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3
文档名称:

武汉市八下语文试题七套(练习版).docx

格式:docx   大小:17,087KB   页数:8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汉市八下语文试题七套(练习版).docx

上传人:自在飞花轻梦 2025/4/22 文件大小:16.6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汉市八下语文试题七套(练习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武汉市八下语文试题七套(练习版) 】是由【自在飞花轻梦】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武汉市八下语文试题七套(练习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武汉市八下语文试题七套(练习版)
武汉市九校2025学年3月联考八年级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10分)
血脉觉醒
① 一旦过了特定岁数,人就会发生“血脉觉醒”。
② 一开始发现这件事的,是爱拍花、拍云的那一拨年轻人。看到盛放的月季,忍不住拉近镜头来几张特写;走在湖边看到荷花,立刻“咔咔咔”拍上几张。打开相册,不再是各种自拍,而是红月季、粉荷花。年轻人将之做头像,再适配上“云淡风轻”“静水流深”这样“老一辈”的昵称,取代自己的个性化ID。然后是爱穿彩色衣服的另一拨年轻人。年少时,他们永远穿着黑白灰,觉得自己酷得不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胭脂虫红、多巴胺粉、牛油果绿、长春花蓝,他们带着调色盘一般的气势走在路上,无法理解自己前几年为什么错过了全世界99%的色彩,觉得只有大妈才喜欢穿彩色!还有爱买黄金、爱钓鱼、爱国艺的年轻人,从前觉得这些事太无聊了,但后来不知怎么自己就“入坑”了,发出“真香”的感叹。“血脉觉醒”指某种原来不表现的特征、能力突然显现出来的情况,可难道世上真有血脉觉醒这种事吗?
③ 我们每个人都从父母那里各继承一半的基因,同时获得大概70个基因突变。这些DNA决定的东西,,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还有更多微妙复杂的特质,同样受到基因遗传的影响,比如,爱好。
④ 英国一个家族史网站做过一项调查,样本为2234个美国人,结果发现,其中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和他们的先祖有着同样的兴趣。许多人对航海、钓鱼、集邮、跳舞的热爱可能真是“一脉相承”。你喜欢看菜吗?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关于人们对香菜的喜爱度,光是一个嗅觉受体基因OR6A2的微小变异就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你喜欢锻炼吗?2022年发表于《运动锻炼医学科学》的一篇论文中,,找到了19个与是否热爱运动有关的变异位点。如果基因注定你喜欢挥洒汗水的感觉,你就更可能喜欢锻炼。如果你爸妈
爱打球、爱游泳,你也喜欢在球场和泳池之间来回切换,那你对健身的热爱很可能不仅是耳濡目染,更是“血脉相传”。
⑤ 但为什么到了一定年纪,才会“血脉觉醒”呢?
⑥ 因为年轻时,我们通常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会在“同伴压力”下追赶潮流——穿潮牌,去网红打卡地,追求火的综艺节目。年轻人自己独特的部分,反而容易被流行的事物掩盖。但随着年纪增大,我们会越来越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于是,继承自先祖的基因开始活跃表达——别人怎么看我无所谓,让丝巾、钓鱼、粉色、荷花都来得更猛烈些吧!
