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疗效观察 】是由【zhilebe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疗效观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疗效观察
丙戊酸钠是儿科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本文通过对不同血药浓度丙戊酸钠治疗疗效观察,分析药物剂量、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个体化应用丙戊酸钠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癫痫患儿53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国际癫痫联盟在癫痫分类中的原发性癫痫的诊断标准[1]。男32例,女21例,年龄岁~18岁,平均(±)岁,病程14d~5年,全身性发作34例,部分性发作19例。全部病例均为VPA单药治疗,试验前1月内未服用其他AEDS。
方法
(1)全部病例均服用同一厂家生产的VPA,服用德巴金糖浆25例,服用德巴金片28例,剂量为25mg/,服药1周,早上7:30检查血药浓度,抽血前均未服用第一餐VPA,同时检查肝功能。(2)疗效评定:在检查血药浓度当天评定疗效。有效:服药后发作次数较服药前减少≥50%,无效:服药后发作次数减少<50%或发作次数反而增加。
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53例VPA血药浓度≥50mg/L 33例,<50 mg/L 20例,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见表1。血药浓度≥50 mg/L 者临床有效为%,但仍有%无效,血药浓度<50 mg/L 者65%无效,35%临床有效。53例检查肝功能均正常。表1 不同血药浓度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疗效观察注:两组疗效比较,χ2=,P<
3 讨论
丙戊酸钠是目前公认的抗癫痫谱广,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的抗癫痫药物。常用剂量为15~40 mg/,有效的血药浓度为50~100mg/L。从本组资料的结果看,53例患儿血药浓度≥50mg/L 33例,疗效较好,有效率达%,血药浓度<50 mg/L 20例,有效率为35%,两组比较,P<,有显着性差异。53例患儿所查肝功能均正常,排除了因肝脏疾病所致低蛋白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由此可见,不同个体的癫痫患儿在相同剂量AEDS治疗时可出现不同的血药浓度,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研究证实,AEDS临床效果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比与剂量的关系更加密切[2]。AEDS经口服到与脑部受体相结合产生药理作用,需要经过吸收分布代谢或转化及排泄等药代动力学过程,不同个体这个过程有差异。影响AEDS个体差异的因素很多,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可能是其中重要因素,其他如年龄、环境、遗传、联合用药等。与成人相比,小儿的药代动力学变化的程度更大,剂量与血药浓度更难预测。丙戊酸钠是AEDS中剂量—血浓度相关性差异很大的药物[1],因此监测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显得更为重要,可指导给药方案,避免因药物过量产生毒副反应。但本组资料显示9例血药浓度≥50mg/L的患儿发作仍不能控制,而血药浓度<50 mg/L者有35%有效,说明在临床操作中血药浓度也并不是唯一决定给药方案的指标,临床细致观察和综合分析更为重要,不可过度重视血药浓度是否达到标准而忽视实际的临床效应,治疗的个体化非常重要,提倡小剂量开始。有些患儿起始小剂量,即已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范围,临床控制亦良好,则仍可继续小剂量服用,而有些患儿药物剂量已达常用范围的高限,但血药浓度仍<50 mg/L,且临床发作不能控制,此时可在严密观察毒副作用的情况下考虑适当增加丙戊酸钠的剂量。
【参考文献】
1 梁承玮. 小儿癫痫与癫痫综合征.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
2 黄邵平. 抗癫痫药物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