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李清照的诗词[推荐] 】是由【祖国的花朵】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李清照的诗词[推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李清照的诗词[推荐]
女词人李清照诗词欣赏 推荐度: 李清照如梦令诗词赏析 推荐度: 李清照的诗词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李清照的诗词[推荐]
李清照的诗词1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李清照的诗词2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怎一个愁字了得!
,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半笺娇恨寄幽怀。
,门前风景雨来佳。
,欲语泪先流。
,载不动许多愁。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自是花中第一流。
,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别到杏花肥。
,夜阑犹剪灯花弄。
,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更一声啼鴂。
,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忘了除非醉。
,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多少事、欲说还休。
,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何况人间父子情。
,知之者少。
,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
(晏殊)、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
(李璟、李煜)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
,死生不能忘之欤?
,人得之,又胡足道。
,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
李清照的诗词3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
李清照这位颇具文学才能的女作家,在宋代众多词人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李清照是因为这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因为李清照的一生,是诗意的一生。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生于名宦之家,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文学艺术的熏陶,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气质高贵。有人认为,李清照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大美女,虽然我们现在无从知道她的相貌,根据她出身的推测,再参考她诗词中所流露的神韵,我们可以猜想她不但貌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气质若兰。李清照的美,表现在她作为一位文化女性所具有的卓越超群的才华和高贵的气质,表现在她的不同时期的风格迥异的词中,正是从这些词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才华横溢、忠于爱情,在悲苦屈辱面前不低头的光彩动人的女性形象。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层楼,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爱情经典。她的爱情不像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像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是那种经历千难万阻,要死要活之后才享受到的甜蜜,而是起步甚高,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进了水晶宫里。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就像陆游的《钗头凤》为我们留下爱的悲伤一样,李清照为我们留下了爱情的另一端——爱的甜美。这个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的深情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请看这首《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这是婚后的甜蜜,是对丈夫的撒娇。从中也透出她对自己美丽的自信。再看这首送别之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另是一种甜蜜的偷偷地咀嚼。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一阕脍炙人口,为历朝历代所称颂的好词,这首词很有韵味,写法别致,含蓄清艳,讲述了自夜及晓的一段故事,从回忆到现实,采用中国传统的通过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把一个被情爱融化了的少妇神态,活灵活现的摆在读者面前。全词委婉浑涵,以景藏情,读之如入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李清照的诗词文章能卓越不群,最主要的因素是她喜好读书,学问渊博。她经常手不释卷,不论几案及枕上,尽都是书,终日沈醉其中。她在《浣溪沙》中写道:“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收藏之富,真是惊人。在靖康之乱,她仓促南渡时,除载书十五车外,而归来堂,还留有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可见她藏书之多。她把书看作生命的一部分,虽经靖康之变,辗转流亡,数经兵火,而书依然不离身边。在中国文学史上,巾帼词人李清照的出现,为南渡词坛放出了奇异的光彩。,她的词作生动地再现了她的生活历程和情感历程,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女性特有的情感画卷。她早期的作品,韵调优美,委婉含蓄,但仅限于写闺情相思之类;后期经过战乱后,深厚的故土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以及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一起抒发在她的作品中,词的情调显然过分低沉,而这些又在词人晚期名作《声声慢》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诗词是李清照一生感情的释放,是她情感历程的又一次再现,李清照是恪守“诗言志,歌永言”古训的。她在词中所歌唱的主要是一种情绪,而在诗中直抒的才是自己的胸怀、志向、好恶。因为她的词名太甚,所以人们大多只看到她愁绪满怀的一面。我们如果参读她的诗文,就能更好地理解她的词背后所蕴含的苦闷、挣扎和追求,就知道她到底愁为哪般了。
李清照的诗词4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 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
⑵“画阑”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
⑶“骚人”二句:取意于陈与义《清平乐·木犀》的“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之句意。“骚人”、“楚人”均指屈原。可煞:疑问词,犹可是。情思:情意。何事:为何。此二句意谓《离骚》多载花木名称而未及桂花。
译 文
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赏 析
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草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骘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诗词歌赋于中国人而言,怕已刻在骨髓里,无论时隔多久,总是心里一份抹不去的情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让人们真切感受到诗可“言志”,词可“抒情”,二者既可抵消生活的粗粝,又可磨洗庸常的琐屑,知耻、知礼、知不可为,让人形端表正。
东厅街道将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一日一诗词,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再使风俗淳”。
李清照的诗词5
1、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沙鹭。
2、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3、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犹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1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1、落日溶金,暮云合碧,人在何处?
1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5、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6、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17、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意。
18、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9、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逢舟吹取三山去。
20、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21、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22、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23、昨夜雨蔬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红肥瘦。
2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2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诗词6
1、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2、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7、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後,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9、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10、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11、玉楼春·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12、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13、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14、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15、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16、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