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北京市西城区第三中学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doc

格式:doc   大小:816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市西城区第三中学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zhimenshu 2025/4/9 文件大小:8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市西城区第三中学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北京市西城区第三中学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是由【zhimensh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北京市西城区第三中学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OH- 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NA
B.1L 1 mol·L-1 Na2CO3 溶液中含有的 CO32-数目为 NA
C. 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D.24 克 O3 中氧原子的数目为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HSO3—、SO32—
B.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C2H4和CH4所含的氢原子数均为4NA
C.向含1 mol FeI2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100g %
3、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重要方法。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A
B



现象
右边试管产生气泡较快
左边棉球变棕黄色,右边棉球变蓝色
结论
催化活性:Fe3+>Cu2+
氧化性:Br2>I2
选项
C
D



现象
试管中先出现淡黄色固体,后出现黄色固体
试管中液体变浑浊
结论
Ksp:AgCl>AgBr>AgI
非金属性:C>Si
A.A B.B C.C D.D
4、如图是用于制取、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如表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X
Y
Z
A
食盐、浓硫酸
HCl
碱石灰
B
CaO、浓氨水
NH3
无水CaCl2
C
Cu、浓硝酸
NO2
碱石灰
D
电石、食盐水
C2H2
含溴水的棉花
A.A B.B C.C D.D
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其中的“屠苏”是一种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火药是由硫黄、硝石和木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B.“屠苏”中不含非电解质
C.爆竹爆炸发生了化学变化
D.早期的桃符大都是木质的,其主要成分纤维素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6、如图表示反应 N2(g)+3H2(g)2NH3(g)+Q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根据如图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t1时只减小了压强
B.t1时只降低了温度
C.t1时只减小了NH3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t1时减小N2浓度,同时增加了NH3的浓度
7、 “司乐平”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临床药物,其有效成分M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烃
B.遇FeCl3溶液显紫色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 mol M完全水解生成2 mol醇
8、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空气:C2H2、CO2、SO2、NO
B.氢氧化铁胶体:H+、K+、S2-、Br-
C.银氨溶液:Na+、K+、NO3-、NH3·H2O
D.重铬酸钾溶液:H+、Na+、SO42-、葡萄糖分子
9、已知常温下反应:Fe3++Ag⇌Fe2++Ag+的平衡常数K=。(NO3) Fe(NO3)3的混合溶液倒入烧杯甲中,(如图),闭合开关 K,关于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电池发生的总反应中Ag+氧化Fe2+
B.盐桥中阳离子从左往右作定向移动
C.石墨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 Fe3+
D.当电流计指针归零时,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或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证明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但大于煤油的密度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C.利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备氧气,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D.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11、在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过程中,下列仪器或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12、学校化学研究小组对实验室某废液缸里的溶液进行检测分析,提出假设:该溶液中可能含有NH4+、K+、Al3+、HCO3-、Cl-、I-、SO42-等离子中的几种离子。实验探究:
①取少量该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②取10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NO3)2溶液,,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
③另取100mL该溶液,逐渐加入Na2O2粉末,产生的沉淀和气体与所加Na2O2粉末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I-、HCO3-、Cl-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Al(OH)3+NaOH=NaAlO2+2H2O
D.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唯一原因是NH4+发生水解
13、最近媒体报道了一些化学物质,如:爆炸力极强的N5、比黄金还贵的18O、太空中的甲醇气团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8O2和16O2是两种不同的原子 B.甲醇(CH3OH)属于离子化合物
C.N5和N2是氮元素的两种同位素 D.由N5变成N2是化学变化
14、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是汽油或柴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B.我国全面启动的北斗导航系统的信号传输与硅有关
C.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熟石灰
D.工程兵开山使用的炸药“TNT”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5、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Z为金属元素,X、W为同一主族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X、Z、W分别与Y形成的最高价化合物为甲、乙、丙。结合如图转化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反应③为工业制粗硅的原理
B.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ⅡA族
C.4种元素的原子中,Y原子的半径最小
D.工业上通过电解乙来制取Z
16、将镁铝合金溶于 100 mL 稀硝酸中,产生 L NO气体(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产生沉淀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求出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比为 1∶1 B.可以求出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C.可以求出沉淀的最大质量为 克 D.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 3 mol / L
17、下列化学式中属于分子式且能表示确定物质的是(  )
A.C3H8 B.CuSO4 C.SiO2 D.C3H6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二甲基丁烷的1H−NMR上有4个峰
B.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有机物的一种芳香族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D.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与甲基相连的碳碳单键变活泼,被KMnO4氧化而断裂
