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141例缺铁性贫血骨髓象分析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141例缺铁性贫血骨髓象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41例缺铁性贫血骨髓象分析
【关键词】 缺铁;贫血;骨髓;分析
[摘 要] 目的:通过对缺铁性贫血的分析和探讨,提示人们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和重视,以此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方法:对141例缺铁性贫血病例骨髓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占%,增生活跃占%,增生减低占%,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细胞体积小,胞浆少。结论:缺铁性贫血引起的是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关键词] 缺铁;贫血;骨髓;分析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之一,是由于机体对铁的摄入不足,丢失过多或需要增加而引起体内铁的缺乏,影响了血红蛋白的合成而致贫血[1],其诊断标准应以临床表现和骨髓象检查为主要诊断依据,现对我院收治的141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象特点做一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病例 141例病人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材料与方法 姬姆莎瑞士染色。铁染色:20%亚铁氰化钾∶浓盐酸=5∶1,临用时新鲜配制。1%番红花溶液。方法:血涂片,骨髓涂片用姬姆萨瑞士染色,血涂片计数100个细胞,骨髓涂片计数200个有核细胞,认真观察细胞形态及骨髓增生程度。
2 结果
141例病人,男性38例,平均年龄(42±16)岁,女性103例,平均年龄(33±12)岁,一般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食欲减退,分别有月经过多,胃切除,偏食,长期慢性腹泻及异食癖。WBC ~×109/L,RBC ~×109/L,Hb 45 g/L~110 g/L,BPC 55~158×109/L,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心淡染区扩大,103例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三系减少者38例(占%),二系减少者93例(占%),单纯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者10例(占%)。
3 骨髓象分析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36例(占%),增生活跃94例增生减低11例,粒红比值(~)∶1,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易见红细胞分裂相各期幼红细胞均可见体积偏小,胞浆少,核染色较正常为深,胞浆染色偏蓝或呈嗜多色性,边缘不规则,核小而致密,巨核细胞计数8个~37个,以颗粒型巨核居多,产板型巨核少见,3例见到小巨核细胞。骨髓细胞铁染色:外铁,细胞内铁<11%。
4 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缺乏,体内铁储存量低于正常,血浆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显着减低,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正常成年人食物中摄入10 mg~15 mg铁,吸收率为10%,故每日吸收量为1 mg~ mg,铁的排泄每天 mg~ mg,女性排泄为1 mg~ mg,较男性为多,由于体内总铁量2/3存在于红细胞内[2],因此,反复多量失血,可显着消耗体内铁储存量,发生缺铁性贫血。正常饮食不会发生缺铁,若偏食及长期食物含铁不足,也可发生缺铁,缺铁性贫血是由于缺铁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本资料显示,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本组女性患者平均年龄(33±12)岁,均在育龄妇女范围内,且多数为月经量过多,导致反复多量失血,显着消耗体内铁储存量,引起体内缺铁,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形成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贫血是一临床症状。
本病发病率较高,据WHO调查报告,全世界仍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铁[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减少其发病率,我们认为:祛除病因,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妊娠期、月经期、哺乳期及儿童生长期,多食含铁丰富的食品,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豆类、木耳、紫菜、波菜等,还要加强铁剂,叶酸及维生素B12的补充。特别应该注意的是40岁以上男性发生IDA时又无明显失血病史应高度警惕肿瘤的可能[3],我们报道的141例患者中有7例最后确诊为消化道肿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M].: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4049,5359.
[3]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