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联考选择性必修下册名句默写练习(《陈情表》+《项脊轩志》)(附参考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23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联考选择性必修下册名句默写练习(《陈情表》+《项脊轩志》)(附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luzy369 2025/4/22 文件大小:2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联考选择性必修下册名句默写练习(《陈情表》+《项脊轩志》)(附参考答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联考选择性必修下册名句默写练习(《陈情表》+《项脊轩志》)(附参考答案) 】是由【luzy369】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联考选择性必修下册名句默写练习(《陈情表》+《项脊轩志》)(附参考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0
高中语文选必下联考名句默写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陈情表》《项脊轩志》

(1)《陈情表》中化用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
(2)《陈情表》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孤弱无依的两句是“           ,           ”。
(3)《陈情表》文章结尾用“           ,           ”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1)在《陈情表》中,作者用“         ”委婉地说出母亲改嫁的事实;而“         ”则直接写出了他门庭衰微福分浅薄的事实。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
(3)在《陈情表》中,委婉地拒绝了太守和刺史的举荐之后,李密收到了朝廷先后任命他为郎中和洗马的诏书,对此,李密回应是:“         ,         。”

(1)《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只身一人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2)《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
(3)《陈情表》用“                 ,                ”两句写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4)《项脊轩志》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句子是:“                ,               。”
(5)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          ,          ”描写出了项脊轩美丽可爱的十五之夜的美景。

(1)《项脊轩志》中,描写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                ,                ,                ”。
(2)《项脊轩志》中起到承上启下,使行文思路陡转的过渡句是“                    ,                ,                ”。
(3)《项脊轩志》中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的句子是“                ,                ,                ”。

(1)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自己不仅没有伯叔兄弟,而且“            ,            ”,可见其缺少亲人伶仃孤苦的境况。
(2)在《陈情表》中,李密通过“            ,            ”这两句向晋武帝表明了自己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3)在古人笔下,凡是可能引起别人产生不良联想的事物,都尽可能地采用讳饰的方法,比如生病、死亡、如厕等。李密《陈情表》中用“            ”来婉指父亲去世,又用“            ”来婉称母亲改嫁。
2
0

(1)《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孤独地长大成人。 
(2)《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        ,        ,        。”
(2)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的感情基调由“喜”转“悲”的过渡句:“        ,        ,        。”
(3)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老妪口中转述的作者母亲在门外对子女嘘寒问暖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句子:“        ?        ?”
(4)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的大小和面积的句子:“        ,        。”
(5)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在修葺之前的老、旧、破的句子:“        ,        ,        。”
(6)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的朝向以及修葺之前采光不好的情况的句子:“        ,        ,        。”
(7)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庭阶上时不时有小鸟前来觅食,人来了也不会被吓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的句子:“        ,        ,        。”
(8)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可爱景象的句子:“        ,        ,        。”
(9)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        ,        。”
(10)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写到自己对旧项脊轩的改造,首先对屋顶进行了修复,其目的是“        ”,接着作者“        ,        ”,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1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门墙增多的句子:“        ,        。”
(1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鸡狗横行、人员杂乱的一片萧条的句子:“        ,        ,        。”
(13)在《项脊轩志》中,点明老妪对作者家中的巨大贡献以及作者母亲对其十分关照的句子:“        ,        。”
(14)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作者妻子归宁后转述其小妹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的句子:“        ,        ?”

(1)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两句概括了自己早年坎坷多难的命运。
(2)在《陈情表》中,作者用“        ”委婉地说出母亲改嫁的事实;而“        ”则直接表现了他门庭衰微福分浅薄的事实。
(3)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两句说明自己缺少亲人、童仆的帮助,不得不事必躬亲。
(4)《陈情表》中“        ,        ”两句写出了李密孤单无依,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安慰的境况。
(5)李密在《陈情表》中写自己虽然想为国效力,但是祖母病情日渐加重,让他进退两难的句子是:“        ,        。”
(6)在《陈情表》中作者抓住晋朝“        ”的治国原则,坚持和祖母相依为命,因此“        ”。
(7)“物尤如此,人何以堪”,李密在《陈情表》中通过列举鸟雀反哺的事例来恳请皇帝答应自己将祖母奉养至终的句子:“        ,        。”
3
0
(8)李密在《陈情表》中写自己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要报答晋武帝恩情的句子是:“        ,        。”

(1)《陈情表》用“       ,       。”两句写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2)《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句子是“       ,       。”

(1)李密《陈情表》中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
(2)李密《陈情表》中用“            ,            ”两句写出作者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3)《项脊轩志》中,归有光描写项脊轩里充满书香之味的句子是“            ,            ”。

