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马铃薯单垄双行、高垄单行栽培技术.pdf

格式:pdf   大小:70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铃薯单垄双行、高垄单行栽培技术.pdf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25/4/27 文件大小:7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铃薯单垄双行、高垄单行栽培技术.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马铃薯单垄双行、高垄单行栽培技术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马铃薯单垄双行、高垄单行栽培技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ICS
CCS B 01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581—2021
马铃薯单垄双行、高垄单行栽培技术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potato as single ridge and double row &
high ridge and single row



2021 - 03 - 23发布 2021 - 07 - 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 .
DB52/T 1581—2021
马铃薯单垄双行、高垄单行栽培技术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单垄双行、高垄单行栽培的术语和定义、选地与整地、种薯准备、播种、田间
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分级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马铃薯单垄双行、高垄单行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
件。
GB/T 18133 马铃薯种薯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783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NY/T 2383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块茎休眠tuber do rmancy
块茎收获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块茎上的芽即使在最适宜其生长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生长的状态。

单垄双行single ridge and double row
田间垄作种植,每垄上条播两行马铃薯,宽窄行种植。

高垄单行high ridge a nd single row
田间垄作种植,每垄上条播一行马铃薯,垄高30 cm。



1 : .
DB52/T 1581—2021

条施复合肥strip applica tion of compound fertilizer
单垄双行种植时,将复合肥均匀撒施在播种沟,即同垄两行马铃薯种薯之间。

点施复合肥spot applicat ion of compound fertilizer
高垄单行种植时,将复合肥施于同行的两个马铃薯种薯之间。
4 选地与整地
选地
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通气性好、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前茬作物为非茄科作物,轮作。
整地
宜播种前15天,深耕土壤30 cm,晾晒土壤约10天,再用旋耕机旋耕2遍。
5 种薯准备
选用良种
根据当地气候选择优良适宜品种,种薯应符合GB 18133的要求。
种薯处理
准备种植的种薯应过休眠期。50 g以上的种薯宜进行切种,准备2把以上切刀,%高锰酸钾溶
液浸泡消毒,一刀一种薯交替进行,种薯播种前需进行拌种或包衣处理,具体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
6 播种
单垄双行种植
方式一:按垄距110 cm~120 cm开厢,开播种沟深约10 cm,宽30 cm~40 cm,早熟品种株距
20 cm~25 cm,晚熟品种株距25 cm~30 cm,小行距30 cm~40 cm,大行距70 cm~80 cm进行播种,于播
种沟条施复合肥100 kg/亩,再覆土起梯形垄,垄高约20 cm,上垄宽30 cm~40 cm,下垄宽60 cm~80 cm。
方式二:按垄距120 cm开厢,先覆土起梯形垄,垄高约20 cm,上垄宽40 cm~50 cm,下垄宽
70 cm~80 cm,于垄面条施复合肥100 kg/亩,按早熟品种株距20 cm~25 cm,晚熟品种株距25 cm~30 cm,
小行距30 cm~40 cm,利用打孔器或小锄头于垄面开窝,开窝深约10 cm,将种薯放入窝中,覆土整平
垄面。
马铃薯冬作区宜采用农用薄膜覆盖土壤。


2 : .
DB52/T 1581—2021
高垄单行种植
按垄距60 cm~70 cm开厢,开播种沟深约10 cm,宽约10 cm,早熟品种株距22 cm~25 cm,晚熟品种
株距28 cm~32 cm,进行播种,于播种沟点施复合肥100 kg/亩,再覆土起高垄,垄高约30 cm,上垄宽
约15 cm,下垄宽约30 cm。
7 田间管理
除草
出苗前,可用除草剂对地块进行喷施,除草剂使用应符合NY/T 1276的规定;苗期,宜对田间杂草
进行人工浅锄。
施肥
施肥原则
重基肥轻追肥,重钾元素轻磷元素。
施肥方法
基肥
翻地时,宜将腐熟农家肥按1000 kg/亩施入地块,,宜使
用高钾复合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追肥
苗高约10 cm追提苗肥一次,宜用3%~5%的尿素水灌根,亩用量约10 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
的规定。
中耕培土
苗期,中耕培土,可配合追肥进行。
8 病虫害防治
晚疫病
以防为主,宜按照NY/T 1783使用方法。
早疫病
苗期干旱地块宜喷施早疫病防控药剂,宜按照NY/T 2383使用方法。
其他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
包括黑胫病、软腐病、黄蚂蚁及地老虎等,宜按照NY/T 2383使用方法。


3 : .
DB52/T 1581—2021
9 采收与分级
采收
马铃薯成熟期,宜用马铃薯专用收获机械采收。
分级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商品薯分级,宜分三级,大薯:150 g以上,中薯:100 g~150 g,小薯:100 g
以下。

4 : .
DB52/T 1581—2021
AA
附 录 A
(规范性)
种薯消毒推荐使用的药剂及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
类别 防控对象农药名称 施用剂量 施用方法
期(天)
抗生素类细菌 6%春雷霉素可
15g~25g/100kg种子 —
杀菌剂 湿性粉剂
马铃薯黑
胫病
3%噻霉酮可湿
细菌杀菌剂 30g~45g/100kg种子 3
性粉剂 混合均匀,与准备好的种薯
混合翻拌均匀(种药比约为
80%多菌灵可湿 40:1)
100g/100kg种子 30
性粉剂
真菌
58%甲霜·锰锌100g~150g/100kg种子 21

25g/L咯菌腈悬 2L稀释后,与种子充分搅拌,
100mL~200mL/100kg种子 —
浮种衣剂 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
面,于通风阴凉处晾干
真菌杀菌剂
药剂稀释后喷雾到种薯上并
8%氟环·咯菌
马铃薯黑 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
腈种子处理悬 30mL~70mL/100kg种薯 —
痣病 布到种薯表面。用水量须控
浮剂
制在300mL/100kg种薯以下。
播种前,~
%氟唑菌苯
1L/100kg种薯,种子均匀着
胺种子处理悬 8mL~12mL/100kg种薯 —
药后,摊开于通风阴凉处晾
浮剂

注:拌种时真菌杀菌剂可与细菌杀菌剂混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
DB52/T1581-2021