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案 】是由【177218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江苏欣润塑胶有限公司
培训教材
故 应 急 救 援
(3)现场外的应急队员与应急部门的准备
3. 7. 2基本应急程序
3. 7. 2. 1报警程序
在发生紧急情况或突发事故的过程中,任何人员都有可能发现事故或险情, 此时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向有关部门报警,提供事故的所有信息,并在力所能 及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应急行动。
在具体执行报警操作时,应该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决定报警的接受对象 即通告范围。
3. 7. 2. 2通讯程序
通讯程序描述在应急中可能使用的通讯系统,以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 机构之间保持联系,程序中应考虑下列通讯联系:
(1)应急队员之间
(2)事故指挥者与应急队员之间
(3)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4)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
(5)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
(6)应急指挥机构与顾客之间
(7)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
3. 7. 2. 3疏散程序
疏散程序主要内容是从事故影响区域内疏散的必要行动。
疏散程序应该说明疏散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并确定由谁决定疏散范围, 还应告知给被疏散人员疏散区域所使用的标识与具体的疏散路线,在疏散程序 中还应针对受伤人员的疏散制定特殊的保护程序。
该程序的补充包括提供事故现场区域的路线地图、危险区的标注、可供人 员休息或隐蔽的掩体。
3. 7. 2. 4交通管制程序
交通管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A警戒B约定的交通管制C快速交通管制
3. 7. 2. 5恢复程序
当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结束以后,应该开展的最紧迫的工作是使事故中一切 被破坏或耽搁的人、物和事得到恢复,进入正常运作状态。恢复所需时间的长 短一般取决于:
(1)受损程度
(2)人员、资源、财力的约束程度
(3)有关法规的要求
(4)气象条件和地形地势等其他因素
3. 7. 3特殊危险应急程序
特殊危险应急程序是主要针对具体事故以及特殊条件下的事故应急而制定
的指导程序。其具体的程序内容根据不同的事故情况而定,通常除了包括基本 应急程序的行动内容以外还应该包括特殊事故的特殊应急行动内容。
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企业常发生的事故是,危险品的泄漏 及其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可能会遭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 害的侵袭。
3. 7. 3. 1危险品泄漏
3. 7. 3. 2 火灾
3. 7. 3. 3 台风
3. 7. 3. 4 洪水
第四章应急救援行动
4. 1. 1事故发生区
事故现场、企业或社区负责人或安全主管部门应采取以下行动:(1)掌握 情况(2)报告与通报(3)组织抢救与抢险
事故发生区的附近地区
(1)交通民警
(2)社区或街道(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
4. (部)
(1)值班员的行动
(2)指挥组的行动
(3)其他有关组织的行动
2事故评估程序
不论是谁,只要发现危险的异常现象,第一反应人就要开始启动应急。对 事故分级有几种方法,不同的人判断相同事故会产生不同的分级。为了消除紧 急状况下产生的混乱,应参考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事故分级指南。
大多工业企业采用三级分类系统:
一级一预警,是最低应急级别
二级一现场应急,是中间应急级别
三级一全体应急,是最严重的紧急情况
核工业应急标准有更加详细的分级:
(1)应急待命(2)厂房应急
(3)场区应急(4)总体应急
通讯联络对于有效的协调不同应急组织的应急行动是非常重要的。
4. 3. 1报警
4. 3. 2通知企业人员
4. 3. 3通知外部机构
建立与保持企业内的通讯联络
4.
4. 3. 6向公众通报应急情况
4.
4. 4. 1初始评估
初始评估应描述最初应急者在事故发生后几分钟里观察到的现场情况,包 括事故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以及是否需要外 界援助。
处理危险物质泄漏引发的事故的关键是确定事故物质。
4.