(1)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来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同时为全文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2)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地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  ,  ,   ,   ”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
(4)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写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可爱景象的句子是:“     ,   ,    ”。
(5)归有光《项脊轩志》结尾的妙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其中归有光睹物思人、托物寓情的句子是“    ,    ,   ”。

(1)《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表明了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2)《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奉命入朝的原因的两句是“                ,                ”。
(3)《陈情表》中,李密运用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表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
(4)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绘自己好学,在项脊轩安居,休息,长啸或吟唱的句子是“                ,                。”
(5)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祖母持象笏的勉励“                ,                ”,生动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

(1)《项脊轩志》中“          ,          ”点出了项脊轩的狭小。
(2)《项脊轩志》中“        ,        ,         ”写出了项脊轩的年久陈旧。
(3)《项脊轩志》结尾的妙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睹物思人,托物寓情的句子是:“          ,          ,          ”。

(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庭阶上时不时有小鸟来觅食,人来了也不会被吓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象的句子是:                ,                ,                。
4
0
(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可爱景象的句子是:                ,                ,                。
(3)在《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如今已长得枝叶繁茂,来表达物是人非之慨的句子是:                ,                ,                。

(1)《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概括自己命运坎坷。
(2)《陈情表》以乌鸦反哺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3)《项脊轩志》中记录了作者的快乐时光,书很多,可以“             ”,也可以“             ”,静听万物发出的妙音。

(1)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            ,         ”这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
(2)在《陈情表》中,李密在文末用“结草”的典故来表明如果朝廷能满足自己抚养祖母终老这个心愿的话,自己将会终身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的句子是:“            ,          。”
(3)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在堆满书的屋内吟咏文章的两句是:        ,          。

(1)从《陈情表》中“            ,            ”两句可以看出,魏晋时对汉代的察举制有所沿用。
(2)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用叠词描摹事物,如用“            ”描写庭院台阶的景象,用“            ”描写了枇杷树生长的情况。
(3)小顾要写一篇短文,向同学们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线上展览活动,她引用诗句“            ,            ”来再现古人使用铜镜的生活场景。

(1)李密《陈情表》中,“             ,             ”两句表现了他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忠诚。
(2)“腹有诗书气自华”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             ,             ”两句写出了项脊轩里面的书香之气。
(3)太阳落山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常预示着人不久于人世,如《陈情表》中“             ”,分灶做饭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常预示着兄弟分家,如《项脊轩志》中“             ”。

(1)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现家中人丁单薄,外无至亲,内无僮仆,无人照料的句子是:“        ,          。”
(2)《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     ,          。”
(3)《项脊轩志》中写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栏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的句子是:“          ,            。”
(4)《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       ,       ,     ,        ,          。”
5
0
附:参考答案(教师版)

(1)《陈情表》中化用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
(2)《陈情表》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孤弱无依的两句是“  ,  ”。
(3)《陈情表》文章结尾用“  ,  ”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答案】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僮、陨。

(1)在《陈情表》中,作者用“    ”委婉地说出母亲改嫁的事实;而“    ”则直接写出了他门庭衰微福分浅薄的事实。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
(3)在《陈情表》中,委婉地拒绝了太守和刺史的举荐之后,李密收到了朝廷先后任命他为郎中和洗马的诏书,对此,李密回应是:“    ,    。”
【答案】舅夺母志 门衰祚薄 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 臣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衰、祚、宦、矜、具。

(1)《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只身一人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2)《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
(3)《陈情表》用“  ,  ”两句写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4)《项脊轩志》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句子是:“  , 。”
(5)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 , ”描写出了项脊轩美丽可爱的十五之夜的美景。
6
0
【答案】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茕、孑、僮、啄、斑驳。

(1)《项脊轩志》中,描写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  ,  ,  ”。
(2)《项脊轩志》中起到承上启下,使行文思路陡转的过渡句是“ ,  ,  ”。
(3)《项脊轩志》中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的句子是“  ,  ,  ”。
【答案】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 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斑驳、珊、枇杷、已、亭。

(1)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自己不仅没有伯叔兄弟,而且“   ,   ”,可见其缺少亲人伶仃孤苦的境况。
(2)在《陈情表》中,李密通过“   ,   ”这两句向晋武帝表明了自己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3)在古人笔下,凡是可能引起别人产生不良联想的事物,都尽可能地采用讳饰的方法,比如生病、死亡、如厕等。李密《陈情表》中用“   ”来婉指父亲去世,又用“   ”来婉称母亲改嫁。
【答案】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 慈父见背 舅夺母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的书写:祚、宦、矜、舅。

