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西综考研外科学的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综考研外科学的知识点.docx

上传人:琥珀 2025/4/1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综考研外科学的知识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西综考研外科学的知识点 】是由【琥珀】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西综考研外科学的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西综考研外科学的知识点
西综考研外科学的知识点1
一、概论
:病原体入侵机体引起的局部或者全身炎症反应,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真菌等。
:一般指发生在组织损伤、空腔器官梗阻和手术后的感染,或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它包括2大类: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感染。
:<3周;亚急性感染:3周-2个月;慢性感染:>2个月。
:致病菌的数量及毒理;局部抵抗力;全身抵抗力;及时和正确的治疗。
:多为集中细菌混合感染;多数有明显而突出的局部症状;病变常比较集中,常在某个局部,并影响功能。
:严格无菌操作;彻底的清创;切开、引流。
二、浅部组织细菌性感染

(1)病因病理
疖:俗称疔疮,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好发于颈项、头面和背部。
(2)临床表现
红、肿、痛的小硬结,范围仅2 cm左右→结节中央组织坏死、软化,肿痛范围扩大,触之稍有波动,中心处出现黄白色的脓栓→脓栓脱落、破溃流脓。
脓液流尽炎症逐步消退后,即可愈合。有的疖无脓栓,自溃稍迟,设法促使脓液排出。
面疖特别是鼻、上唇及周围所谓“危险三角区”的疖症状常较重,病情加剧或被挤碰时,病菌可经内毗静脉、眼静脉进人颅内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颜面部进行性肿胀,可有寒战、高热、头痛、呕吐、昏迷等,病情严重,死亡率很高。
不同部位同时发生几处疖,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疖,称为疖病。与病人的抗感染能力较低(如有糖尿病),或皮肤不洁且常受擦伤相关。
(3)诊断与鉴别诊断
:(免疫力低下)发热+血常规+脓培养
:皮脂腺囊肿感染、痤疮轻度、痈。
(4)预防和治疗
原则:禁忌挤压。消除感染病因和毒性物质、脓液、坏死组织等,增强人体抗感染和修复能力。
:外敷、理疗;
:脓栓剔除;
:抗菌药物。可选用青霉素类或磺胺类等抗菌药物;或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有糖尿病者应给予胰岛素或降血糖类药物。
西综考研外科学的知识点2
一、颅骨缺损需行颅骨修补成形术
颅骨缺损是颅脑损伤病人伤后及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脑组织失去了正常颅骨的屏障作用而易受伤,且颅骨缺损能引起各种症状和影响外观,常需行颅骨修补成形术。
颅骨缺损局部常因劳动和体位的关系,凸出或凹陷,骨窗边缘的脑组织反复受损。颅腔是一个密闭的容器,颅骨缺损后,颅腔的密闭性受损,脑组织受大气压的影响,发生移位。开始有胀痛,患者可有头痛、头昏、焦躁不安、忧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长此以往成年人可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肢体活动不灵。脑膜-脑瘢痕形成时可伴有癫痫。长期颅骨缺损有脑膨出时,脑组织可萎缩及囊变,小儿易出现智力低下。章丘市中医医院脑科李宪峰颅骨修补材料有自体骨、金属代用品(现多用钛合金网)、有机物材料(骨水泥、有机玻璃等)。
颅骨修补手术指征:
1、颅骨缺损直径在3cm以上;
2、局部症状体征明显或引起头痛、恐惧等颅骨缺损综合征;
3、缺损部位有碍美观。建议在颅脑损伤术后3~6个月时进行颅骨修补成型术。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什么要做腰椎穿刺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各种原因所致血液积聚于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出血积存将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神经损害和脑水肿,并由此引起长时间头痛、头晕,甚至出现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
腰椎穿刺脑脊液引流术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以下优点:
1、减轻脑血管的痉挛和脑水肿。
2、减少血液中分解的毒性物质对脑神经组织的损害。
3、减轻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从而减轻病人痛苦。
4、可防治蛛网膜下腔粘连,减少伤后脑积水、硬膜下积液等后遗症。
5、减少伤后癫痫的发病率。
明确颅内压的高低和蛛网膜下腔的出血程度,指导临床用药。
操作时机与方法:在伤后2~3天病情趋向稳定后,每日或隔日做腰椎穿刺放出适量脑脊液,直至脑脊液变清。可促进出血吸收,有利于病情快速恢复。
三、颅脑损伤急救常识
送医院前让病人平卧,去掉枕头、头转向一侧,防止呕吐时食物吸入气管而致窒息。病人呕吐、口腔内有血液或分泌物较多时,要让病人侧卧,更不要捏人中或摇动头部以求弄醒病人,这样反会加重脑损伤和出血的程度。头皮血管丰富,破裂后易出血,看来很狼狈,但只要用一块纱布用手指压住即可。
四、颅底骨折的治疗护理常识
颅底骨折常伴有脑脊液耳漏或鼻漏,由于蛛网膜下隙于外界相通,易发生颅内感染,因此治疗和预防感染尤为重要。治疗以应用抗生素为主。患者应采取患侧卧位,根据自觉症状适当抬高床头15~30°,防止漏出液体逆流到颅内。保持鼻腔及耳道清洁、通畅,严禁堵塞和冲洗。定时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洗后放无菌棉球以吸附漏出的脑脊液。CSF漏夜量大,要估计漏出量并记录,并可调整头位加以控制。脑脊液鼻漏时,严禁从鼻腔吸痰及插胃管。严禁抠鼻、擤鼻。
西综考研外科学的知识点3
,半卧位有利于液体的引出。
,以消除反常呼吸。


