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山西省(大同)重点名校2023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

格式:doc   大小:15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西省(大同)重点名校2023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fuxiyue 2025/4/9 文件大小:1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西省(大同)重点名校2023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山西省(大同)重点名校2023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 】是由【fuxiyu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山西省(大同)重点名校2023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利用天平及下列物品(必要时还可用燃着的酒精灯),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2.大蒜辛辣味浓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其中含有的硫化丙烯(化学式为:C3H6S)等成分,能消除积存在人体血管中的脂肪,降低胆固醇等。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B.硫化丙烯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分子中C、H、S元素质量比为3︰6︰1 D.它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的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4.烟台“红富士”苹果因个头大、外表光滑、口感甜脆而驰名中外。苹果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果胶、单宁酸、有机酸以及钙、磷、铁、钾等矿物质,“红富士”苹果所含的营养素中不能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油脂 B.维生素 C.蛋白质 D.糖类
5.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混合物,因此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因此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6.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7.下列化学实验与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 15g食盐,
B.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
D.用75mL酒精和25mL水配制100mL消毒酒精
8.在AgNO3、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  )
A.Cu2+ B.只有Fe2+ C.Fe2+和Fe3+ D.Mg2+和Fe2+
9.古人用雌黄(化学式为As2S3)加水混合后涂在纸上来修改文字,成语“信口雌黄”就源出于此,雌黄中As的化合价是+3,则S的化合价为
A.+6 B.-2 C.+2 D.-4
10.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
A.C2H4 B.CH4 C.C2H2 D.C2H5OH
11.组成物质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0 C.+1 D.+4
1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燃烧一定都伴随发光发热,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化合物中元素都有一定的化合价,则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相同
D.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则只含一种物质的一定是纯净物
13.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14.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常见的酸: H2O、 H2CO3
B.常见的还原性物质: CO2、CO
C.常见的黑色固体: Fe3O4、 MgO
D.常见的复合肥: KNO3、NH4H2PO4
15.许多物质的名称中含有“水”。“水” 通常有三种含义: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物质处于液态;③表示水溶液。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
A.重水 B.氨水 C.水银 D.水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一定条件下,x gO2恰好完全反应, g,经测定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参加反应的CH4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8分)已知: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牙膏中的摩擦剂约占牙膏成分的50%,主要用于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和去污,牙膏摩擦剂一般由CaHPO4、 CaCO3、 Al(OH)3、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牙膏中只有摩擦剂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上述几种物质中属于盐的是CaCO3和______(填化学式);Al(OH)3的名称是_________。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Al(OH)3和SiO2中的一种或两种,将适量的牙膏溶于水,静置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气泡,且有不溶物,则该牙膏中一定不含______,一定含______。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略去)测定另一品牌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B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
②装置A中滴加盐酸反应完全后,打开活塞K缓缓通入N2,其作用是_______。
③,。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18.(8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①NH3+CO2+H2O=
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③2NaHCO3Na2CO3+H2O+CO2↑。纯碱属于_____(填“酸”“碱”或“盐”)。有人认为“联合制碱法”有以下优点,正确的是_____。
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物可作为原料使用
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
C反应均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第②步反应中加入的是磨细的食盐粉,将食盐磨细的目的是_____。25℃时,将a g碳酸钠溶解于5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此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
19.(8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对该溶液是否变质展开探究,其过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活动与探究1)
(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试液没有变质,其余同学都坚决反对,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2)乙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结论1)通过实验,确定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变质。
(提出问题)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活动与探究2)丙、丁同学又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3)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向试管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请写出丁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丙、丁两位同学的设计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
(结论2)通过实验,确定氢氧化钠溶液样品部分变质。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___。
A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Ca(OH)2溶液 DBa(NO3)2溶液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B
【解析】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若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详解】
A. 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实验,有气体参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无气体参加或产生,此选项符合题意;
C. 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实验,有气体产生,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实验,有气体参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解析】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化丙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32=18:3:16,则硫化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化丙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32=18:3:16,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化丙烯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睛】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3、B
【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镁、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铁>氢>铜。所以向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铁粉,能发生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不能与
MgSO4反应。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滤液M中一定存在硫酸亚铁和MgSO4,故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和 Mg2+,故A正确;
B、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置换出铜,会使固体的质量增加,铁和稀硫酸反应会使固体减少,因此滤渣N的质量和加入铁粉的质量可能大、也可能小,也可能相等,故B错误;
