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麦芽制造工艺与质量评价 】是由【fuxiyu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麦芽制造工艺与质量评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麦芽制造工艺与质量评价
一、麦芽制造工艺
1、浸麦
①.提高大麦的含水量,使大麦吸水充足,达到发芽的要求。麦粒含水 25%~35%,即可均匀发芽。
但对酿造用麦芽,要求胚乳充分溶解,含水必须达到 43%~48%。
②.通过洗涤,除去麦粒表面的灰尘、杂质和微生物。
③.在浸麦水中适当添加石灰乳、Na2CO3,、NaOH、KOH、甲醛等中任何一种化学药物,可以加速
麦皮中有害物质(如酚类、谷皮酸等)的浸出,提高发芽速度和缩短制麦周期,还可适当提高浸
出物,降低麦芽的色泽。
2、发芽
未发芽的大麦,含酶量很少,多数是以酶原状态存在,通过发芽,使其活化和增长,并使麦
粒生成大量的各种酶类,随着酶系统的形成,胚乳中的淀粉、蛋白质、半纤维素等高分子物质在
酶的作用下,得以分解成低分子物质,使麦粒达到适当的溶解度,满足糖化的需要。
发芽设备的维护
箱式发芽设备有发芽室、发芽箱、翻麦机、空调箱、进出料设施.每年大修,全面检查,拆
修或更新损耗部件,发芽室的墙和顶部涂刷防霉涂料,箱体涂刷防锈涂料。日常做到勤检查,勤
加油,勤调节,无油渗漏等现象,并做到:
(1)启动各种电动机时,操作人员应等运转正常。电流稳定后,方可离开。
(2)翻麦机运转中应注意电流表指针读数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行程开关和挡铁器是否有效。
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停车检修,齿轮传动部件要定期加油,并防止油箱漏油。 : .
(3)翻麦机、刮麦铲设置的电气连锁装量应符合操作要求,转移车道轨对准后方可开车,以防操
作失误造成碰撞,而发生机械人身事故。
3、绿麦芽的干燥
绿麦芽用热空气强制通风进行干燥和焙焦的过程即为干燥。
干燥目的:
(1) 除去绿麦芽多余的水分,使麦芽水分降低到 5%以下。
(2) 终止绿麦芽的生长和酶的分解作用,并最大限度地保持酶的活力。
(3) 经过加热分解并挥发出 DMS 的前体物质,改善啤酒的风味。
(4) 除去绿麦芽的生腥味,经过焙焦使麦芽产生特有的色、香、味。
(5) 干燥后易于除去麦根。麦根吸湿性强,不利麦芽贮存,有苦涩味并且容易使啤酒混浊。所
以,不能将麦根中的成分带入啤酒中。
麦芽干燥的操作:
由于麦芽干燥设备类型很多,所以麦芽干燥的具体操作方法也不尽一样,但对麦芽干燥的全
过程来说,基本上可分三个阶段:
(1)低温脱水阶段:经过强烈通风,将麦芽水分从 41%~43%降至 20%~25%,排出麦粒表面的
水分,即自由水。控制空气温度在 50~60℃,并适当调节空气流量,使排放空气的相对湿度维
持在 90~95%。
(2)中温干燥阶段:当麦芽水分降至 20%~25%后,麦粒内部水分扩散至表面的速度开始落后
于麦粒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使水分的排除速度下降,排放空气的相对湿度也随之降低,此时应
降低空气流量和适当提高干燥温度,直至麦芽水分降至 10%左右。
(3)高温焙焦阶段:当麦芽水分降至 10%以后,麦粒中水分全部为结合水,此时要进一步提高
空气温度,降低空气流量,且适当回风。淡色麦芽麦层温度升至 82~85℃,深色麦芽麦层温度
升至 95~105℃,并在此阶段焙焦 2~,使淡色麦芽水分降低至 %~5%,浓色麦芽水分降
至 %~%。
