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描写雪的诗句 】是由【hah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描写雪的诗句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描写雪的诗句
描写雪的诗句1
1、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2、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王十朋《红梅》
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赵嘏《喜张沨及第》
4、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5、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孔夷《南浦旅怀》
6、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7、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杜甫《悲青坂》
8、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曹雪芹《残菊》
9、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燮《山中雪后》
10、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月。方以智《忆秦娥花似雪》
11、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12、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李商隐《对雪二首》
13、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4、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李商隐《对雪二首》
15、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李商隐《对雪二首》
1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17、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18、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19、云容冱雪,暮色添寒,楼台共临眺。施岳《解语花云容冱雪》
20、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21、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22、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23、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24、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描写雪的诗句2
1、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
2、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3、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雪》
4、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别诗》
5、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辛弃疾《生查子·重叶梅》
6、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
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
8、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王十朋《红梅》
9、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10、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1、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
12、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3、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北风行》
14、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班婕妤《怨歌行》
15、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张孜《雪诗》
16、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17、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杜甫《对雪》
18、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9、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孔平仲《寄内·试说途中景》
20、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2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
22、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雪霁登普贤阁》
2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4、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5、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26、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27、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杜甫《岁暮》
28、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癸卯岁十二月中作》
29、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30、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
31、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怨歌行》
3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3、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34、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35、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36、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李白《白马篇》
37、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杜甫《对雪》
38、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9、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观放白鹰·其一》
40、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41、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于武陵《赠卖松人》
42、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43、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李世民《望雪》
44、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45、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46、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47、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杜甫《对雪》
48、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对雪》
49、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赵令础镀腥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50、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何逊《咏早梅》
51、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除夜有怀》
5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3、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54、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罗隐《雪》
55、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56、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雪望》
57、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58、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齐己《剑客》
59、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馀雪》
60、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6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62、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63、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6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65、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李白《冬日归旧山》
66、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67、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豫章行》
68、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夜雪》
69、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70、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冬日归旧山》
71、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平《春雪》
72、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赵嘏《喜张沨及第》
7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7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终南望余雪》
75、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76、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77、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李白《观放白鹰二首》
7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79、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80、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81、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馀雪》
82、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83、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描写雪的诗句3
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朝代:清代
作者:吴锡麒
原文:
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雁去迟。天寒二九时。
怨谁知?梦谁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
注释
①西泠:西泠桥,在杭州西湖。
②吴江:县名,在江苏南部。亦为吴淞江的别称。
③翠羽:翡翠鸟。
评解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题赠词。上片就枫落吴江,感物思人,点出天寒和相思。相传雁能传书,故写实景而意含双关。下片倾诉思念的'深情,切盼友人讯息。末句当是想象中的西泠雪景,与“枫落吴江”回映,倍增两地相思之苦。全词情真意切,宛转有致。
描写雪的诗句4
一、《落梅风·咏雪》
元代:张鸣善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二、《苦雪四首·其三》
唐代:高适
濛濛洒平陆,淅沥至幽居。
且喜润群物,焉能悲斗储。
故交久不见,鸟雀投吾庐。
三、《柳梢青·与龟翁登研意观雪怀癸卯岁腊朝断桥并马之游》
宋代:吴文英
断梦游轮。孤山路杳,越树阴新。流水凝酥,征衫沾泪,都是离痕。
玉屏风冷愁人。醉烂漫、梅花翠云。傍夜船回,惜春门掩,一镜香尘。
四、《卜算子·雪江晴月》
清代:董以宁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收尽盈盈舞絮飘,点点轻鸥咒。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五、《蟾宫曲·雪》
元代:薛昂夫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六、《薛宝钗·雪竹》
清代:环山樵
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
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
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
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
无复绿猗猗,何如在淇澳?
寒林尽白封,奚第琅玕独。
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
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
搦管坐空斋,不听声谡谡。
缅怀文典可,佳画添几幅。
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
七、《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宋代:辛弃疾
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
吟冻雁,嘲饥鹊。人已老,欢犹昨。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八、《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唐代:杜荀鹤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九、《学刘公干体五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