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亡羊补牢》教案精品(篇) 】是由【圭圭】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亡羊补牢》教案精品(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亡羊补牢》教案精品(篇)
《亡羊补牢》教案1
设计理念
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寓意深刻,教学时应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学、探讨、沟通、品读、实践等教学活动,理解内容,感悟寓意,从而陶冶情操,培育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标
1相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能组词、扩词。
2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两则寓言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3有主动学习寓言的愿望。
教学重点
会相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意。
教具打算
教学挂图、动物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情景导入
1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有语言精湛、意境美丽的唐诗宋词;有形式固定、意思精练的成语,还有约定俗成的俗语、谚语。今日我们学习的课文叫寓言。
2板书课题:寓言两则。借助拼音读课题。
3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本节课我们学习《坐井观天》。
4媒体出示:(小鸟飞来落到井沿上,一只青蛙坐在井里)师解说图像。
5青蛙和小鸟见面了,它们说些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吧。一边看着书,一边听录音。
二、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标诞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
3小组沟通: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
4老师检查识字状况:抽读、正音、齐读。
5指导书写“此”、“渴”(可让学生沟通)。
6勾出文中生词,并读几遍。
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寓意
1释题:坐井观天。质疑:谁坐在井里看天,看到的天是什么样?
2齐读课文,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为什么事而争辩不休?
3小组探讨:
(1)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而争辩?
(2)青蛙和小鸟各自认为天有多大,理由是什么?
4汇报沟通。
5媒体出示青蛙和小鸟争辩的对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读,通过读、议、评,体会句子的'意思。
6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谁错,为什么?
7实践活动:用白纸卷成一个小筒,从筒的一头看天。沟通体会,从而理解青蛙相识事物的局限性。
8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练习
1分角色表演《坐井观天》。
2引导想象:假如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怎么想,怎么说?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了这则寓言的感受。
五、学法迁移,自主学习《亡羊补牢》
1小组读课文,沟通: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读不懂?
2全班齐读课文,提出不懂的地方:探讨、沟通、理解。
3媒体出示句子:“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中感悟句子意思和养羊人的心情。
4邻居和养羊人的看法谁对谁错?为什么?
5抽读、齐读最终一段。探讨:这一次养羊人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改变,结果如何?理解:懊悔,事后后悔,赶快抓住时机,加快速度。你认为养羊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6总结寓言:亡羊补牢。亡:丢失。牢:牲口圈、羊圈。羊丢失了再修补羊圈。比方:错误发生后,刚好订正,补救还不为迟。
六、拓展延长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错误发生后,应当怎样做。
附:板书设计
青蛙坐井观天(眼界狭小)
天井口般大(所见有限)
亡羊补牢
羊丢失了第一次不修羊圈,羊又丢了
其次次抓紧修羊圈,羊再没丢了
比方:错误发生了,刚好订正,还来得及。
《亡羊补牢》教案2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读写。
,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这则寓言故事。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
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你们读过寓言故事吗?(板书:寓言)
“寓”,是寄予的意思(板书);“言”,讲道理。寓言的意思就是通过一个生动好玩的小故事,告知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启发和教化。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两则寓言。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亡羊补牢。,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亡”的'意思是失去。“牢”畜的圈。)
?
(羊丢失以后修补羊圈。)
二、初读课文。
,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解决。
,这则寓言说明白什么道理?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检查复习。
指名读课文,订正读音,提示学生应留意的问题。
读音方面:
“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juàn”,不要读成“quān”。
“窟窿”的“窿”读轻声。
字形方面:
“叼”:左右结构,左边最终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撇”。
“悔”:左右结构,左边是“忄”不要写成“十”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两点写成竖。
“修”:左右结构,右下方是“三撇”,不要写成“三点”
词语说明:
叼走:衔在嘴里拖着。
邻居:邻居。
劝说:劝服,讲清道理,使人感好听从。
懊悔:懊恼过去做得不对。
四、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思索:《亡羊补牢》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邻居的劝说,其次天又丢了羊。他懊悔没有听邻居劝说,赶
紧把羊圈修好,从今,再也没有丢羊。)
?后来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1)读书,小组探讨。
(2)班上沟通。
起先想:羊丢了,修圈已晚,没用。
后来想:假如现在不补羊圈,就不是丢一只、两只的事,而会丢得更多。因此现在修还不晚。做:动手,堵上,修得结牢固实。
结果:从今,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五、小结。
。
这则寓言告知我们,一个人有了错,只要仔细改,就不算晚。
,谈感想。
六、作业。
。
。
《亡羊补牢》教案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留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订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打算:
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爱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日,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缘由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留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揣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索: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其次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沟通: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留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缘由,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邻居劝说,他不听。
(1)邻居就是(邻居),留意坊读轻声。
(2)邻居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说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邻居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说。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说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假如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留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探讨沟通: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懊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假如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今,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今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今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说过他的邻居刚巧路过,想想邻居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