(1)《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孤独地长大成人。 
(2)《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答案】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 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零丁、衰、祚”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   ,   ,   。”
(2)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的感情基调由“喜”转“悲”的过渡句:“   ,   ,   。”
(3)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老妪口中转述的作者母亲在门外对子女嘘寒问暖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句子:“   ?   ?”
(4)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的大小和面积的句子:“   ,   。”
(5)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在修葺之前的老、旧、破的句子:“   ,   ,   。”
(6)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的朝向以及修葺之前采光不好的情况的句子:“   ,   ,   。”
(7)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庭阶上时不时有小鸟前来觅食,人来了也不会被吓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的句子:“   ,   ,   。”
(8)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可爱景象的句子:“   ,   ,   。”
(9)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   ,   。”
(10)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写到自己对旧项脊轩的改造,首先对屋顶进行了修复,其目的是“   ”,接着作者“   ,   ”,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7
0
(1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门墙增多的句子:“   ,   。”
(1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鸡狗横行、人员杂乱的一片萧条的句子:“   ,   ,   。”
(13)在《项脊轩志》中,点明老妪对作者家中的巨大贡献以及作者母亲对其十分关照的句子:“   ,   。”
(14)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作者妻子归宁后转述其小妹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的句子:“   ,   ?”
【答案】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然余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 儿寒乎 欲食乎 室仅方丈 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 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 又北向 不能得日 日过午已昏 而庭阶寂寂 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内外多置小门墙 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 客逾庖而宴 鸡栖于厅 乳二世 先妣抚之甚厚 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需要注意书写的字词有:庭、植、亭、渗漉、注、寂、斑驳、珊、偃仰、漏、辟、垣、庖、栖、妣、抚、姊。

(1)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两句概括了自己早年坎坷多难的命运。
(2)在《陈情表》中,作者用“   ”委婉地说出母亲改嫁的事实;而“   ”则直接表现了他门庭衰微福分浅薄的事实。
(3)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两句说明自己缺少亲人、童仆的帮助,不得不事必躬亲。
(4)《陈情表》中“   ,   ”两句写出了李密孤单无依,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安慰的境况。
(5)李密在《陈情表》中写自己虽然想为国效力,但是祖母病情日渐加重,让他进退两难的句子是:“   ,   。”
(6)在《陈情表》中作者抓住晋朝“   ”的治国原则,坚持和祖母相依为命,因此“   ”。
(7)“物尤如此,人何以堪”,李密在《陈情表》中通过列举鸟雀反哺的事例来恳请皇帝答应自己将祖母奉养至终的句子:“   ,   。”
(8)李密在《陈情表》中写自己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要报答晋武帝恩情的句子是:“   ,   。”
【答案】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舅夺母志 门衰祚薄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词有:衅、夙、闵、祚薄、期、僮、茕、诏、笃、乞、陨。

(1)《陈情表》用“  ,  。”两句写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2)《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句子是“  ,  。”
【答案】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本题默写需要注意的字词有:期、僮、茕、陨。

(1)李密《陈情表》中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
(2)李密《陈情表》中用“   ,   ”两句写出作者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3)《项脊轩志》中,归有光描写项脊轩里充满书香之味的句子是“   ,   ”。
【答案】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借书满架
8
0
偃仰啸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乞、僮、偃、啸。

(1)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来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同时为全文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2)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地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  ,  ,   ,   ”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
(4)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写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可爱景象的句子是:“ ,   ,    ”。
(5)归有光《项脊轩志》结尾的妙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其中归有光睹物思人、托物寓情的句子是“    ,    ,   ”。
【答案】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 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题中需注意(1)衅,闵;(2)期,强,僮,茕;(3)宦,矜;(4)驳,珊;(5)枇,杷。

(1)《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表明了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2)《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奉命入朝的原因的两句是“  ,  ”。
(3)《陈情表》中,李密运用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表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
(4)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绘自己好学,在项脊轩安居,休息,长啸或吟唱的句子是“  ,  。”
(5)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祖母持象笏的勉励“  ,  ”,生动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
【答案】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他日汝当用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陛、报、乞、偃仰”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1)《项脊轩志》中“ , ”点出了项脊轩的狭小。
(2)《项脊轩志》中“   ,   ,    ”写出了项脊轩的年久陈旧。
(3)《项脊轩志》结尾的妙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睹物思人,托物寓情的句子是:“ , , ”。
【答案】室仅方丈 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 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 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详解】此题中需注意“方丈窥”“容”“渗漉”“下注” “枇杷”“手植”(亲手栽种的意思)“亭亭如盖”字词在语境中的意思和字形的正确书写。

(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庭阶上时不时有小鸟来觅食,人来了也不会被吓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象的句子是:  ,  ,  。
(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可爱景象的句子是:  ,  ,  。
(3)在《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如今已长得枝叶繁茂,来表达物是人非之慨的句子是:  ,  ,  。
【答案】(1)而庭阶寂寂 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2)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3)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
9
0
(1)庭(2)啄(3)至(4)斑驳(5)珊珊(6)枇杷(7)已。

(1)《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概括自己命运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