、消瘦、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胸痛、咳脓痰。
,应重点观察病人呼吸情况。
,出现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及胸部无汗或少汗。




,过快可导致心衰。


,以免纵隔移位,心血管扭曲引起休克;可采取1/4侧卧位。


,病人开始进食后出现胸腔感染、胸腔积液表现。


,可能的原因是吻合口狭窄。
,胸骨后或剑突下有刺痛、烧灼感、咽部不适、异物感等。


、青紫、少尿、血压偏低、心音低钝,可有心律失常、颈静脉怒张、肺底湿性哕音。
、洋地黄、奎尼丁、利尿剂等药物。
,股疝嵌顿者最多。
,以免疝复发。
,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故半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
,内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内侧,腹股沟斜疝内环位于其外侧。




,否则易导致疝复发。
,膝、髋关节微曲。
、伤口沙袋压迫。

,腹压突然升高时疝块变大,不能回纳,但尚未发生血运障碍,即为嵌顿性疝。
(或腹膜后)出血。


,X线检查时多可看到膈下游离气体。
,强行还纳可加重腹腔污染。
45:,初步包扎伤口后迅速转送手术室,在麻醉下进行还纳。
,以避免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是肝炎后肝硬化。
: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前腹蹙交通支,腹膜后交通支。

,脾切除术后可出现血小板计数增加。
西综考研外科学的知识点4

答:蛛网膜下腔是在脊髓的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有一宽大的间隙。腰部最大,内含脑脊液,腰椎穿刺术-般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进行,此处不可能伤至脊髓,长的马尾神经根游动于脑脊液内,也不易刺伤。是腰穿的安全部位。
?
答:脊髓节段共分31个节段,颈髓8节,胸髓12节,腰髓5节,骶髓5节和1个尾节。

