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第三节主从触发器讲课文档 】是由【胜利的果实】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三节主从触发器讲课文档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三节主从触发器
第1页,共16页。
(优选)第三节主从触发器
第2页,共16页。
2.电路特点
(2)CP=1:主触发器工作,钟控RS→Qˊ Qˊ
(3)CP由1→0,主触发器禁止状态,Qˊ Qˊ保持原状态
(1)主触发器由CP控制,从触发器由CP控制
CP=0:从触发器禁止状态(不工作),Q 、Q保持原状态
CP由0→1,主触发器工作,钟控Rˊ Sˊ→Q 、Q
在CP的一个周期内,CP=1期间接收信号,CP由1→0(下降沿)翻转(Q状态可改变),且Q与Q只能翻转一次,克服发空翻现象。
第3页,共16页。
3.工作原理
(1)当CP=0时,CP=1。在CP=0期间,RS触发器的输出状态始终不会变,即Qn+1=Qn。
(2)当CP由0跳变到1之后,即CP=1,CP=0。主触发器被打开接收R、S信号,使Q'和Q'获得一个新状态。但从触发器被封锁,所以输出端Q、Q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3)当CP由1下降为0时,CP变为0,CP变为1,这时主触发器被封锁,从触发器打开,接收在CP=1时,主触发器存储的信号,使从触发器的输出状态变化。
0
1
0→1
1→0
1→0
0→1
第4页,共16页。
R=S=0:
0
0
1
0
1→0
0→1
R=0,S=1:
① CP=1间, Qˊ Qˊ保持原状态; CP=0, Q Q保持原状态
① CP=1间,Qˊ=1 Qˊ=0;CP=0,Q Q保持原状态
1
1
0
1
0
1→0
0→1
1
0
② CP=1→0, RS不起作用 Qˊ=1→Sˊ Qˊ=0→Rˊ CP=1,Q=1 Q=0 (同S)
② CP=1→0, RS不起作用;Qˊ Qˊ保持原状态,CP=1,由于Rˊ= Qˊ S ˊ = Qˊ保持原状态,∴Q Q保持原状态
第5页,共16页。
R=1 , S=0:
0
1
1
0
R=1,S=1:
① CP=1间,Qˊ=0 Qˊ=1;CP=0,Q Q保持原状态
1
0
1
0
1
1
1
1→0
0→1
1
1
② CP=1→0, RS不起作用 Qˊ=0→Sˊ Qˊ=1→Rˊ CP=1,Q=0 Q=1 (同S)
① CP=1间,Qˊ= Qˊ=1;CP=0,Q Q保持原状态
1
0
1→0
0→1
② CP=1→0, RS不起作用 Qˊ=1→Sˊ Qˊ=1→Rˊ CP=1,Q=Q=1(状态不定)
第6页,共16页。
4.特性表与特征方程(CP=1→0下降沿有效)
显然:从特征表中可知,与钟控RS触发器相同。
但注意:钟控RS为CP=1间有效,
主从RS为CP=1→0有效
主从RS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为
(约束条件)
(CP下降沿有效)
第7页,共16页。
显然:主从R-S触发器输出状态的改变,发生在CP的负向跳变时刻,即CP时钟的下降沿(CP=1→0)。
CP
S
R
Q
S R
Qn+1
0 0
0 1
1 0
1 1
不变
0(同S)
1(同S)
不定
主从RS触发器状态转换图同钟控RS触发器
5.波形图
初始状态为Q=0
第8页,共16页。
二、主从结构JK触发器
主从RS触发器解决了空翻现象,但在CP=1期间,RS存在约束,为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主从JK触发器。
1、电路组成和逻辑符号
在主从R-S触发器的基础上引入两根线,Q引入到门G2的输入, 引入到门G1的输入;
S换成J , R换成K
第9页,共16页。
分析怎样解决约束问题
在主从RS触发器中:CP=1 R=S=1, Qˊ= Qˊ=1
CP=1→0时,CP=1此时从触发器Sˊ=Rˊ=1→ Q=Q=1
但在主从JK触发器中:
CP=1 J=K=1,(此时触发器原态为1,Q=1 Q=0),
1
1
1
1
0
门G2的输入:CP=1、K=1、Q=1→G2的输出为0
门G1的输入:CP=1、J=1、Q=0→G1的输出为1
1
0
1
0
Qˊ=0,Qˊ=1
CP=1→0(CP=1),Sˊ= Qˊ=0 Rˊ= Qˊ=1→使从触发器Q=0 Q=1,与原态相反,解决了约束问题。
1→0
0→1
0
1
第10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