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文档名称:

2025年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51KB   页数:6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mama 2025/4/25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的主题。《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讲述了琳达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从更深的意义上理解“永生的眼睛”体现的就是一种热爱生命的情怀。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读了本篇课文后,应该能够感受到这其中体现的真善美,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也能够涌起很多的感动。但是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学生对器官移植非常陌生,对其意义更是不理解,因此,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资源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器官捐献的有关资料或事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眼睛是人体的一个器官,是心灵的窗户,我们拥有它就拥有光明,拥有美好的人生。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永生的'眼睛》。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
  2、再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三、合作探究










  1、课文中“我”对母亲、父亲、女儿捐献角膜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1)针对母亲捐献角膜“我”的态度:
  ——————————————————————
  2)针对父亲捐献角膜“我”的态度:
  ——————————————————————
  3)针对女儿捐献角膜“我”的态度:
  ——————————————————————
  2、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家庭涌现出这么多眼角膜捐赠者?
  3、说一说“永生的眼睛”你是怎样理解的?
  4、文章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四、感悟主题,小结升华
  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角膜吗?交流一下或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悟。
  五、小练笔
  替重见光明的角膜受捐者写一封感谢信。
  板书设计
  18、永生的眼睛
  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2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就句、段、篇之间的关系。
  2、体会作者一家人高尚的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
  
  理解: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永生的眼睛,在初读课文时我们对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回忆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2、一家三人捐献角膜,你想怎样评价这一家人?用一句话概括。
  3、说一个人具有怎样的品质我们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其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也可衬托出这个人的品质。
  二、打开书,让我们到文中去找一找这样的语句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物的品质;画在书上;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最后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交流:
  ⑴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理解:










  最珍贵:天冷时,棉衣最珍贵;最饿时,食物最珍贵;对于一个盲童什么最珍贵?棉衣,食物我们可以用金钱买到,但是对于一个盲童来说,失去光明,角膜将不能再生,而且也不能随时买到,角膜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珍贵的。
  ⑵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理解:
  有意义:人失去生命,他的器官将失去价值,如果将对于自己将要失去价值的器官捐赠给急需它的人,使自己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得以延续,为社会做贡献,那将是多么的有意义。
  ⑶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使我重新认识了人生,父亲的想法与开头作者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父亲是多么的高尚。
  ⑷带着这样的理解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读一读。
  2、多少年过去了,父亲的思想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在他病重时还不忘捐赠自己的器官尤其是角膜。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到令你感动的语句读一读,并写下你的'感受。
  交流:
  ⑴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理解:美妙高兴自豪:把别人的快乐幸福看成美妙,为她家的快乐而感到高兴,并以此为自豪,可见父亲的思想境界是多么的高尚,他是多么的有爱心。










  ⑵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理解:骄傲:女儿也以此为自豪骄傲,可以体会到女儿的思想受父亲的影响也是如此的高尚,如此的富有爱心。
  ⑶父亲说了,也做了,言传身教影响了两代人,从温迪的眼神中作者看到父亲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⑷把令你感动的句子朗读出来。
  3、捐赠母亲的角膜我不情愿,到了父亲时我遵从了他的遗愿,到这儿故事还没完。仅两周之后我又失去了女儿,在连受打击,极度悲伤的情况下,我主动捐赠了女儿的角膜,可见我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到这儿,我们看到了一家三人捐献了角膜及他们的态度,那么社会反响怎样呢?齐读这封信。
  4、女儿的生命终止了,但作者仿佛看到女儿的碧眼闪烁着光芒,眼睛仍具生命力。点题:永生的眼睛。
  三、总结
  1、多么感人的故事,父亲的爱心给盲人带来了重见光明的希望,父亲的爱心感染了周围人,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功德无量的事业中来。来,拿出笔,拟写一份倡议书,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来。
  2、这个故事令我们感动,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富有爱心、乐于奉献的人。










  
  永生的眼睛
  捐献角膜我的态度:不情愿
  母亲
  父亲遵从遗愿
  女儿主动
  乐于奉献富有爱心高尚品质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3
  一、导入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多好的一首歌啊!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是温馨的、是滋润荡漾的,爱更是伟大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知了琳达一家人的爱不仅让自己的眼睛得到了永生,也让别人的眼睛得到了永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永生的眼睛》。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回顾
  下面,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填写下面的表格。
  (课后表格)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感受到,琳达的情感发生了由强烈反对——遵从遗愿——主动捐献的巨大变化。










  三、精读感悟
  究竟是什么让琳达的情感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下面请大家自读课文1—4自然段,看一看母亲捐献器官时,琳达的情感态度是这样的。画出相关的句子。
  首先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句话(出示)——指导朗读。
  (预设语言:老师被你地朗读深深地打动了,当世界上你最疼爱你,最关心你的妈妈不在你身边了,你再也得不到她的'拥抱,看不到她关切的眼神,听不到那亲切地叮咛,你会是你一种什么样地心情?(悲痛,伤心欲绝),用这种感受去读;这时又有人要取走你母亲身上的一部分时你会怎么样?(气愤)你就来气愤的读读这一部分。)
  同学们标画了表现琳达情感的句子了,你都标画了哪些?(出示)
  想一想,两句话该怎样读?---惊呆、痛苦、哭喊
  逐句读:自由读——个别读——模仿读
  对妈妈捐献器官琳达是那样的坚决反对,是那样的不容商量,那样坚定不移,那么是什么让琳达改变了态度,请同学们读课文第4自然段,看能不能找到答案。(指导读出平静,亲切)
  父亲这番振聋发聩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振聋发聩”是什么意思?(用言语让糊涂的人清醒、明白)










  通过前4自然段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琳达情感态度由强烈反对到被唤醒的变化,当父亲捐献角膜时琳达的态度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自由读5-9自然段,画出表现琳达情感态度的句子。
  哪些话可以体会到父亲的遗愿呢?父亲的遗愿又是什么呢?
  父亲的遗愿充满了爱心,始终想到他人,不仅给别人带来了永生,而且也感染了温迪。温迪是怎样做的呢?读第10自然段到课文结束。
  引导学生带着赞赏来读一读。(略处理)
  四、拓展升华:
  母亲舍弃自己的器官给自己带来了永生,给他人带来了永生;父亲捐献角膜给他人带来了永生,温迪在外公的影响下也主动捐献角膜给他人,使他人得到了永生。这种行为是可歌可泣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称颂的。
  此时此刻,你想对文章中的人物说些什么呢?
  琳达一家人想到的是他人,播撒的是挚诚的爱,让我们也播撒自己挚诚的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吧!
  五、作业:
  收集爱心故事,准备召开“爱心故事会”。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6 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言导入:《触摸春天》一课中,盲女孩安静用双手去触摸春天,用心灵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她对生命的热爱令我们感动,如果她能重见光明,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该多好啊!今天,我们将再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永生的眼睛》。(板书课题:永生的眼睛)
  2、读课文阅读提示,把握阅读内容和要求。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