⑦ 另外,年轻人受环境的影响更大。年轻人通常无法决定自己身体什么样的环境。基因就像种子,环境就像土壤,当土壤不会过时,种子就难以生根发芽。就算天才如爱因斯坦,要是生在中世纪,或许也只能违心地认同地心说,不太可能单纯把马桶抽掉掉。而年纪大了,钱包鼓了,年轻时想玩玩不到的东西,现在都可以买回来玩了。这几年流行的“大人的玩具”“小朋友玩大动物,大人玩刚刚好”等说法,都是年幼时被压抑的基因,在长大后报复性反弹的表达。环境压力越大,基因能发挥的余地就越小。但倘若环境对我们“宽容自由”,基因能发挥的余地就越大。
1. 对于“血脉觉醒”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 部分年轻人一直喜爱拍花、拍云,手机相册里存着花、云的照片是血脉觉醒。
B. 年轻人停止使用个性化ID,而是换用长辈们中更常见的昵称和头像是血脉觉醒。
C. 以前常穿黑白灰衣服的年轻人现在爱上彩色衣服、大胆尝试各种色彩是血脉觉醒。
D. 年轻人对买黄金、爱钓鱼、爱园艺等行为从不感兴趣到主动去做是血脉觉醒。
2. 对于爱好与基因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 个体的爱好受到父母双方基因和基因突变的影响。
B. 与先祖有着同样的兴趣,可能是受到基因遗传的影响。
C. 人对特定食物的喜爱是由嗅觉受体基因的异变决定的。
D. 人类可以从基因数据里寻找到与运动爱好相关的变异位点。
3. 在作者看来,人到了一定年纪才会“血脉觉醒”的原因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7题。(20分)
慢慢来比较快
① 网络性子急,带动一切急,时光更加飞快。就连天气预报,也前所未有地急切,三天两头预警,又是大风预警,又是寒潮预警;寒潮预警还分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直叫人心慌意乱!赶紧去买完数量更高的羽绒服,随后发现其实没有那么冷,路边连冰碴都没有。真是“活久见”——这是又急又快又戳心的网络语言,当作感叹词用法在这里,倒也不错。
② 以前的冬季,又宽又长又缓缓。在一夜秋风凋碧树之后到耕牛遍地走之间,我们单知道西伯利亚寒流就要来了。下雪了,结冰了,我们都跃跃欲试,要在大大小小河塘的冰面上行走,小脸冻得紫红,鼻孔突冒白气,不幸的是棉靴又湿透,回家得咬牙顶住大人的青苔,却更想要去偷偷摸摸地玩。屋檐下长长的冰凌,也要被我们打下来吃吃。老人总是在晒太阳,家里总是备着午餐,腊肉腊鱼总是上午挂出去黄昏收进屋。裁缝总是如期而至,来家里一住几天,帮我们翻新和缝制过年的新衣。弹棉花的匠人,也是如期而至。家家户户床上的垫盖棉絮,也就跟着着蓬松如新。卖酒曲子的也总是如期而至,只因过年大家都需要曲子做米酒。远方的表哥表妹们,也总是如期而至,只因冬季是走亲戚的时节。
③ 以前的冬季,仿佛一切活动都有预约,不急不慌,该来的都会来。而冬季热闹的人间活动,愈发衬托出天地的疏阔迁徙:草丛是稀疏的,树林是疏朗的,晨星是疏密的。就这样,慢慢地,眨眼间却到了除夕夜,守岁到转钟那一刻,外面鞭炮齐齐地响起来。这里如果要叹一句“活久见”,那意思应该就是:一个人
活得更长一点更慢一点,能够见到的有趣事物就会更多一点更细一点。
④ 人生确乎不宜太急,意趣确乎急不来的。
⑤ 大约是90年代初期吧,我曾住在一个偏远的生活小区。有一天傍晚,我带孩子在楼下花园玩耍,看见一辆人力三轮车驶进了小区。忽然,我发现,车上坐着的竟然是北京作家王朔和刘震云,他俩正得意洋洋朝我笑,将我完全彻底地惊呆。不错,我们又联正在邀请全国著名作家参加一个文学笔会。可是怎么眨眼之间,这两位哥们就从北京来到了武汉,并且来到了我家,作家就是有超人的想象力!原来,这哥俩在武昌南湖机场下飞机以后,异想天开,雇了一辆人力三轮车,从机场穿过武昌,再穿过长江大桥,再穿过汉口城区,再穿过空军王家墩机场,来到了汉口最西边的我家。一辆人力三轮,要避好几个小时,且三轮车夫仅凭一个人的力气是醒不过来的,这两位作家就与三轮车夫互换着路车,一段一段地,走走歇歇,嘻嘻哈哈。就这样,慢慢来,竟比较快,他俩成为率先抵达武汉的作家,且还有时间先来看望朋友。这份意外的惊喜,仿佛就在昨天。多少年过去,想起都忘不了。这是怎样的意外与壮举呢?真是不要太有趣了!