C、由于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铁不能将镁置换出来,故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故说法C正确;
D、滤液M中至少含有Fe2+和 Mg2+两种金属阳离子,故D正确。故选B。
4、B
【解析】
A. 油脂主要来自各种食用油和动物脂肪,是主要的备用能原;
B. 维生素主要来自各种蔬菜、水果,不能提供能量;
C. 蛋白质主要来自肉、蛋、奶、大豆类食物,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也能提供能量;
D. 糖类主要来自各种糖类,如淀粉、葡萄糖、蔗糖,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故选B。
5、A
【解析】
A.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B. 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混合物,但混合物不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因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错误;C.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电子都是带电的微粒,错误;D.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如一个氨气分子和一个水分子的质子数都是10,但不属于同种元素,错误。故选A。
6、B
【解析】
A、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被金属丝传导出去,致使蜡烛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蜡烛熄灭,选项A正确;
B、金属丝导热将火焰的热量传递到外面,不是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选项B错误;
C、火焰熄灭是因为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选项C正确;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那么金属丝内空气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的时间会延长,蜡烛不会很快熄灭,选项D正确。故选B。
点睛: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缺一不可。
7、B
【解析】
A、,,故A错误;
B、,,故B正确;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故C错误;
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用75mL酒精和25mL水不能配制100mL消毒酒精,消毒酒精的体积应小于100mL,故D错误。
故选:B。
8、D
【解析】
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灵活的运用有关的知识,加入铁粉可以置换出银与铜,滤渣中放入盐酸有气泡生成,则说明有铁的存在。
【详解】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由于铁在镁后,不可能把镁离子从溶液中置换出来,铁在银和铜的前面,因此铁可以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由于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过量的铁,因此在滤液中不可能再有硝酸银和硝酸铜,而铁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故有Mg2+和Fe2+ ;
故选D
【点睛】
主要考查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B
【解析】
雌黄中As的化合价是+3,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2+3x=0,则x=-2价。
故选:B。
【点睛】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雌黄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10、B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氧原子个数为
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H4。故选B。
11、D
【解析】
设化合物ClO2中Cl元素化合价为n价,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n+(-2)×2=0,解之得n=+4。故选D。
【点睛】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利用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计算其中未知的元素化合价。
12、D
【解析】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A错误;
B、燃烧一定都伴随发光发热,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的发光,故B错误;
C、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不一定相同,例如硝酸铵(NH4NO3)中铵根中的氮元素显-3价,硝酸根中的氮元素显+5价,故C错误;
D、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则只含一种物质的一定是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
13、A
【解析】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则不是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碱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氨水是一种碱,其中没有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4、D
【解析】
A、水不属于酸,故A错;
B、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故B错;
C、氧化镁属于白色固体,故C错;
D、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KNO3、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
故选:D。
15、D
【解析】
A、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比普通水()%,因此叫做重水,处于液态,属于以上三种含义中的一种,故不符合题意;
B、氨水是一种常见的碱,氨水表示的是水溶液,属于以上三种含义中的一种,故不符合题意;
C、水银是汞的俗名,是一种液态的金属,由于处于液态,属于以上三种含义中的一种,故不符合题意;
D、水晶是一种矿物质,其主要成为为二氧化硅,是固体,不表示上面的任何一种含义,故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3∶5
【解析】
g,且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碳元素的质量为:×36%=,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则甲烷的质量为:÷ =;,则参加反应的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3∶5。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则该化学反应中,甲烷、氧气、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3∶5∶6。根据题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由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求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方法就是将物质的质量除以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所得数值相比。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CaHPO4 氢氧化铝 CaCO3 SiO2 烧杯 将A中残留的CO2气体全部排到B中 24%
【解析】
(1)盐是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的,故几种物质中属于盐的是CaCO3和CaHPO4 ;Al(OH)3的名称是氢氧化铝;
(2)碳酸钙可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故说明该牙膏中一定没有碳酸钙;二氧化硅不与稀盐酸反应,其他的都与稀盐酸反应,故一定含有二氧化硅;
(3)仪器X是烧杯;氮气是不活泼的气体,通入氮气后可以将A中残留的CO2气体全部排到B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B中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与原牙膏中的碳酸钙的质量相等,故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8、盐 AB 加快反应速度,并使食盐反应充分 2a
【解析】
(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填:盐;
(2)由以上三个反应可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可以循环使用,制取纯碱时同时生成NH4Cl,NH4Cl是一种氮肥,而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是需要加热的,故选AB;
(3)因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则反应中加入的磨细的食盐粉,能使其充分反应且反应速率加快,故填:加快反应速度,并使食盐反应充分;
(4)25℃时,将a g碳酸钠溶解于5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由溶解度的定义可知,某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质量即是此物质该温时的溶解度,题目水为50g,溶解的溶质质量为ag,且恰饱和,故此温度下的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ag碳酸钠达到饱和,即此时其溶解度为2ag;
故填: ;2a。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
19、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红色 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CaCl2+Na2CO3=CaCO3↓+2NaCl 丁 AC
【解析】
(1)如果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生成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都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如果氢氧化钠全部变质,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说明原试液没有变质;
(3)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酚酞试液变红色,这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4)丁同学向试管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使碳酸钠完全反应,防止对检验氢氧化钠产生影响;丁试管中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5)丙、丁两位同学的设计方案,合理的是丁,这是因为丙中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酚酞试液都变红色,而丁中除去碳酸钠后,如果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进一步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