危险物质的探测实际上是对事故及事故起因的探测,需要探测和了解的情 况包括:
(1)所涉及物质的类型和特性
(2)泄漏、反应、燃烧的数量
(3)密闭系统的状况
(4)控制系统的控制水平和转换、处理、中和的能力
4. 4. 3建立现场工作区域
对危险物质事故要设立三类工作区域:
(1)危险区域(2)缓冲区域(3)安全区域
确定重点保护区域
在这个区域中,要考虑:(1)人员接触(2)对事故现场内重要系统的考虑 (3)对环境的考虑(4)财产(5)现场外的财产(6)应急人员的工作区域
4.
4. 4. 5. 1搜寻和营救行动
进行营救行动的人员应该穿戴防护服,营救人员应成对工作,配备自持式 呼吸器。
4. 4. 5. 2人员查点和集合区
4. 4. 5. 3 疏散
人员应该横向穿过泄漏区域下风以减少在危险区的暴露时间。
4. 4. 5. 4现场安全避难
当毒物泄漏时,一般有两类保护人员的方法:疏散或安全避难
4. 4. 5. 5企业外疏散和安全避难迅速有效的对公众通报是十分重要的。
应急救援行动的优先原则
(1)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
(2)防止事故扩展优先
(3)保护环境优先
4.
4. 4. 7. 1医疗救治
4. 4. 7. 2临时区行动
4. 4. 7. 3互助与协调外部机构行动
4. 4. 7. 4值勤和社会服务
4. 4. 7. 5恢复和重新进入
4. 5. 1通知与应急组织的启动
4. 5. 2应急通讯
4. 5. 3事故后果评价
4. 5. 4防护行动
4. 5. 5补救行动
4. 5. 6应急照射控制
污染控制和医学救护
4. 5. 8应急状态的终止
4.
包括应急控制中心、后备应急控制中心、主控制室、备用控制室或第二控 制室、技术支援中心、应急通信中心、应急监测中心、应急后果评价中心
4. 6. 1基本装备(1)通讯装备(2)交通工具(3)照明装备
(4)防护装备
专用装备
(1)消防设备
(2)危险物质泄漏控制设备
(3)个人防护设备
(4)通讯联络设备
(5)医疗支持设备
(6)应急电力设备
(7)资料
(8)重型设备
4. 6. 3现场地图和图表
应急信息图表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工具,在发生事故时地图能提供出主要的 现场特征,将有利于应急者识别潜在的后果。
现场经常会有变化,把它们变化的数据标到地图上是很重要的,定期的更 新将确保地图的信息的质量,确保应急者有最新的地图版本。
第五章应急救援培训、训练与演习
、训练与演习的指导思想及基本任务
应急培训、训练与演习的指导思想应以加强基础,突出重点,边战边练, 逐步提高为原则。
应急培训、训练与演习的基本任务是,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
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 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总和素质,有效 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5. 2应急培训
5. 2. 1应急培训计划
5.
5. 2. 3课程设计
5.
5. 2. 4. 1 报警
5. 2. 4. 2 疏散
5. 2. 4. 3火灾应急培训
5. 2. 4. 4不同水平应急者培训
A初级意识水平应急者
B初级操作水平应急者
C危险物质专业水平应急者
D危险物质专家水平应急者
E应急指挥级水平应急者
5. 2. 5特殊应急培训
基本应急培训提供了一般事故伤害的应急培训,但一旦事故发生,应急队 员就很有可能暴露于化学、物理伤害,放射性和病菌感染等各种特殊事故危险 中,仅掌握一般应急技能是远远不足以保护应急队员的生命安全的,因此必须 对他们进行此类特殊事故危害的应急培训。
5. 2. 5. 1接触化学品
5. 2. 5. 2受限空间营救
5. 2. 5. 3病原体感染
5. 2. 5. 4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
5. 3. 1应急救援训练与演习的目的
训练和演习将尽可能模拟实际紧急情况,要实现以下目标:
(1)在事故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点
(2)辨识出缺乏的资源(包括人力和设备)
(3)改善各种反应人员、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水平
(4)在企业应急管理的能力方面获得大众的认可和信心
(5)增强应急反应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
(6)明确每个人各自岗位和职责
(7)努力增加企业应急预案与政府、社区应急预案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8)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5.