⑥ 似乎,往往,慢慢来的事物,倒是你人生那个比较快的结果。而慢慢来,还不止是比较快,还不止是一种时间节奏,还不止是一种怡人的从容,更是一种往深到里漫透的深邃。这种漫透,能够触及到你的灵魂,能够在你灵魂里铭刻你的生物记忆,纵然外界总是刮着急急的流行风,也卷不走那个泰然自若的你,这叫活着。
4. 第①段中“活久见”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绪?请简要概括。(4分)
5. 阅读②③段,请简要概括“以前的冬季”人们活动的特点。(4分)
6. 第⑤段叙述了作家王朔和刘震云坐三轮车来“我”家的经历,作者为什么要写作这样的一段内容?请简要回答。(6分)
7. 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慢慢来“更是种往深刻里漫透的深邃”?请简要回答。(6分)
三、阅读《经典常谈》节选部分,完成8、9题。(7分)
李白,蜀人,明皇时做供奉翰林;触犯了杨贵妃,不能得志。他是个放浪不羁的人,便辞了职,游山水,喝酒,作诗。他的乐府很多,取材很广;他是借着乐府旧题来抒写自己生活的。他的生活态度是出世的;他作诗也会任自然。人家称他为"天上谪仙人";这说明了他人和他的诗。......但真正能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他是河南巩县人。安禄山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他从长安逃到灵武,做了"左拾遗"的官,因为被贬居,被放了出去。那时很乱,又是荒年,他辗转流落到成都,依靠故人严武,做到"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来称为杜工部。他在蜀中住了很久。身经乱离,亲见了民间疾苦。他的诗努力描写当时的情形,发挥自己的感想。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杜甫不大仿作乐府,可是他描写社会生活正是乐府的精神;他的写实的态度也是从乐府来的。他常在诗里发议论,并且引证经史百家;但这些议论和典故都是通过了他的满腔热情奔进出来的,所以还是诗。他这样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他这样给诗创造了新语言。古体的七言诗到他手里正式成立;古体的五言诗到他手里变了格调。从此"温柔敦厚"之外,又开了"沈着痛快"一派。
,简要概括李白和杜甫所作诗歌的区别。(4分)
,简要说明杜甫对诗歌发展做出的贡献。(3分)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0题。(3分)
听流人水调子①
(唐)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②鸣筝与客心。
冷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释】①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②分付:即发付,安排。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诗人在孤舟看月,牵动了客子愁情。
,内心产生了共鸣。
,"千重万重"写秋雨下得很大,连绵不绝,烘托诗人愁情。
,"泪痕深"用词新鲜,刻画出听着情绪激动不已的状态。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1-14题。(15分)
弘治十年,命户部刘大夏出理边纳。或曰:"北边粮草,半属中贵人子弟经营,公素不与先辈合,恐不免则以取祸。"大夏曰:"处事以理不以势,俟至彼图之。"既至,召边上父老日夕讲究,遂得其要领。一日,揭榜通衢云:"某仓缺粮若干石,每石给官价若干。凡境内外官员各商之家,但愿输者,来自十石以上,草自百泉以上,俱准告。"虽中贵子弟亦不禁。不两月,仓场充物。盖住时粮百石、草千束方准告,以故中贵子弟争相为市,转买边人粮草,陆续运至,牟利十五。自此法立有粮草之家自得告输中贵子弟即欲收条无处可得。公有余积,家有余财。
忠宣法诚善,然使不召边上父老日夕讲究,如何得知?能如此虚心访问,实心从善,何官不治?何事不济?
【注释】①充彻:充满。②十五:十分之五,即一半的利润。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理:管理
盖:因为
诚:实在
济:救济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自此法立有粮草之家自得告输中贵子弟即欲收条无处可得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有人担心他会受经营粮草的人的祸害。
,向当地的年长者请教,于是掌握了处理边境粮草的方法。
,公家得到更多的粮草,百姓则得到更多的利润。
,要干好一件事就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6分)
处事以理不以势,俟至彼固之。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15-19题。(15分)
①文艺创作要实现精神引领,必须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以深具说服力、感染力的艺术创造,激活人们心中真、善、美的情怀与追求。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动画参与审美范式与价值观念的建构,创作者需明确动画创作在价值引领层面的职责与使命,切忌流于表面,以文化符号的推动,打造"华而不实"的景观,而应当由表及里,挖掘"图景"中的"意蕴",寻找与当代人精神诉求的契合之处,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正向价值,以彰显时代表达与民族气韵的精品方作,为观众带来美的体验。
②中国动画探寻民族性的发展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耳熟能详的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九色鹿》《神笔马良》等,都是用鲜明的时代表达彰显中华文化的特色与美学精神。《三个和尚》就运用了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A]人物肢体语言有着民间皮影戏的典型动作[B]还借鉴了中国戏曲的假定性表演[C]融入舞蹈[D]民乐等艺术形式。《三个和尚》改编自如魏晋初的中国民间诗话,视觉风格上有极简主义风格的成分,其词观念传达的团结合作、知错能改等人生道理,是中国文化的内核。中式奇幻动画组片集《中国奇谭》以二维手绘、剪纸、定格、CG等多元动画表现形式,让观众在虚构的中式志怪时空中获得许多信息。动画艺术组片《新三岔口》改编自传统京剧《三岔口》,结合戏曲写意性,使用偶动画逐格拍摄的手法,彰显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精神。
