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风险分析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风险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风险分析
随着现代煤矿采掘技术的发展,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已成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从事故发生机理、风险分析及其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事故发生机理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是指在采煤工作面进风端负压作用下,顶板受到压力,导致岩层或煤层发生破坏、滑落或者坍塌所引起的事故。其发生机理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地质条件是顶板事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地质构造异常、软硬结构转折、层位变化等因素会使顶板失去支撑性能,易发生破坏。岩石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以及地质层理的规律性也是影响煤矿采矿安全的重要因素,其稳定性越差,顶板的安全就越容易受到威胁。
采煤技术及采煤速度也是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理之一。目前采煤技术采用的越来越多的是现代化机械化等机械化设备,但也带来了更高的采煤速度以及对地质构造的破坏,导致煤层发生越来越多的塌陷。同时,采煤中采煤基础设施、工作面几何特征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顶板事故的发生。
人为因素是制约煤矿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采煤过程中,由于喷淋水不到位、顶板支架件数量不足等各种因素,会造成顶板的流动性变化和支撑质量不足而存在于一定的威胁。采矿作业按规章制度来进行还要运行在人的素质当中,一旦操作不当、误解和工作态度不良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风险分析
为了降低顶板事故的发生概率及其所带来的损失,进行风险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风险分析是指对采矿的全部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预防隐患,避免产生事故、减少损失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综合地考虑地质条件、采煤技术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并进行对应的管理、技术、机制和制度等的风险控制才是实现采矿安全的核心(程忠宇,2019)。在进行风险分析时,应以模型越简单、指标越明确、效果越好为原则,同时应从行为、环境、管理方面等多个层面入手,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针对性措施。
三、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的事故发生机理和风险分析,应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来预防和防范顶板事故的发生。
(1)合理选址:煤矿选址时,在考虑煤矿勘探的条件的基础上,还需加强地质预测,使自然条件尽量适宜,避免不安全地质构造出现。
(2)加强支架支护:通过采用不同类型和宽度的支架等支撑措施和加强顶板支撑机构的密度,提高巷道和采空区的整体稳定性。
(3)优化采煤技术:采用先进的采煤技术、并根据地质条件确定不同的采煤方案。
应急措施主要是针对突发事故的应对手段,包括(1)设置应急预案;(2)提供合适的救援设备;(3)加强应急培训。同时,还可以采用煤矿开展事故模拟演习、组织预测分析、针对性展开多种科技防范手段来应对顶板事故
全员安全意识培养是煤矿提高安全生产质量意识的重点,对于煤炭企业建立安全意识是重要的。对于采矿工人,应不断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对于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强调安全思想,贯彻执行上级和煤炭部门的安全法规政策;对于外来人员、走访人员、保安人员等,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结语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具有隐形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在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采煤技术和人为因素等多个因素影响,并制定完善的预防、应急体系。只有采取综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顶板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