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咳嗽变异性哮喘20例临床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咳嗽变异性哮喘20例临床分析.docx

上传人:fuxiyue 2025/4/18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咳嗽变异性哮喘20例临床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咳嗽变异性哮喘20例临床分析 】是由【fuxiyu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咳嗽变异性哮喘20例临床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咳嗽变异性哮喘20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的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临床主要表现为顽固性干咳或伴胸闷。由于缺乏典型的哮喘症状,临床易误诊,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避免气道的进一步损伤,从而降低典型性哮喘的发病率。现将我们2003—2007年收治的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6~45岁。病程2月~2年。有明显诱因诱发或者使之加重者15例;发作有明显季节性的5例;冷空气或者刺激性气体吸入加重或诱发的8例;运动后加重或诱发3例;有个人过敏史[];有哮喘家族史3例。全部病例就诊前曾用抗生素及止咳祛痰药物治疗2周以上无效。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其中干咳16例,以干咳为主并少量白黏痰者4例,干咳以夜间卧床临睡时、晨起时及冷空气刺激时为甚;咳嗽伴有胸闷3例。查体肺部均无哮鸣音。X线胸片均未见异常。过敏原皮肤点刺激试验阳性12例。肺功能检查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均占预计值的80%以上,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18例。
 诊断标准[1] (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2个月,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多与接触变应原、理化刺激、运动有关;(2)查体无阳性体征,肺功能和胸片正常;五官科检查未见异常;(3)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4)抗生素和止咳药物无效,支气管扩张剂或激素治疗有效;(5)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变应原试验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6)除外其他病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给予倍氯米松气雾剂,每次一喷,3次/d,西替利嗪片 10 mg,2次/d。疗程1~4周。氨茶碱缓释片每晚 。
2 结果
20例患者中,用药1周后症状完全缓解的8例;治疗2周后咳嗽明显减少的12例,所有病例均在3周后症状逐渐消失。全部病例观察1月后无明显发作。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或者唯一症状的哮喘。CVA基本病理变化与典型哮喘相似,都是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2]。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介导的变态反应和气道慢性炎症导致了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目前认为CVA是早期哮喘的一种表现形式,咳嗽可进一步增加气道高反应性,有可能发展为典型的哮喘,应及时诊断和治疗[3]。CVA的实质是持续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因此其治疗亦与哮喘大致相同,首选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其次为支气管扩张剂等,常需联合用药。
本组患者应用抗哮喘药物联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认为抗炎及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首选糖皮质激素,激素可抑制炎症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有效降低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是治疗哮喘的基本药物。倍氯米松为吸入型激素制剂,有较强的呼吸道局部抗炎作用,可使吸入的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及黏膜下受体,局部发挥抗炎作用比口服或全身用药见效快,药量小,疗效高,全身副作用较小,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哮喘发作。茶碱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拮抗腺苷受体而有效地舒张支气管,另外小剂量茶碱还可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4]。西替利嗪是H1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迟发性变态反应和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并能抑制嗜酸粒细胞浸润,具有抗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的效应[5],与激素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并且可以减少激素的用量。总之,应用联合治疗方案副作用少,效果可靠,可以作为CVA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
【参考文献】
[1] Fujimura M, Ogawa H, Nishizawa Y, et of atopic cough with cough wariant asthma is atopoc cough a precursor of asthma[J]?Thorax, 2003,58(2):14-18.
[2] 黄少丹,[J].中华呼吸内科杂志,1997,20:283-286.
[3] 姜世沽,[J].华西医学,2002,17(3):442-443.
[4]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
[5] 李明华,[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5,22(11):48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