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玻璃配合料粒化的研究现状.docx

格式:docx   大小:1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玻璃配合料粒化的研究现状.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25/4/23 文件大小: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玻璃配合料粒化的研究现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玻璃配合料粒化的研究现状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玻璃配合料粒化的研究现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玻璃配合料粒化的研究现状
玻璃配合料粒化的研究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今天的人们已经开始大量使用各种各样的新型材料,其中玻璃成为一个热门的选择。玻璃具有防潮、防腐、透明、隔音、卫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仪器仪表、家居用品、汽车等领域。人们对玻璃的使用在不断增加,而对玻璃的制造也越来越注重玻璃质量的稳定和效率的提高,这就需要将玻璃和其他物质混合配料来制造各种规格的玻璃制品。而玻璃配合料的粒化则成为玻璃制造的重要环节之一。
玻璃配合料粒化是通过在一定的条件下将混合物进行机械强制挤压、磨研、筛分等工序将其加工成为一定规格的颗粒,以便于储存、运输和加工。玻璃配合料粒化在制造各种规格的玻璃产品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粒化的好坏和粒度的控制可以直接影响到玻璃制品的生产效率、质量和性能。目前,玻璃配合料粒化工艺实现了从传统的湿法粒化方法到节能、环保的高效智能化粒化。不同的粒化方法在粒度控制、成本节约、生产效率等方面有所不同,本文将就当前玻璃配合料粒化在方法、优缺点、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探讨。
一、方法
1. 湿法粒化法:是一种玻璃配合料粒化较常采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在玻璃配合料与水混合后将混合物直接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与球化。球磨机中的球体作用于玻璃配合料和水混合物,使其发生碰撞和摩擦进而形成球状的颗粒。此法粒化速度快、耗能低,但配料粒度分布不均、质量不稳定和易污染等缺点很明显。
2. 气流法:在此法中,将气体喷入到液性玻璃配合料的混合物中,使其在特定的流动状态下被低压气流抓取而成膜状态,并将其干燥成颗粒。此法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耗,研磨时间短,适合用于质量要求高、粒度分布较窄的产品粒化,如微球片。但工艺复杂、设备大势、投资高,排放污染。
3. 离心法:制备高质量的球形颗粒,这种方法是唯一的选择,利用散裂系数(Stokes number),离心力和液体粘度控制颗粒尺寸分布和颗粒形状的稳定性。离心粘稠混合物在离心机中加入乳化剂,浓度逐渐增加直到达到颗粒密度或电荷密度是目标值,根据分布区分形状和尺寸。优点是研磨时间短,粒度分布均匀,缺点是这种方法专用粉碎机较复杂,粉碎粒度控制技术难度较大。
二、优缺点
1. 湿法粒化法:粒化速度快、耗能低等为其优点,但粒度分布不均匀、质量不稳定和易污染等缺点很明显。
2. 气流法:无机械能损耗、制备出的产品质量高等为其优点,但工艺复杂、设备大势、投资高,排放污染等缺点也很明显。
3. 离心法:加工效率高、粒度分布均匀,且粒子的球形度高。相对于其他方法,它更适合于制造颗粒直径小于10微米的高精度颗粒。但是,这种技术的成本较高。
三、技术创新
1. 低气膜湿法球磨技术:节能、易于清洗、可以角调整原料和功率的持续加进。
2. 气固互变法:通过光、电等作用产生强电场以控制颗粒形态和粒径分布,该技术的精度可以达到几十纳米。
3. 超声波技术:在传统的湿法粒化方法基础上加入超声波,利用超声波产生的溶剂流动和强化模拟强制挤压,产生的颗粒体积较小粘稠度低。
总之,制造高质量的玻璃制品,玻璃配合料粒度分布、颗粒形状、粒度大小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玻璃配合料粒化就是实现这些因素的一个关键工序。不同的粒化方法具有其独特的优劣,并且不断的引入先进技术,不断创新技术,就可以更好地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生产方式,提高整个工艺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玻璃制品的质量,加强对未来的预测评估,为推动行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