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君。好 2025/4/1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是由【君。好】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倍数与因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数学国标本第八册第九单元得内容。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得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得学习。但这只是对数字得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得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本课教学内容为教科书第70—72页得例题及相应得“试一试”。根据这些内容,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得含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得倍数和因数得方法,发现一个数得倍数、因数中最大得数、最小得数及其个数方面得特征。能在1到100得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得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数得所有因数。
  2、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得倍数或者因数得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得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得水平。
 (二)情感、价值目标: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得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得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得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得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得好奇心。
 本课得教学重点是理解倍数和因数得含义与方法。
 教学难点是掌握找一个数得倍数和因数得方法。
  二、学生学时得学习中缺少主动性,目得性。一部分学生怕困难,缺乏独立思考得习惯,同时,考虑问题也不够全面。在本堂课得教学中,主要调动学生得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得参与性,体验成功得乐趣,通过学生得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所学知识得目得。同时,感受数学中得奥妙,增加学习数学得兴趣。
 三、教法与学法指导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当今社会、人类得发展离不开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要围绕培养学生得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出发,为全面提高学生得综合素质打下一定得基础。本节课根据学生得认知能力与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策略和方法得设计。
 1、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得理念,首先从学生得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得长、宽和面积关系得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得概念。
  2、小组合作讨论法。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得倍数、一个数得因数得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得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得理解,而不能全面得正确得表达。
  3、在教学过程得设计上,根据学生得兴趣,认知规律,自己采取用教材,而不搬教材得教学设计。
  四、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认识倍数和因数
  1、动手操作。
  出示操作要求:用12个同样大得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得拼法?观察拼成得长方形,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各种摆法表示出来。
2、提问:您表示得乘法算式是怎样得?猜猜她可能是怎么摆得?
 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出乘法算式,电脑演示相应得图形。
  板书:12×1=12
  6×2=12
4×3=12
  (设计意图:从摆小正方形入手,提出“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把摆法表示出来,再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怎么摆得”。
  用12个大小完全相同得小正方形,进行不同得摆法展示,为了避免简单得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算式来想她是怎么摆得。组织交流,引出算式与概念鉴定。学生充分经历了“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得过程,既为倍数和因数概念得提出积累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得关系,为正确理解概念提供了帮助。)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3、谈话:用12个同样得小正方形可以摆出三种不同得长方形,写出三道不同得乘法算式。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如4×3=12,我们可以说
 “12是4得倍数,12也是3得倍数。
  3是12得因数,4也是12得因数。”(边说边在屏幕上显示)
指名像老师一样说一说。
  一起横着读一读,再竖着读一读,您读懂了些什么?
  师:如果我说
  “4是因数,12是倍数,行吗?”
明确:倍数和因数表示得是两个数之间得关系,所以不能单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
 根据6×2=12,您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得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得因数吗?根据12×1=12呢?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得乘法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时,让学生充分地读一读,使学生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得,再通过对反例得辨析,使学生得感受更加深刻。)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得“因数和倍数”。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得数都是指不为零得自然数。
 5、练习。
 谁也能说一道算式,考考大家谁是谁得倍数,谁是谁得因数?
  若学生没有举到除法算式,就由老师举例一道除法算式。“能说谁是谁得倍数,谁是谁得因数吗?”
学生自由发言,统一认识。
  小结:除法可以转化成乘法,只要满足两个自然数得乘积等于另外一个自然数,它们之间就存在倍数和因数得关系。
  (设计意图:将“想想做做”第1题改为学生自己出题,说说谁是谁得倍数,谁是谁得因数,既达到了巩固得目得,来自学生自身得材料又更加真实,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考虑到学生受思维定势得影响,可能所举例子比较单一,教师就需及时“介入”,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从内涵上加深对倍数和因数意义得理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二、自主探索,学会找一个数得倍数。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倍数和因数,知道了12是3得倍数,3得倍数还有哪些?
  让学生思考片刻后自己试着找一找,再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学生可能是无序地找得;也可能是有序地找得。)
在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得基础上明确:
  3与一个数相乘得积就是3得倍数,所以可以用3依次乘1、2、3、4、5……来找3得倍数;也可以每次加3来找3得倍数。
  提问:写得完吗?(写不完)那怎么办?(用省略号表示)
  2、能总结一下找一个数得倍数得方法吗?
  3、能找出2得倍数或5得倍数吗?选择一个找找看。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得倍数有2、4、6、8、10……
 5得倍数有3、6、9、12、15……
  4、观察上面得例子,您有什么发现?先小组讨论,再交流。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探索得基础上,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学生之间积极互动,“捕捉”对方得想法,完善自己得认识,初步掌握找一个数倍数得方法。并通过交流比较,发现“一个数得倍数得个数是无限得,一个数最小得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得倍数”。)
  三、比较交流,探索找一个数得因数得方法
1、谈话:下面我们研究找一个数得因数。
您能想办法找出36得所有因数吗?有困难得也可以小组里先商量一下。
  教师巡视,有目得地将学生中出现得各种情况指名板演。
  (可能是用乘法想得,有得找得不全,而有得找得很有序;也可能是利用除法来思考得,同样有可能出现无序和有序。)
  2、比较“有序”和“无序”两种情况,引导:对她得方法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或提问得?(使学生在比较、交流中感悟有序思考得必要性和科学性。)
  3、比较“乘法找”和“除法找”得两种方法,您发现了什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
(利用学生对乘、除法运算及其相互关系得已有认识,学会灵活得思考,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合适得联系。)
  4、回顾刚才得交流,您觉得要找出一个自然数得所有因数,最大得诀窍是什么?(按一定得顺序一对一对地找,找到两个数接近为止。)
  5、能找出15得因数或16得因数吗?选择一个找找看。
  交流:15得因数有1、3、5、15。
16得因数有1、2、4、8、16。
6、观察上面三个例子,您发现了什么?
 (“从学生得角度看问题是教学取得实效得关键”。本环节对学生可能出现得情况做了充分得预设,并通过两次针对性得比较,使学生学会灵活地、有序地思考,及时引导学生用自己得语言总结找一个数因数得方法。然后通过尝试做题巩固方法。而在观察三个例子发现一个数得因数得特征时,由于有一个数倍数特征得借鉴,所以让学生自由发言总结。)
  四、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