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2024年中考生物模拟预测题含解析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2024年中考生物模拟预测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2024年中考生物模拟预测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学习了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后,某同学进行如下梳理归纳,你不认同的是
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D.郑氏孔子鸟化石证明了现代爬行动物经过长久年代可进化成鸟类
2、下列四个实验中都用到碘液,使用目的与其它三个实验不同的是( )
A.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
C.观察酵母菌细胞 D.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3、预防艾滋病需要公众的参与和科技的进步。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种病毒营寄生生活
B.一般的生活接触如共餐、共浴、握手以及蚊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C.研制艾滋病疫苗旨在提高人体对艾滋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D.艾滋病有很强的传染性,面对艾滋病患者,我们要避而远之,不能和他们说话
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天鹅湖 B.天鹅湖的所有植物
C.天鹅湖的所有动物 D.天鹅湖的所有生物
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
C.“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D.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
6、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同一类动物行为的一组是( )
A.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蛙声一片、蜻蜓点水、孔雀开屏
7、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①草 ②煮熟的鱼 ③珊瑚 ④钟乳石 ⑤冬眠的蛇 ⑥恐龙化石⑦蘑菇 ⑧家鸽
A.① ⑤ ⑦ ⑧ B.① ③ ④ ⑧
C.② ③ ④ ⑥ D.② ⑤ ⑥ ⑦
8、玉米种子在未出土前的萌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错误的是( )
A.含水量增加 B.呼吸变旺盛 C.有机物总量增加 D.细胞数量增多
9、人体的体细胞、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含有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
A.23条、23条、23对
B.23条、23对、23对
C.23对、23条、23条
D.23对、23条、23对
10、港珠澳大桥项目直接投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费用达八千万元,是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的范例。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A.移入海洋馆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完善法律法规 D.建立种质库
11、根据你具有的生物学知识素养,判断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偶然碰到钉子后,马上缩回然后才感到疼痛,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B.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组成中必不可少,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C.呆小症﹑贫血﹑侏儒症都是人体激素分泌异常产生的疾病
D.玉米种子和花生种子的子叶数目和功能相同
12、下列有关体育运动与健康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呼吸肌力量增强,胸廓运动幅度加大,肺活量增加
B.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应减少运动,避免不必要伤害
C.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心肌力量增强,血管壁弹性增大,心率加快
D.参加体育运动可强身健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比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少
13、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
A. B. C. D.
14、下列生物中能产生抗生素的是(   )
A.酵母菌                              B.白僵菌                               C.青霉菌                              D.苏云金杆菌
15、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主要原因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体积增大
D.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
16、下面三种水生动物,虽然它们形态各异,但是却有共同之处:( )
A.都有脊柱 B.都用鳍游泳 C.都能适应水中生活 D.身体都呈长梭形
17、下列种子能萌发的是( )
A.干燥的种子 B.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
C.干瘪的种子 D.满足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种子
18、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B.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
C.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 D.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量少
19、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口是呼吸道的起点
B.呼吸道可以过滤全部有害物质
C.气管壁有O形软骨支撑
D.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20、小华在街上看到久违的好朋友,兴奋地立即挥手打招呼。下列与上述过程相关的神经系统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立即挥手是属于简单反射 B.此过程的感受器在手部肌肉
C.兴奋的感觉是由传入神经产生 D.挥手的命令是由传出神经传递
21、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尿液只有原尿的百分之一左右,这种重吸收作用发生在( )
A.肾小管 B.肾小囊 C.输尿管 D.肾小球
22、下面关于细胞有关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C.烟草中的尼古丁存在于细胞液中 D.遗传信息的载体-------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23、如图所示为叶片的横切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导管能运输水分
B.③内细胞中含较多的叶绿体
C.②和④所示细胞能构成上皮组织
D.⑤只与蒸腾作用有关
24、如图为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下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后方 B.可能是眼球前后径过长
C.可以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D.可能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小
25、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过程中会依次流经不同器官,正确表示此过程的流程图是( )
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B.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C.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D.肾脏→尿道→膀胱→输尿管
26、根据“观察鸟卵的结构”实验,回答问题。(注意:“[]”中填数字,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用解剖剪后端轻轻地将鸡蛋钝端的卵壳打破;用镊子剥去钝端的碎卵壳,再撕破外卵壳膜,即可以看到[__]__,该结构可贮存空气.然后用解剖剪剪破内卵壳膜,小心地将鸡蛋内的物质倒入培养皿里进行观察.培养皿里透明胶状物质②内有卵黄.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是[__]_____,它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鸟类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从哪里获得的?_____.人的胚胎发育主要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的,人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和养料主要是从哪里获得的?_____.