③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原画设计等制作流程环环相扣,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一部优秀动画作品,除了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之外,尤其需要创作者秉承一颗匠人之心,认真对待每一个造型、每一根线条、每一帧画面。工匠精神,是中国动画代代相承的优秀传统,也是从"高质"走向"高峰"的内在支撑。
④移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基础,以丰厚的中年优秀传统文化为参考,以当代中国人火热生活的因素为蓝本,不断创新题材,不断原创力、品牌效应,中国动画传承的千载艺韵定会——时代光彩。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遵循 B. 堆砌(qiè) C. 挖掘 D. 契合(qi)
,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开创 扩展 扩大 绽放 B. 拓展 提升 提高 展现
C. 开创 扩展 提高 展现 D. 拓展 提升 扩大 绽放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三个和尚》就运用了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A]人物肢体语言有着民间皮影戏的典型动作[B]还借鉴了中国戏曲的假定性表演[C]融入舞蹈[D]民乐等艺术形式。
A., B., C.、 D.、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一部优秀动画作品,除了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之外,尤其需要创作者秉承一颗匠人之心,认真对待每一个造型、每一根线条、每一帧画面。
,除了需要创作者秉承一颗匠人之心,尤其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认真对待每一根线条、每一个造型、每一帧画面。
,除了需要创作者秉承一颗匠人之心,尤其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认真对待每一个造型、每一根线条、每一帧画面。
,除了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之外,尤其需要创作者秉承一颗匠人之心,认真对待每一个造型、每一根线条、每一帧画面。
,除了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需要创作者秉承一颗匠人之心,认真对待每一根线条、每一个造型、每一帧画面。
"动画是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也是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3分)
②段结尾 ③段开头 ④段结尾 ⑤段开头
七、写作(50分)
,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网络上有一张转发很多的照片。上面是一双芭蕾舞者的脚:左脚依然穿着舞鞋,优雅光鲜,修长有力;脱了舞鞋的右脚,露出的五个脚趾,伤痕累累。照片下方的文字说明是:左脚是别人眼中你的人生,右脚是你的人生。
其实,生活就如跳芭蕾舞。一切美好事物的背后,总藏着默默付出的汗水与血泪,不要相信不劳而获与天上掉馅饼。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作文。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真题重组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Ⅰ 阅读(共55分)
一、(23-24八年级下·湖北武汉·期中)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10分)
人应该保持好奇
①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传奇。这是我读史的感想,也是我从个人经验中得出的结论。
②我发现就同一件事,每个人讲的都不一样;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每一次讲述的也不一样。虽然这些事过去了也不过就是几十年的光景,但它们已经变得众说纷纭,除了主干性的事件还有那么点影子外,细节已经丰富多彩,难辨真假。我发现这些故事在被讲述的过程中,被不断地加工润色、升华提高。英雄被传说得更英雄,奇人被传说得更出奇。没有任何一个故事讲述者,是不对自己讲述的故事添油加醋的;也没有任何一个史学家,肯完全客观地记述历史。因为人毕竟是有感情的,有好恶的,想客观也客观不了。
④看看司马迁的《史记》就知道了,由于遭受过无妄的酷刑,他是一个对刘姓王朝充满怨恨的人。凡是遭到刘家迫害,或被刘家冤杀的人,他都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描述到他们的功绩时,总是绘声绘色地赞美,极尽夸张之能事。譬如对大将军韩信,对飞将军李广,对楚霸王项羽。他把项羽列入“本纪”,让他享受与帝王同级待遇。他写韩信和李广的列传时不直呼其名,而称“淮阴侯”、称“李将军”,只一标题间,便见出无限的爱慕和敬仰。由此推想,我们今天所读到的历史,都是被史学家、文学家和老百姓大大地夸饰过的,都是有爱有憎或是爱憎分明的产物。我们与其说是读史,还不如说是在读传奇;我们读《史记》,何尝不是在读司马迁的心灵史。
⑤而司马迁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奇。最早提出司马迁好奇的是汉代的杨雄。宋代的苏辙也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杰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⑥好奇是司马迁浪漫精神的核心。他在二十岁左右,即“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好奇之心促使他游历名山大川,探本溯源,开阔眼界,增加阅历,也使他的文章疏密参差,诡奇超拔,变化莫测 。
⑦司马迁好奇,尤好人中之奇。人中之奇谓之才,奇才。他笔下那些成功的人物都有出奇之处,都有行为奇怪、超出常人之处。而所有的奇人奇才,都是独步的雄鸡、行空的天马。
⑧所以说一部《史记》,正是太史公抱满腹奇学,负一世奇气,郁一腔奇冤,写一世奇人之一生奇事,发为万古千秋之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