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1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docx

上传人:毛毛雨 2025/4/23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 】是由【毛毛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范文 篇1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用分数解决问题,百分数的意义,分数和小学化为百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相同。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优点也有不足。
一、优点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思路作为铺垫,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的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解题思路与方法,然后通过解题思路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使学生对这类应用题能更好的掌握。
2、练习设计有层次
(1)先进行练习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
(2)进行用百分数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问题,并尝试根据这类题的特点试编这样的题,并计算。
(3)知识拓展: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并尝试编一道这一类型的题。(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并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二、不足之处:
1、拓展不足,也可以设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基础上再去思考、去解答可能效果会更好。
2、上课语言不够简洁,由于时间关系,所以教学过程进行的略显匆忙,总结不及时,这是以后一定要注意的。
3、个别学生不细心,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使自己能做到游刃有余,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机会让学生们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越来越强。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范文 篇2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发展。通过教学解决这类问题,既能使学生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这部分的内容在教师看来比较简单,有固定的思路。但是在学生正式做作业的时候,常常是错误百出,思来想去其中的缘由,可能是我在教学的时候过于强调机械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真正理解。因此,这学期我在教学时吸取了以往的一些经验教训,作了一些改变,紧扣住百分数的意义,借助线段图这一手段,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例1时,我首先出示了两个条件,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画好后,讨论:画几条线段表示这两上数量比较合适?表示哪个数量的线段应该画长一些?大约长多少?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4公顷,大约相当于计划造林16公顷的1/4,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两个已知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我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借助了线段图,使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了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25%,4公顷相当于20公顷的20%。从以往简单机械地训练关系式中解放了出来,使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在引导学生理解第二种解法时,使学生明确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先要求出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减去100%,得到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在这里我要求学生指着线段图说说算式中的100%表示图中哪个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这儿有些糊涂,没有明确一点,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要先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要找准单位1。
由于借助了线段图,重点强调了百分数的意义,求多(少)百分之几,是将哪两个量进行比较,哪个数量是单位1,就是求哪个量是哪个量的百分之几,直观形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范文 篇3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对于小学生来讲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为这里面包含了两种“比”法。一是比较大小,二是比较倍数。教学时,我先用50千克比40千克多几分之几为例,引入课题。先让学生求50千克比40千克多多少千克?再来讨论多几分之几?多百分之几?在解决了第一个比较“多10千克”之后,再来理解第二个比较“10千克是40千克的百分之几”。接着让学生对比“40千克比50千克少百分之几”与“50千克比40千克多百分之几”的不同。这里的难点是比较倍数时,前者是拿10千克和50千克比倍数,后者是拿10千克和40千克比倍数。这样通过对比,让学生充分理解,标准的不同,结果不同。
通过对两种比较的`讨论,理解。学生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意义”理解较好,为接下来学习例题打好了基础。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范文 篇4
练习的设计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所谓保底就是通过练习要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做到基础人人过关;所谓不封顶就是通过练习要能促进不同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发展,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更大程度的提升。
上述片段中,练习的素材相同,问题相同,只是条件表述不同,却充分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宽度。第(1)题知道了相差量1吨和单位“1”的量10吨,直接用“1÷10=10%”就解决了问题,可以说是很简单。第(2)题同样知道相差量1吨和相同问题“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但是没有直接告诉单位“1”的量,要用“1+9”求出单位“1”的量,部分学生却在解答过程中绕了一大圈,教师并没有急于点拨,而是等待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简洁方法。通过比较两个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深化了对这类问题本质的理解。并再次通过对三道求“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问题的比较,固化了这类应用问题的本质,即都是用“相差量÷单位“1”的量”,区别只在于条件表述的不同。这样课本练习更加丰满厚实,同时又易于学生掌握,感觉到练习简单,。
因此,我认为练习的组织宜在追问中走向深入,宜在比较中走向简单。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信息,及时跟进追问,增加练习的含量,同时要引领学生通过比较,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把握所学知识的本质,让练习变得更简单。这样简单的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范文 篇5
如何吃透教材中的练习?使教材中素材和形式单一的练习“做一做”有深度、有层次性?是我们一线教师的追求。简洁的情境是不是一定就好,简单的练习走向深入再回归简单是不是具有推广的价值,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1、如何“放大”教材中的练习?
教材中紧跟例题而提供的“做一做”练习往往素材和形式单一,有些素材还会偏离学生的经验,这些都有待教师进行加工处理。怎样才能吃透这样的练习呢?我想关键是把握准教学的重点,围绕教学重点组织练习,深度挖掘练习的价值,通过追问将简单的模仿性练习引向深入,通过比较透视数学本质,让练习回归简单,就能达到形散神聚的效果。
2、如何把握“放大”的'度?
只要吃透教材,动态组织练习,就能“放大”教材习题,挖掘出教材习题蕴含的价值。如何把握“放大”教材习题的度?我想练习的目的应该是厚实基础,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只要能确保练习保底的实效,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放大”是可以不封顶的,关键是教材习题“放大”后要逐层引导学生思维回归知识的原点。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范文 篇6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延续和发展,它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重点在让学生理解互相比较的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同时明确其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我主要把握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生动的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归类,抽象出本节课所需要的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分析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

不足之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时,关注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不够。数学知识间是相互联系、前后相生的。我们不能就题教题,要关注“纵深”。即研究实际问题本身的发展。学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有的学生就是会也不举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