19、在Na2Cr2O7酸性溶液中,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红色)+H2O,已知:25℃时,Ksp(Ag2CrO4)=1×10—12 Ksp(Ag2Cr2O7)=2×1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2c( Cr2O72—)=c(CrO42—)时,达到了平衡状态
B.当pH=1时,溶液呈黄色
C.若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Ag2CrO4沉淀
D.稀释Na2Cr2O7溶液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20、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W为同主族元素,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甲+乙→丙+W,其中甲是元素X的氢化物,其稀溶液可用于伤口消毒,乙为一种二元化合物,·L-1丙溶液的pH=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和Y、W均至少能形成两种化合物
B.乙和丙均为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C.四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中Z的最小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
21、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的是( )
A.F2 B.CO C.C D.Fe3O4
22、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苏打Na2CO3溶液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工业生产中制取肥皂
C
醋酸具有酸性
食醋除水垢
D
SO2具有漂白性
可用于食品增白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研究表明不含结晶水的X(由4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应用于蓄电池工业等。为探究X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已知:气体单质B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X中含有的元素为:____;图中被浓硫酸吸收的气体的电子式为:_____。
(2)请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已知X常用于检验Mn2+,它可将Mn2+氧化成MnO4-。请写出X溶液和少量Mn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4、(12分)乙炔为原料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合成多种有机物.
已知:①CH2=CH‑OH(不稳定) CH3CHO
②一定条件下,醇与酯会发生交换反应:RCOOR’+R”OH RCOOR”+R’OH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反应类型:③__反应;④__反应.反应⑤的反应条件__.
(2)写出反应方程式.B生成C__;反应②__.
(3)R是M的同系物,其化学式为,则R有__种.
(4)写出含碳碳双键、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属于酯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
25、(12分)草酸合铜(Ⅱ)酸钾[KaCub(C2O4)c·x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可以用CuSO4晶体和K2C2O4溶液反应得到。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步骤为:加入适量乙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在蒸发浓缩的初始阶段还采用了蒸馏操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测定草酸合铜(Ⅱ)酸钾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Ⅰ测定Cu2+: g样品, mL NH4Cl−NH3·H2O缓冲溶液溶解,加入指示剂, mol·L−1的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离子方程式为Cu2++H2Y2−CuY2−+2H+), mL;
步骤Ⅱ测定C2O42-: g样品, mL浓氨水溶解, mL mol·L−1的硫酸,稀释至100 mL,水浴加热至70~80℃, mol·L−1 KMnO4标准液滴定至终点, mL。
①已知酸性条件下MnO4-被还原为Mn2+,步骤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步骤Ⅱ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计算确定草酸合铜(Ⅱ)酸钾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
26、(10分)某学习小组研究溶液中Fe2+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观察,记录结果。
实验Ⅰ
物质
0 min
1min
1h
5h
FeSO4
淡黄色
桔红色
红色
深红色
(NH4)2Fe(SO4)2
几乎无色
淡黄色
黄色
桔红色
(1)上述(NH4)2Fe(SO4)2溶液pH小于FeSO4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溶液的稳定性:FeSO4_______(NH4)2Fe(SO4)2(填“>”或“<”) 。
(2)甲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可能是(NH4)2Fe(SO4)2溶液中的NH4+保护了Fe2+,因为NH4+具有还原性。进行实验Ⅱ,否定了该观点,补全该实验。
操作
现象
取_______,加_______,观察。
与实验Ⅰ中(NH4)2Fe(SO4)2溶液现象相同。
(3)乙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是溶液酸性不同导致,进行实验Ⅲ: mol·L-1 pH为1、2、3、4的FeSO4溶液,观察,发现pH=1的FeSO4溶液长时间无明显变化,pH越大,FeSO4溶液变黄的时间越短。
资料显示:亚铁盐溶液中存在反应 4Fe2++O2+10H2O 4Fe(OH)3+8H+
由实验III,乙同学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在水溶液中Fe2+的氧化机理。测定同浓度FeSO4溶液在不同pH条件下,Fe2+的氧化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几乎无变化)。反应初期,氧化速率都逐渐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
(5)综合以上实验,增强Fe2+稳定性的措施有_______。
27、(12分)碘酸钙[Ca(IO3)2]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实验室制取Ca(IO3)2·H2O的实验流程:
已知:碘酸是易溶于水的强酸,不溶于有机溶剂。
(1) 转化步骤是为了制得碘酸,该过程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进行,当观察到反应液中紫红色接近褪去时,停止通入氯气。
①转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转化过程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增大转化过程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CCl4与水层分离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除去HIO3水溶液中少量I2单质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碘单质的存在。
(3)已知:①Ca(IO3)2·6H2O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②Ca(IO3)2·6H2O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
设计以除碘后的水层为原料,制取Ca(IO3)2·H2O的实验方案:向水层中__________。[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Ca(OH)2粉末、AgNO3溶液]。
28、(14分)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中含有的NOx、SO2等,是形成雾霾的主要物质,其综合治理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1)NO加速臭氧层被破坏,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O3(g)+O(g)═2O2(g)△H=-143kJ/mol
反应1:O3(g)+NO(g)═NO2(g)+O2(g)△H1 =-
反应2: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用稀硝酸吸收NOx,得到HNO3和HNO2(弱酸)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
(3)利用电解法处理高温空气中稀薄的NO(O2浓度约为NO浓度十倍),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固体电解质可传导O2-。
①阴极的反应为________;
②消除一定量的NO所消耗的电量远远大于理论计算量,可能的原因是(不考虑物理因素)________;
(4)处理烟气中SO2也可采用碱液吸收法。已知25℃时,K(NH3•H2O)=×10-5;Ksp(CaSO4)=×10-5。
第1步:用过量的浓氨水吸收SO2,并在空气中氧化;
第2步:加入石灰水,发生反应Ca2++2OH-+2NH4++SO42-⇌CaSO4↓+2NH3•H2O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