答:库欣(Cushing)反应随着颅内压不断上升,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为了维持必需的脑血流量,--方面脑血管扩张,另一方面机体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使全身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心搏出量增加,同时呼吸减慢加深,以提高血氧饱和度。动脉压升高并伴心率减慢、心搏出量增加和呼吸深慢的三联反应,即为库欣反应,或称全身血管加压反应。
?
答:瞳孔变化对比两侧瞳孔的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射同时注意观察两侧眼裂大小、眼球的位置和运动情况。伤后立即出现-侧瞳孔散大,是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所致;伤后瞳孔正常,以后--侧瞳孔先缩小继之进行性散大,并且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是小脑幕切迹疝的眼征;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或去皮质强直,多为
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终表现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对光反射消失,伴眼球分离或异位,常是中脑损伤的表现;眼球不能外展且有复视者,多为展神经受损;眼球震颤常见于小脑或脑干损伤。此外,要注意伤后使用某些药物会影响瞳孔的观察,如使用阿托品、麻黄碱使瞳孔散大,氯丙嗪使瞳孔缩小。
?
答:成人正常颅内压为70~200mmH20,正常儿童颅内压为50~100mmH2O。

答:脱水剂最常用高渗性脱水剂,如20%甘露醇250ml,在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完,每日2~4次。用药后10~20分钟颅内压开始下降,约维持4~6小时。若同时使用利尿药,降低颅内压效果更好,如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每日1~2次。脱水治疗期间,应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并注意纠正利尿药弓|起的电解质紊乱。使用高渗性液体后,血容量突然增加,可加重循环系统负担,有导致心力衰竭或肺水肿的危险,尤其是儿童、老人及心功能不全者,应注意观察和及时处理。停止使用脱水剂时,应逐渐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以防止颅内压反跳现象。
?
答:(1)拔管前,应先试行堵管。当痰液减少、呼吸及咳嗽力能明显恢复,病情稳定,试行堵管内套管1~2天,如无呼吸困难和缺氧等,再行完全堵塞套管2~4天,如患者发音良好,呼吸、排痰功能正常,自觉呼吸通畅,即可拔管。
(2)拔管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和动度,监测I氧饱和度是否正常,必要时给予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
?
答:颅脑损伤患者在转运途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种神经症状:
(1)意识障碍:由于受伤的严重程度不同,由轻至重可分为五种。①嗜睡;②朦胧;③浅昏迷;④中昏迷;⑤深昏迷。
(2)头痛、呕吐:受伤局部可有疼痛,但头部多呈持续胀痛,常伴有恶心和喷射状呕吐。
(3)局灶症状与体征:如运动区损伤出现锥体束征、肢体抽搐或偏瘫,语言中枢损伤出现失语等。
(4)颅内压增高和脑疝:表现为意识障碍或瘫痪程度有所加重或意识好转、清醒后又变为模糊,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瞳孔不等大以及锥体束征等表现。
?
答:病情监测:观察病人有无恶心、上腹部疼痛、饱胀、呕血、黑便、尿量减少等症状和体征。胃管鼻饲的病人,每次鼻饲前先抽吸胃液,并观察其颜色,如为咖啡色或血性,提示发生出。观察病人大便的量、颜色和性状,进行大便隐血试验以及时发现小量出血。观察病人有无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皮肤湿冷、烦躁不安、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如有则配合抢救,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药。
?
答:康复指导教会病人和家属自我护理的方法和康复训练技巧,如向健侧和患侧的翻身训练、桥式运动等肢体功能训练及语言和感觉功能训练的方法;使病人和家属认识到坚持主动或被动康复训练的意义。
?
答:病情观察实施亚低温冬眠疗法前,应观察并记录病人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以作为治疗后观察对比的基础。在冬眠降温期间要预防肺炎、冻伤及压疮等并发症,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收缩压低于100mmHg,呼吸慢而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停药。变化,若脉搏超过100次/分

答:及时拔管持续弓|流时间通常不超过1周,时间过长易发生颅内感染。拔管前行头颅CT检查,并先试行夹闭引流管24小时,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开放引流;如未出现上述症状病人脑脊液循环通畅,即可拔管拔管时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逆流感染。拔管后加压包扎,嘱病人卧床休息和减少头部活动,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