干燥操作时,要首先检查干燥炉的排风口是否打开,回风口是否关闭,进料阀门及下料的管
路阀门(高效炉除外)是否关闭,蒸汽散热器的新风口是否关闭,门是否关闭以及风扇是否开启,
然后通知锅炉需要用蒸汽时间。开始进料,卸料结束后开始干燥,开启风机,打开干燥温度自动
记录装置,并定期检查和调整进风温度和排风温度,做好记录。焙焦结素束后,关闭好蒸汽阀门,
停止供汽,打开排风窗,关闭风机、回风窗,将风扇的开启程度定为零。
4、除根
出炉麦芽中大多还带有 3%~4%的根芽,因其对麦汁制备毫无价值而须除去,此过程称为除
根。
(1)出炉后的干麦芽要在 24h 内除根完毕。
(2)除根后的麦芽中不得含有麦根。
(3)麦根中碎麦粒和整粒麦芽不得超过 %。
(4)除根麦芽应冷却到室温。
5、麦芽的冷却
干燥后的麦芽仍有 80℃左右的温度,加之麦根较强的吸湿性,尚不能进行贮藏,因而要进
行冷却。
6、磨光
麦芽出厂前可设置磨光机处理麦芽,以除去附着在麦芽上的赃物和破碎的麦皮,使麦芽外观
更加漂亮,口味纯正。
麦芽磨光机主要由两层倾斜筛面组成。第-层筛去大粒杂质,第二层筛去细小杂质,倾斜筛
上方飞尘被旋风除尘器吸出。其原理是经过筛选后的麦芽落入急速旋转的带刷转筒内 (转速 : .
400~450r/min),被波形板面抛掷,使麦芽受到刷擦、撞击,达到清洁除杂的目的。磨光机附
有鼓风机,以排除细小杂质。麦芽的磨光损失占干麦芽重量的 %~1%。
7、干燥麦芽的贮存
除根后的麦芽,一般都经过 6~8 周(最短 1 个月,最长为半年)的贮存后,再投入使用。
①由于干燥操作不当而产生的玻璃质麦芽,在贮存期间向好的方面转化。
②新干燥麦芽经过贮存,蛋白酶活性与淀粉酶活性得以提高,增进含氮物质的溶解,提高麦芽
的糖化力(约 1~2%)及麦芽的可溶性浸出物,可改善啤酒的胶体稳定性。
③提高麦芽的酸度,有利于糖化。
④麦芽在贮存期间吸收少量水分后,麦皮失去原有的脆性,粉碎时破而不碎,利于麦汁过滤;
胚乳也失去原有的脆性,质地得到了显著改善。
二、麦芽的质量评价
麦芽的性质决定啤酒的性质,为了使麦芽能在啤酒酿造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必须了解其特性。
麦芽的性质复杂,不能通过个别的方法或凭个别的数据来判断其质量,所以,要想对麦芽质量作
比较准确的评价,必须对麦芽的性质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即必须对它的外观特征及其一系列的物
理和化学特性,进行全面判断才能做出比较确切的评价。
(一)感观特征
麦芽感观特征及其评价见表 2-2-1。
表 2-2-1 麦芽的感观特征
项 目 特征与评价
夹杂物 麦芽应除根干净,不含杂草、谷粒、尘埃、枯草、半粒、霉粒、损伤粒等杂物
应具淡黄色、有光泽,与大麦相似。发霉的麦芽呈绿色、黑色或红斑色,属无
色 泽
发芽力的麦粒。焙焦温度低、时间短,易造成麦芽光泽差、香味差。
有麦芽香味,不应有霉味、潮湿味、酸味、焦苦味和烟熏味等。麦芽香味与麦
香 味 芽类型有关,浅色麦芽香味小一些,深色麦芽香味浓一些,有麦芽香味和焦香
味。
(二)物理特性
麦芽物理和生理特性及其评价见表 2-2-2。
表 2-2-2 麦芽的物理和生理特性
项 目 特性与评价
麦芽溶解愈完全,千粒重愈低,据此可衡量麦芽的溶解程度。千粒重为 30~
千粒重
40g
相对密度越小,麦芽溶解度越高。< 为优,~ 为良好,~
麦芽相密度 为基本满意,> 为不良。相对密度也可用沉浮试验反映,沉降粒<10%为优,
10~25%为良好,25~50%为基本满意,>50%为不良。
分选试验 麦粒颗粒不均匀是大麦分级不良造成的,可引起麦芽溶解的不均匀
通过 200 粒麦芽断面进行评价,粉状粒愈多者愈佳。玻璃质粒愈多者愈差。 计
切断试验
算玻璃质粒的方法:全玻璃质粒为 1,半玻璃质粒为 1/2,尖端玻璃质者为 1/4, : .
