误;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D正确。
【点睛】
关键点:判断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依据——由于题图中反射弧没有神经节,所以可以根据突触的结构模式图(—< ●―)判断或者根据效应器可以是传出神经末梢和所支配的肌肉组成判断。
2、C
【解析】
据题干信息显示“肝细胞膜上的某种葡萄糖载体是一种横跨膜的蛋白质,能协助葡萄糖通过扩散作用跨膜运输”,可知葡萄糖进出肝细胞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
A、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与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梯度的大小有关,A正确;
B、该载体蛋白的葡萄糖结合点有面向膜外和膜内两种朝向,所以能够协助葡萄糖向细胞内、外两个方向运输,B正确;
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的镶嵌在膜上,有的横跨膜,C错误;
D、葡萄糖借助该载体蛋白通过扩散作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与ATP的水解无关,D正确。
故选C。
3、A
【解析】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人类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应有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详解】
A、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主要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或人类持续排污有关,A错误;
B、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一定会变小,B正确;
C、环境由差变好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体现,C正确;
D、全球气候变暖,也就是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主要是化石燃料的过量燃烧,排放过多温室气体所致,D正确。
故选A。
4、B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F1紫株的两条6号染色体正常,而F1绿株的两条6号染色体长度不同,说明经过X射线照射的紫色植株的花粉中6号染色体中的一条发生了缺失,使其相关的株色基因丢失,而未经过X射线处理的绿色植株基因型为bb,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含有b基因,与上述紫色植株含有异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结合形成了图示中F1绿株的染色体组成。而经过X射线照射的紫色植株中含有正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与绿色植株产生的含有b基因的卵细胞结合形成了图示中F1紫株的染色体组成。
【详解】
A、若亲本中紫株的基因型为BB,绿株的基因型为bb,经X射线照射的紫株的花粉授给绿株(bb),若X射线照射使一条6号染色体上片段缺失导致B基因丢失,另一条6号染色体正常,则杂交后代能出现上图中染色体组成的紫株和绿株,A正确;
B、由图可以知道,X射线照射紫株花粉后,花粉中的6号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错误;
C、由图可以知道,F1中绿株的第6号染色体中的一条缺失了一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缺失的片段可能还会含有控制其它性状的基因,所以F1中绿株与紫株相比,其他性状也可能存在差异,C正确;
D、没有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之前,图中F1绿株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应该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属于同源染色体,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后这两条染色体仍是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联会,D正确。
故选B。
5、D
【解析】
据表格信息可知,A型血孩子的基因型有H-IAIA或H-IAi,B型血孩子的基因型有H-IBIB或H-IBi,AB型血孩子的基因型有H-IAIB,O型血孩子的基因型有hh__和H_ii两类,所对应的基因型为HHii、Hhii、hhIAIA、hhIAIB、hhIBIB、hhIAi、hhIBi、hhii。
【详解】
A、根据“人类ABO血型系统由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I/i和位于19号染色体上的H/h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可知,上述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由表格信息可知, A型、B型、AB型三种血型对应的基因型中都有H基因,说明H基因的表达产物是A型、B型、AB型三种血型表现的基础,B正确;
C、亲本均为AB型血时,有可能生出 O型血的子代,如HhIAIB和HhIAIB的后代会出现hh—的O型,C正确;
D、亲本均为O型血时,也可能生出 A型血或B型血的子代,如HHii和hhIAIB均为O型血,其后代为HhIAi(A型血)、HhIBi(B型血),D错误。
故选D。
6、C
【解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其形态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受精卵及体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其上的等位基因随之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随之自由组合,产生不同的配子。
【详解】
A、1或2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A和a),可能发生交叉互换,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Ddee,而3上有E、e,说明E为基因突变而来,因此此细胞可能发生过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A正确;
B、此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图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B正确;
C、染色体3和4的着丝粒并未分裂,C错误;
D、细胞中B与b在MⅠ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B与B在MⅡ后期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离,D正确。
故选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负反馈 取性别、年龄、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Wistar大鼠(生理状况相同的Wistar大鼠) 饲养3个月,每周测定各组Wistar大鼠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碘缺乏或碘过量均可导致大鼠甲状腺功能下降,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
【解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是: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后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使二者的分泌减少。
【详解】
