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燃气管网维护保养抢修安全操作规程【】 】是由【guwuta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燃气管网维护保养抢修安全操作规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燃气管网维护、保养、抢修安全操作规程
一、地上管道检漏:
1、常用的检漏方法为肥皂液法、嗅觉法和仪器检漏法
等,禁止用明火进行检漏。
2、检漏时,遇管道与房屋平顶接近时,必须先驱散平
顶处可能积聚的燃气,然后再进行操作。
3、进入房屋隔层和专用管线设备的通道内检漏必须戴
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安全带及 36V 安全行灯,且必须配
备专人在室外监护。
4、检漏区必须保持周围空气流通,禁止明火接近。
5、查到泄漏点后,应迅速做好临时堵漏措施,然后进
行修复。
二、地下管道检漏:
1、检查管线周围树木、花草等有否枯死现象,然后判 : .
断管道是否泄漏。
2、从管线附近的水井、窨井、阴沟、建筑物墙脚缝槽
处,检查有无泄漏现象。
3、地下管禁止用明火查漏。
4、钻孔探测时, 米,避免毁坏地下通
讯电缆及其它公共设施。
5、确定泄漏点和区域后,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同时
采取临时堵漏措施。
6、泄漏检查可采用仪器检测或地面钻孔检查,可沿管
道方向或从管道附近的阀井、窨井或地沟等地下构筑物检
测。
三、燃气管网停气、降压、动火及通气:
1、燃气管网停气、降压、动火及通气作业应建立分级
审批制度,并应制定作业方案和填写动火作业报告。
: .
2、燃气管网停气、降压、动火及通气作业,必须设专
人负责现场指挥,并应设安全员。
3、燃气管网停气、降压、动火及通气作业必须配置相
应的通讯设备、防护用具、消防器材、检测仪器等。
4、停气与降压作业时间宜避开用气高峰和恶劣天气。
5、停气作业时,应能可靠地切断气源,并将作业管段
内燃气安全排放或置换合格。
6、降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降压速度。
7、降压作业应有专人监控管道内燃气压力,严禁管内
产生负压。
8、降压作业时管内燃气压力应控制在 300-500Pa 范围
内。
9、运行中燃气设施需动火作业时,应有安全、技术、
工程等部门配合与监护。
: .
10、动火作业时,应划出作业区并设置护栏,作业区内
应保持空气流通,无燃气聚积。
11、停气作业前,应置换作业管段或设备内的燃气、并
附合下列规定:
(1)采取直接置换法时,应取样检测混合气体中燃气的浓
度,经连续三次(每次间隔 5min)测定均在爆炸下限 20%以下
时,方可动火作业。
(2)采用间接置换法时,应取样检测混合气体中燃气或氧
的含量,经连续三次(每次间隔约 5min)测定均符合要求时,
方可动火作业。
(3)燃气管道内积有燃气杂质时,应充入惰性气体或采取
其它有效措施进行隔离。
(4)停火动火操作过程中,当有漏气或窜气等异常情况
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待消除异常情况后方可继续进行。
(5)当作业中断或连续作业时间较长时,均应重新取样检
测,附合前面(1)和(2)条款时,方可继续作业。 : .
(6)实施置换作业前,必须对管道设备逐一检查抽检管道
水井积水。
(7)置换作业必须由三人以上协同进行,专人负责,并随
时联系,没有指令不得随意开启或关闭燃气阀门。
(8)置换遇阻时,必须查明原因,清除阻塞物,不能随意
提高燃气压力强制通气。
(9)放散点应注意选在管道末端且尽可能离开居民密集
区域或交通道口,事先应对周围居民和行人进行安全宣传、
布置警戒、配备灭火器材,一般情况下,禁止在室内立管放
散。
(10)放散点应加短管以提高放散口标高,并设专人负责
放散。
(11)置换后管内燃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合格:
A 氧含量在 1%以下;
: .
B 取样试烧火焰呈兰色。
12、带气动火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燃气浓度检测器,当确认操作不会发生燃气爆
炸时,方可带气动火作业。
(2)带气动火作业时,管道内必须保持正压,其压力控制
在 100-500Pa,应有专人监控压力。
(3)新、旧钢管连接动火作业时,应先采取措施使新的管
道电位平衡。
(4)带气接线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现场指挥,并有带气作业
方案,熟悉带气作业技术人员承担。
(5)带气作业方案由技术负责人向参加作业的全体人员
进行方案交底。
(6)动火作业引燃的火焰,必须有可靠、有效的方法随时
将其扑灭。
: .
(7)带气作业方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管材规格、品种、敷设方式、阀门位置、放散口位置
和管线长度。
B 所需工具、器材、防护用品。
C 作业人员分工和时间安排。
D 安全操作技术要求、安全保卫、监护工作要求以及发
生意外事故的紧急抢救措施。
(8)带气接线可以采用堵气袋、湿巾 (小管径)或配筑墙堵
来隔绝气源和防止堵气袋位移。
(9)带气切割、焊接、塞 (撤)堵气袋等作业人员须带长管
式防毒面具,吸气口应在上风口有新鲜空气地方。
(10)带气作业区 10 米内不准有易燃物和火源;氧气瓶、乙
炔瓶必须放在 10 米以外,如夜间作业应采用防爆照明设备。
(11)带气操作工具应使用不发火花工具,现场应配足够 : .
灭火能力的消防器材。
(12)带气动火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设置燃气浓度检测器,当确认操作环境不会发生燃
气爆炸,方可带气动火作业。
B 带气动火作业时,管道内必须保持正压,其压力宜控
制在 100-500Pa,应有专人监控压力。
C 新、旧钢管连接动火作业时,应先采取措施使新、旧
钢管道电位平衡。
D 动火作业引燃的火焰,必须有可靠、有效的方法随时
将其扑灭。
E 室外作业坑必须设置安全疏散通道。
F 带气作业应配备二组以上操作工。
(13)设置临时燃气放散火炬应附合下列规定:
: .
A 放散火炬的管道上应设置控制阀门和防回火装置。
B 放散火炬应协调在带气作业点的上风向,并保持安全
距离。
C 火炬应高出地面 以上。
D 放散火炬现场应备有干粉灭火器等有效的消防器材。
(14)通气作业应严格按照方案执行。燃气设施维护、检
修或抢修作业完成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合格方可进行通气
置换作业。
(15)通气置换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根据管线情况和现场条件确定放散点数量与位置。
B 应在地点段安装压力表,在每个末端放散管上安装取
样管。
C 置换放散时,应有专人负责监控压力及取样检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