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25-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25-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sunny 2025/4/19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25-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25-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是由【sunny】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25-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25-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总分: 150分  年级/班级: 高三〔1〕班
一、现代文阅读〔共5题,每题3分〕
要求:阅读下面的现代文,答复以下问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我〞是北京人,长在北京,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小时候,我常常跟父亲去故宫、天安门、颐和园等地方游玩,那些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发现,北京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更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
1. 文章开头作者提到自己对北京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主要来源于什么?
2. 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 文章最后一句“北京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更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北京的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5题。
①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和荣辱。②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之一。③长城的修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秦、汉、明等朝代的扩建和修缮,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4. 文章中提到的长城的起始和终止地点分别是哪里?
5. 文章中提到长城的修建始于哪个时期?经过哪些朝代的扩建和修缮?
二、古诗文阅读〔共5题,每题3分〕
要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答复以下问题。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 诗歌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 诗歌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5题。
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④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文章中孔子提到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5. 文章中孔子提到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有什么寓意?
三、文言文翻译〔共5题,每题4分〕
要求:将以下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 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子有德便是才。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四、作文〔共1题,50分〕
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近日,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成功培育出了一种名为“高原玫瑰〞的植物,这种植物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材料二: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鼓励他们勇攀科技顶峰。
材料三:科技创新是国家开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要实现高质量开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请以“科技创新:国家开展的驱动力〞为题,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看法。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1. 答案:作者对北京的深厚感情主要来源于作者对北京的历史悠久和现代活力的亲身感受。
解析思路:通过文章开头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从小对北京有深刻的了解和体验,这种体验使得作者对北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2. 答案:文章中作者提到的地方有故宫、天安门、颐和园等,这些地方给作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深刻的印象。
解析思路:从文章中提到的具体地点,可以推断出这些地方是作者童年记忆中的重要局部,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答案:文章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北京的历史底蕴和现代活力的赞美和自豪。
解析思路:通过最后一句“北京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更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可以看出作者对北京的全面认可和情感。
二、古诗文阅读
1. 答案:诗歌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夕阳西下时,阳光照在山峦之上,黄河水奔流入海的壮丽景象。
解析思路:从诗句的字面意思和背景知识可以理解,这里描绘了一幅山河壮美的画面。
2. 答案:诗歌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想要看得更远,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解析思路:诗句中的“千里目〞和“上一层楼〞是比喻,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表达了自己不断进取的愿望。
3. 答案:诗歌的主题是追求高远理想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解析思路: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可以概括出诗歌的主旨是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
三、文言文翻译
1. 答案:不是蛇和鳝的洞穴就无法寄托身心,是因为心志急躁。
解析思路:将文言文中的“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翻译成现代汉语,解释“用心躁也〞的意思。
2. 答案:女子如果没有才学就是有德,男子如果有德就是有才。
解析思路: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解释“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子有德便是才〞的含义。
3. 答案:懂得知识的人不如喜爱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知识为乐趣的人。
解析思路: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解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含义。
4. 答案:王师北定中原的那一天,家祭时不要忘记告诉你们的父亲。
解析思路: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解释“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含义。
5. 答案:不合礼法的东西不要看,不合礼法的话不要听,不合礼法的话不要说,不合礼法的事不要做。
解析思路: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解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含义。
四、作文
答案:〔此处省略作文内容,具体内容需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进行评价。〕
五、作文
答案:〔此处省略作文内容,具体内容需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进行评价。〕
六、作文
答案:〔此处省略作文内容,具体内容需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