(1)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功能。正常Wistar大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可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此为负反馈调节。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碘的含量不同,因变量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鼠的生长状况为无关变量,各组应保证无关变量相同,实验步骤中没有强调鼠的生长状况相同,不能保证无关变量相同。实验观察周期太长,且检测甲状腺激素每组只有两次,存在的偶然性较大。故上述不妥之处应改正为:①取性别、年龄、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Wistar大鼠(生理状况相同的Wistar大鼠)。②饲养3个月,每周测定各组Wistar大鼠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3)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说明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能力下降,所以可推测碘缺乏或碘过量均可导致大鼠甲状腺功能下降,从而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以及实验分析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分级调节的过程,利用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原则设计实验,并且能解释实验结果。
8、4 暗红眼 暗红眼:褐色眼:朱砂眼:白眼=1:1:1:1 双亲A、C基因均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至多有一个亲本的A、C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子代中暗红眼:褐色眼:朱砂眼=2:1:1 3/8 1/4
【解析】
遗传定律的综合应用。题中已知基因的显隐性、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所以要分析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以此为依据确定基因所遵守的遗传定律才能解答。
【详解】
(1)正常情况下,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体内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因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内最多有4条X染色体。
(2)四种眼色的果蝇中,暗红眼A C 包含4种基因型,种类最多。
(3)杂合的褐色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cc,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Ac、ac, 杂合的朱砂眼雄果蝇基因型是aaCc,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ac、aC,两种亲本杂交,配子随机结合,分析可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褐色眼:朱砂眼:白眼=1:1:1:1。
(4)已知控制果蝇眼色的两对基因位于H号染色体上,即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Cc的双亲,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情况:两亲本都是AC在一条染色体上、ac在另一条染色体上,杂交子代暗红眼:白眼=3:1;两个亲本都是Ac在一条染色体上、aC在另一条染色体上,杂交子代暗红眼:褐色眼:朱砂眼=2:1:1;一个亲本属于前一种情况,另一个亲本属于后者,杂交子代也是暗红眼:褐色眼:朱砂眼=2:1:1。
所以:
①若亲代的A、C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为双亲A、C基因均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则子代中暗红眼:白眼=3:1。
②若亲代的A、C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为至多有一个亲本的A、C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杂交子代是暗红眼:褐色眼:朱砂眼=2:1:1
(5)基因型为AaccXBXb和AaccXbYB果蝇交配,F1中褐色眼A cc占3/4,雄果蝇占1/2,全是刚毛,所以褐眼刚毛雄果蝇所占比例为1/2×3/4=3/8;若亲本果蝇交配产生F1,由于F1后代果蝇是随机交配,可以按基因频率计算,亲代a的基因频率是1/2,所以子代是aa的概率是1/4,cc是1,n代后,Fn中白眼个体aacc所占比例仍然是1/4。
【点睛】
难点:抓住基因位置关系,按特定的基因遗传规律解答;随机交配时按基因频率计算。
9、6 18 IAIAhh、IAIBhh、IBIBhh 1/8 IB和h IA和H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图示,表明在有H基因存在的条件下,控制血型的基因能够正常表达,而在hh基因存在的条件下全部为O型血。
【详解】
(1)控制ABO血型的基因I/i是三个复等位基因,可组成三种纯合子(IAIA、IBIB、ii),三种杂合子(IAi、IBi、IAIB),因此人类共有6种基因型;而等位基因H/h可组成三种基因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同时考虑等位基因I/i和H/h,人类的ABO血型共有种3×6=18种基因型。
(2)一对AB型血夫妇(IAIB)生出一O型血儿子,说明儿子遗传了父母的IA或IB基因,却没有表现,因此一定是孟买血型,一定有hh基因,其父母的基因型应均为IAIBHh,O型血儿子可能的基因型IAIAhh、IAIBhh、IBIBhh,这对夫妇再生一个O型血的概率为1/4,儿子的概率为1/2,因此,生一个O型血儿子的概率为1/4×1/2=1/8。
(3)若上述O型血儿子(IAIAhh、IAIBhh、IBIBhh)和一个A型血女性(IA_H_)婚配,生出AB型血的女儿,IB只能来自父亲,而H基因只能来自母亲,女儿一定从父亲那里获得了基因I
B和h,从母亲那里获得了基因IA和H。
【点睛】
本题需要考生根据图示分析出各种血型的基因型,然后结合各题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0、黏性末端 防止经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后,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目的基因和目的基因相连接 、Ti质粒和Ti质粒相连接 DNA连接酶 Ti质粒有T-DNA片段,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 获得含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 筛选目的基因表达的愈伤组织 消毒 植物激素 否 大肠杆菌用Ca2+ 溶液处理,只成为了感受态细胞,无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维持稳定和进行表达的过程
【解析】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
【详解】
(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为了避免因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后,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目的基因和目的基因相连接 、Ti质粒和Ti质粒相连接的情况出现,所以用能产生不同黏性末端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草甘膦抗性基因和Ti质粒,再用DNA连接酶处理以便获得目的基因和质粒正确连接的基因表达载体,Ti质粒有T-DNA片段,能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这样目的基因就可以随着受体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而复制。
(2)为了获得含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根据目的基因表达载体上含有的标记基因,用含潮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1,由于含有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具有对潮霉素的抗性,因此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筛选2的目的是要筛选出目的基因表达的愈伤组织,然后用该愈伤组织经过组织培养获得目的植株。
(3)为获得目的植株,首先取某品种水稻的幼胚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接种到含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成目的植株。
(4)大肠杆菌经Ca2+溶液处理之后,成为了感受态细胞,此时细胞处于能够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因此时无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维持稳定和进行表达的过程,故并未完成了转化。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