27、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图______中的生物遇到不良环境可以形成休眠体芽孢,可用于提取青霉素的原材料是[ ]_________。下列病症可能由图中丁引起的是(______)
A.猩红热 B.足癣 C.禽流感 D.烟草花叶病图丙生物正在进行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从图戊中可看出细菌、真菌对自然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列图片为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B、C的发育方式属于____________,B的发育经历了四个阶段,与A的发育相比较它多了______期。在D结构中,鸟卵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________,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____________。 根据花蕊的着生方式,E中花的类型为_________,其特有的受精方式是___________。与A、B、C、D、E相比,F的生殖方式为______生殖,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__紧密结合。
29、分析下面资料,重温科学家的研究思路,回答问题。 
1886年,德国的麦尔把患有花叶病的烟草叶片加水研碎,取其汁液滴到健康烟草的叶片上,结果引起花叶病,证明这种病是可以传染的,麦尔为此推想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1892年,俄国的伊万诺夫斯基在实验中证实了麦尔所看到的现象,而且进一步发现,患病烟草植株的叶片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还能引发健康的烟草植株发生花叶病。证明致病因子不是当时所发现的最小生物——细菌。由于当时用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致病因子的结构。他因此推测致病的病原体是比细菌小的“滤过性病毒”。 
1898年,荷兰的贝杰林克再次证明了伊万诺夫斯基的发现,他用“病毒”来命名这种致病因子。同时,德国的莱夫勒和费罗施也证明了引起牛口蹄疫的病原体也是“滤过性病毒”。由于他们的杰出工作,才发现了烟草花叶病毒,开创了病毒学发展的新时代。麦尔发现的问题:烟草花叶病能够____。为此做出的推测:______。 伊万诺夫斯基在实验中进一步发现:____________。由此他做出了新的推测:________________。 后来又有三位科学家进一步证实了伊万诺夫斯基的重大发现,并将这种致病因子命名为____。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病毒的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烟草花叶病毒是(___) 
病毒的发现史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 
30、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地球上自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 000年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
资料二: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31%
32%
17%
20%
(1)哺乳类的生殖方式为___。
(2)由资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____。
(3)由资料二可知,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保护哺乳类和鸟类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
(4)为保护濒危动物,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是____。
31、认真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主要症状在早期以干咳、发热和乏力为主,少数的患者会出现 有流鼻涕、打喷嚏或者是出现腹泻的现象。对患者应隔离治疗。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肺炎患者称为_____。
(2)对新冠肺炎患者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 。
(3)2020 年 3 月 19 日,我国重组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疫苗Ⅰ期临床试 验开始,第一批志愿者接受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注射。从人体免疫角度 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_________;人体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该抗体只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作用,对其它病 原体没有作用,这是因为抗体具有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详解】
A、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确。B、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早期的地球是炽热的球体,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谈不到生命的发生。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才逐渐为生命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水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当时由于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高空中也没有臭氧层阻挡,不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所以紫外线能直射到地球表面,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以及陨星穿过大气层时所引起的冲击波等这些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于是随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汇集入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B正确。C、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C正确。D、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现代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D错误。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2、D
【解析】
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酵母菌细胞,为了更加清楚,要用碘液染色。。
【详解】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酵母菌细胞,为了便于观察细胞核,就要用碘液染色。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在剖面上滴加碘液,目的是检验胚乳中富含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
故选:D
【点睛】
了解碘液在各种实验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3、D
【解析】
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详解】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生活。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毒营寄生生活,A正确。
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主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一般的生活接触如共餐、共浴、握手以及蚊叮虫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B正确。
C.研制艾滋病疫苗旨在提高人体对艾滋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能力,C正确。
D.对艾滋病患者不要有惧怕心理,要关心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他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不是歧视他,躲避他,D错误。
【点睛】
此题考查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一般。
4、A
【解析】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总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含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含阳光、温度、水、土壤等。
【详解】
A. 天鹅湖包括天鹅湖内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部分,属于生态系统。
B. 天鹅湖的所有植物只包含植物,没有动物和细菌真菌以及非生物部分,不属于生态系统。
C. 天鹅湖的所有动物只有动物,没有植物和细菌真菌以及非生物部分,不属于生态系统。
D. 天鹅湖的所有生物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属于生态系统。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含义的理解。
5、A
【解析】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能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干旱的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符合题意;
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B不符合题意;
“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C不符合题意;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属于生物能影响环境,D不符合题意。
6、D
【解析】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A.猫捉老鼠属于先天性行为,黄牛耕地、老马识途属于学习行为,A错误。
B.狗辨主客、鹦鹉学舌属于学习行为,尺蠖拟态属于先天性行为,B错误。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属于先天性行为,惊弓之鸟属于学习行为,C错误。
D.蛙声一片、蜻蜓点水、孔雀开屏属于先天性行为,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7、A
【解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⑥恐龙化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①草、⑤冬眠的蛇、⑦蘑菇、⑧家鸽,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A。
【点睛】
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8、C
【解析】
玉米种子未出土前,种子萌发过程,先萌发出根吸收水分,使呼吸作用变得更加旺盛,细胞不断分裂、分化,使细胞数量增加,种类增多,但是有机物被不断的用于呼吸作用而减少,故选项C错误。
9、D
【解析】
试题分析: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是23对。
考点:人的性别遗传。
10、B
【解析】
本题考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
【详解】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故选B。
【点睛】
解题关键是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措施。
11、A
【解析】
(1)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2)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理解。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3)呆小症﹑侏儒症都是人体激素分泌异常产生的疾病,贫血是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
(4)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
【详解】
A.手偶然碰到钉子后,马上缩回然后才感到疼痛,缩手说明脊髓有反射功能,而感觉到疼痛,说明脊髓有传导功能,A正确。
B.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促进物质循环,但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例如苔原生态系统,由生产者和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联通起来,B错误。
C.呆小症、侏儒症都是人体激素分泌异常产生的疾病,贫血是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