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细菌选矿的研究近况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细菌选矿的研究近况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细菌选矿的研究近况
细菌选矿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来提取重金属、稀有金属和有用矿物的新型技术,其具有环境友好、高效、低成本等优点,正逐步成为矿业开发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将综述近年来细菌选矿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细菌选矿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细菌选矿研究进展
细菌选矿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在短暂的发展期后,鲜有研究团队进行深入研究。然而,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开发问题的日益凸显,细菌选矿的优良特性逐渐受到重视,加速了其研究进程。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 细菌对有害金属污染的治理
细菌选矿最初是作为抗金属污染的一种菌型治理技术而被研究的。通过筛选菌株,找到生物对特定重金属元素具有高效感应、去除和转化能力的菌种,可以在土壤中发挥较好的治理作用。比如,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酸性溶解的生物堆垛,筛选出了对铜离子高度敏感的一株菌,可以将水中超过1克/升的Cu(II)离子去除90%以上。
2. 细菌选矿在矿物提取中的应用
细菌电解还原法(BIOMET)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产生的氢离子将金属离子还原的技术,在后续的实验中逐渐完善形成了细菌再生法(BACOX)。利用该技术可以将具有极好催化剂作用的菌株进行筛选,获得高效的氧化还原反应体系。目前,在金矿、铜矿、锌矿等矿物的提取过程中,BIOMET和BACOX技术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3. 细菌对高难度金属矿的处理
高难度金属矿是指含有难以运营和提取的金属物质,包括难以灭控的金属氧化物,如钨矿和磁铁矿。目前,钨矿的细菌选矿进展较为明显,全球钨矿储量的10%以上被证实可用细菌选矿技术处理。比如,有研究表明,具有特定酯酶活性的细菌能够分解含钨废料,提高钨矿的开采率。
二、细菌选矿的应用现状
细菌选矿作为一种环保、高效、低成本的矿物提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据有关机构统计,目前全球至少有300多个用于细菌选矿的生物处理厂,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运用微生物将有用元素从矿体中分离出来,并将细菌选矿技术逐步应用于实际生产。例如:
1. 印度一家矿场影响大幅减影
根据印度环境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印度一家铜矿场的污染程度一度超过全球标准的20倍,由于盲目开采从而造成土地破坏、水源污染等问题。后来,一家印度公司引进了细菌选矿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使污染水平下降到了接受水平。
2. 细菌选矿技术在华南某钨矿的应用
在广东省阳江市的一个钨锰矿物处理厂中,细菌选矿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该厂采用珍珠岩生物堆肥制备菌种,通过“过程污水”,最终将含钨废料以及浮选尾矿中的钨分离。利用细菌选矿,将钨矿处理率提高了近20%。
三、细菌选矿存在的问题
尽管细菌选矿技术具有很大应用潜力,但其本身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
1. 技术成熟度和可持续性
细菌选矿技术的特点之一是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来形成生物化学反应,因此需要较高水平的化学实验技术,且对微生物的选择和培养也需要逐步完善。此外,细菌选矿生产过程对温度、pH值、DO等环境因素要求较高,如不能稳定控制这些环境因素,会影响生产效果,从而降低整体绩效。
2. 市场需求不确定性
由于细菌选矿的特殊性,其用户一般都是那些关注环保和廉价生产的企业。在行业快速发展时期,其市场需求面不够清晰,而且在行业的投资和资金配置中需要考虑到相应的技术成本和市场规模。
四、发展方向
当前,细菌选矿技术的发展潜力依然很大,下面阐述一些其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应用:
1. 创新菌种
细菌选矿技术在细菌菌种的筛选和衍生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改良特定细菌,使之具有更高的金属抗性、去除和还原能力。此外对各种细菌间基因信息和表达的比较研究,也将推动细菌群体进化,以期获得更优秀的细菌菌株。
2. 深度开发某些矿物的选矿效应
随着细菌选矿技术的不断发展,还需对其应用范围进行深度加强和升级,确保技术的实际效应。在重金属矿的开采中,钨矿和锡矿是目前细菌选矿技术普遍应用的领域。值得探究的是如何将细菌选矿技术推广应用到难以开采的稀有金属、元素和矿物中,比如稀土金属等。
3. 增强细菌选矿技术可持续性
要推广细菌选矿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升级技术研究和应用,必须对其可持续性的问题作出策略性改进。将研发的技术逐步普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发挥利用再生能源等可持续发展资源,在消耗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平衡,切实解决技术的可持续性问题。
综上所述,细菌选矿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在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不确定性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仍需解决若干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创新菌种、深度开发某些矿物的选矿效应以及增强细菌选矿技术的可持续性,推进细菌选矿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