指标规定如下: 玻璃质粒 0~%优秀,%~%良好,~%满意,
%~%不良。
通过叶芽平均长度和长度范围评价麦芽溶解度。浅色麦芽:叶芽长度 3/4 者 75%
叶芽长度 左右,平均长度在 3/4 左右为好,深色麦芽:叶芽长度 3/4~1 者 75%左右,平
均长度在 4/5 以上为好。
通过脆度计测定麦芽的脆度,借以表示麦芽的溶解度。81%~100% 为优秀,71%~
脆度试验
80%为良好,65%~70%为满意, 小于 65%为不满意。
表示发芽的均匀性。指发芽结束后,全部发芽麦粒所占有的百分率。要求大于
96%。如果发芽率低,未发芽麦粒易被霉菌和细菌感染,给正常发芽的绿麦芽也
发芽率
带来污染。这样制得的麦芽霉粒多,可能造成啤酒的喷涌。麦芽的溶解性差,
浸出率低、酶活力弱。给整个啤酒的生产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指发芽 3 天,发了芽的麦粒占麦粒总数的百分比。是衡量大麦是否均匀发芽的
发芽力
尺度。此值高,说明大麦的发芽势很好,开始发芽的能力强。
(三)化学特性
对麦芽化学特性及其评价见表 2-2-3。
表 2-2-3 麦芽的化学特性
项 目 特性与评价
出炉麦芽:浅色麦芽:%~5%, 深色麦芽 2%~3%, 贮存期中增长:~
水 分 %,使用时水分不超过 6%。焙焦温度低(76~78℃),出炉水分高,酶活
力强,但贮存后色泽深、麦汁混、啤酒的稳定性差。
优良的麦芽,无水浸出率应在 78~82%,浸出物低,表明糖化收得率低,主
浸出率 要原因是原大麦品种低劣、皮厚、淀粉含量低、制麦工艺粗放。单靠浸出率
一项不易作出评价。
一般检 糖化时 优良的麦芽糖化时间如下:浅色麦芽:10~15min; 深色麦芽:20~
验 (标 间 30min。
准协定 麦汁过 溶解良好的麦芽,麦汁的过滤速度快(1 h 以下),麦汁清亮;溶解不良的
法 糖 滤速度 麦芽,麦汁过滤速度慢,麦汁不清。麦汁的过滤速度和透明度还受大麦品种、
化试 与透明 生长条件、发芽方法、干燥温度、麦芽贮存期等因素的影响。不能仅以此作
验) 度 为衡量麦芽质量的标准
正常的麦芽,协定法糖化麦汁的色度应为:浅色麦芽 ~,中度深
色麦芽 5~8 EBC,深色麦芽 9~15EBC。麦芽的色泽主要取决于原大麦底色,
色度
浸麦工艺及浸麦添加剂,大麦的溶解度及赤霉酸的用量以及大麦的焙燥作用
时间。
香味和 协定法糖化麦汁的香味与口味应纯正,无酸涩味、焦味、霉味、铁腥味等不
口味 良杂味
粗细粉 利用粗粉和细粉的糖化浸出率差(采用协定糖化法)来评价麦芽细胞的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