应急训练主要包括:(1)基础训练(2)专业训练
(3)战术训练(4)自选课目训练
演习类型有:
(1)单项练习(2)组合演习(3)全面演习或综合演习
5. 3. 3训练准备与计划
5. 3. 3. 1必要性分析
5. 3. 3. 2训练计划
计划过程包括以下几步:
(1)确定范围(2)选择训练类型(3)确定成本和责任
(4)目的说明(5)优化目标
5. 3. 3. 3确定范围
A确定操作程序B参加组织C人员
D危险类型(1)危险必须具体(2)确定风险程度
E地理区域F真实程度
5. 3.
完成上述分析后,可选择训练类型
5.
5. 3. 4. 1成立演习委员会
其主要职责是:
(1)确定演习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单位
(2)协调各参演单位之间的关系
(3)确定演习实施计划、情景设计与处置方案,审定演习准备工作计划、导演 和调整计划
(4)检查和指导演习准备与实施,解决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
(5)组织演习总结与评价
5. 3. 4. 2阐明演习的文件
5. 3. 4. 3对演习的述评
5. 3. 4. 4计算机模拟
5 4 评估
评估的主要目的是:
(1)辨识应急预案和程序中的缺陷
(2)辨识出培训和人员需要
(3)确定设备和资源的充分性
(4)确定培训、训练、演习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4. 1训练和演习的评估
训练和演习的评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评估人审查
(2)参加者汇报
(3)训练和演习的改正
4. 2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应包括:
(1)训练或演习总结,包括目的、目标和场景的评论
(2)对重大偏差/缺陷的总结
(3)建议和纠正措施
(4)完成这些纠正措施的日程安排
(1)可设立专门的小组来负责训练和演习的设计、监督和评价
(2)负责人应拥有完整的训练和演录,作为评价和制定下一步计划的参考 资料
(3)可邀请非受训部门应急人员参加,为训练、演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提供参 考意见
(4)应尽量避免训练和演习给生产与社会生活造成干扰
第六章应急救援预案检查表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的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将 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为了保证应急救援预案的完善,应建立应急救援预 案检查表,以核实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是否全面、系统、可靠。
1基本要求
、风险评价及事故预防
6. 3应急指挥与控制
6. 4应急反应机构
监测、报警与通讯联络
关闭应急程序
应急设备与企业外援助
警戒与疏散
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
6. 10重新进入和恢复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培训
第一章
概论
事故应急管理的内涵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在实际情况 中,这些部分往往是重叠的,但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目标,并且成为下 个阶段内容的一部分。
预防就是从应急管理的角度,防止紧急事件或事故的发生,避免应急行动。 预备又称准备,是在应急发生前进行的工作,主要是为了建立应急管理能力。 响应又称反应,是在事故发生之前以及事故期间和事故后立即采取的行动。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影响地区恢复最起码的服 务,然后继续努力,使该地区恢复到正常状态。
1. 2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 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 他人员。
(2)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 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1. 3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 急救援预案(计划);应急培训和演习;应急救援行动;现场清除与净化;事故 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
1.
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机构包括五个方面:
(1)应急指挥机构一协调应急组织各个机构运作和关系;
(2)事故现场指挥机构一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人员调度、资源的有 效利用;
(3)支持保障机构一提供应急物质资源和人员支持的后方保障;
(4)媒体机构一安排媒体报道、采访、新闻发布会;
(5)信息管理机构一信息管理、信息服务。
1. 3. 2 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又称应急计划。用计划指导应急准备、训练和演习,乃至高 速的应急行动。
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和准备;
人力、物资等资源的确定与准备;
明确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